“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对于国家都应当忠诚,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操。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如果国家破灭,即使是卖主求荣之辈也会被那些侵略者毫不犹豫的像丢弃癞皮狗一样的抛弃。

战国争霸之时赵国的丞相郭开出卖国家的利益,最终导致了赵国的灭亡,可他本人还是被秦王赐死。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由于山河破碎,神州沉沦,中华大地哀鸿遍野。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勇敢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所谓“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每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总有人挺身而出,挡在众人前面,履行着一个华夏子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但是,历朝历代总有那么一些人数典忘祖,背叛祖宗和社稷,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或者一己之私,贪图敌人的丁点蝇头小利,在威逼利诱下变节投敌,祸害百姓,出卖人格和尊严。年的北京城就有一名商人被人揭发,而他的真实身份也由此暴露,也牵出了一名叛徒,正是十年前在狼牙山害死跳崖五壮士的真凶。

一、叛徒赵玉昆

年的一天,一个满脸是麻子的药材商在北京城被一个熟人认了出来,这个熟人也不是别人,正好是麻子的表叔。麻子的表叔认出了这人之后,心中满是惊讶,因为此人以前并不是麻子,而现在他在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也着实令人生厌。

麻子的表叔认出此人之后并没有贸然的声张,而是不动声色将此事报告给了人民政府。很快,这个麻子就被逮捕了,当有关人员审讯他时,大声叫着他的名字赵玉昆,他却抵死不认,坚决否认自己是赵玉昆。还大声的嚷嚷政府抓错了人,他只不过是一个老实的药材商罢了。

然而,当他的表叔站出来指认后,此人却垂头丧气,知道自己怎么也瞒不过去了,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也将要被人民审讯,并为其当年的背叛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个人就是赵玉昆,他的身份并不简单,十年前,在战争时期,他还曾经是晋察冀军分区冀西分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司令。如果赵玉昆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八路军,老老实实的打鬼子,听党指挥、多打胜仗,新中国成立后,开国将军里面一定会有他的席位。

可是,他却狗改不了吃屎,背叛了组织,背叛了战友,并给八路军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还间接的导致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跳崖。

赵玉昆出生于年左右,是河北易县人,从小他的家境就不好,这也是那个年代大部分中国人的现状。由于家贫,他也没钱去读书,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但好在他终究没有被饿死。

生逢乱世,为了能够活下去,也为了能够吃饱饭和出人头地,他早年曾加入过东北军,在张大帅的部队里讨生活。虽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但乱世之中,有枪就是草头王,大将出于行伍。在军队里混,或许还能混出一个模样来。

只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日本关东军侵占东北,一枪不发的东北军也逐渐溃败。赵玉昆也因此逃回了家乡。

由于曾经在部队里历练过,回到家乡的赵玉昆凭借着一身回到好力气做起了屠夫,他身材高大,剁起肉来也虎虎生风,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流氓小混混,这些人为他的刀法和蛮力所折服,要拜他为大哥。

二、出卖组织,造成重大损失

手下有了一批小弟之后,又恰逢乱世,随着日本人的全面侵华,赵玉昆也随大流的从一个绿林好汉摇身一变成了“抗日队伍”的老大。虽然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甚至最开始的时候整个队伍只有10来个人,两三把枪,但是很快就在时代的浪潮中发展了三千多人。

然而,赵玉昆毕竟是土匪出身,带有流氓恶霸的脾性,虽然他也囊括了一些东北军的旧军官和少部分的知识青年,但总体的队伍构成还是以易县周边的农民为主。一开始,赵玉昆的确也带领手下杀了几名鬼子,也引起了八路军的注意。

在八路军的感召下,他率部加入了八路军的抗日对外,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的第一军分区,成为杨成武麾下的第三支队司令。他带来的队伍也被分成了两个团。

应该说,如果赵玉昆能够踏踏实实的走上抗日的道路,他后来的成就一定不会低,但是他在加入八路军后,忍受不了八路军的军规和简朴的生活。再加上年前后正是抗日最艰难的时期,他悲观的看不见抗日胜利的希望,想当然的以为跟着八路军没有前途,就起了背叛之心。

由于杨成武对部队的统一改编,他也觉得自己的权力遭到了瓦解,心中更加的愤恨不已,最终在年的清明节左右背叛了组织,投向了日本人。

一个曾经以抗日召集起几千人部队的土匪混混,却投向了日本人的怀抱,只能说是其禀性难移。但是由于他曾经身居八路军支队司令的重要位置,掌握了我军的不少机密,更了解八路军的部署,在他的带领下,日本人在扫荡的时候径直的朝着狼牙山扑来。狼牙山是晋察冀的根据地的核心之一。

在汉奸走狗赵玉昆的带领下,日军层层围住了狼牙山,最终使得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以及当地的老百姓总共两三万人被敌人包围。为了突出重围,杨成武将军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方法。而狼牙山五壮士就是执行任务的一只小分队。

最终,当狼牙山五壮士将日军主力吸引到狼牙山的主峰后,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使得日军在山上留下了大量的尸体。随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弹尽粮绝,为了不被鬼子俘虏,他们勇敢的跳下了悬崖。让我们记住这五位壮士的名字: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战士胡福才,战士宋学义。

三、正义的枪决

值得一提的是,跳崖的五壮士中,葛振林和宋学义因为山腰树枝的阻挡,最终活了下来,这也算是万幸。

新中国成立后,赵玉昆犹如秋后的蚂蚱,是长不了的。他本该成为开国元勋,享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但是他选择了可耻的背叛。为了逃避惩罚,他用滚烫的黄豆涂在自己的脸上,将自己人为的变成了麻子,试图改变自己的容貌,不被人认出来。

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赵玉昆即使伪装的再好,也逃不出人们的火眼金睛,他化妆成麻脸的药材商,可还没做几次生意就被其在铁路工作的表叔认出来了。正义的表叔选择了大义灭亲,对于这样的叛徒人人得而诛之。

最终,赵玉昆被押回了家乡易县,并接受了人民的公审,公审结束后,他就当即被拉上了刑场,处于枪决,结束了其本该光明却罪恶滔天的一生。

小结: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只有山河永固,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否则就会像某些国家一样战火不断,生灵涂炭,百姓之命如草芥。

人应该坚守正义,只有正义才能通向光明,赵玉昆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最错误的决定,最终被枪决也是他的罪有应得,不值得惋惜和同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