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赵晏彪
年的岁尾赴保定讲课,课后,当地的文友陪我漫步到了古莲池驻景楼。
因了枯冬的缘故,古莲池已无荷花盛开景象,残荷败枝,偶有鸟儿掠过,少了诸多的喧嚣,另有一番景致,随口吟之:“一片残荷好入画。”
陪同闲逛的文友说,好诗句,有趣味。不过荷花繁盛之时这里的景色最美,荷艳叶绿,蜻蜓飞来绕去,人头攒动,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莲池园区以池为核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观澜等亭,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若是换成秋季,定会领略到古典园林大美。
一块牌子出现在我们眼前:古莲池初名雪香园,唐高宗上元二年()所建。因池内荷花茂盛,故名“莲花池”。年保定大地震,亭台楼阁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雍正十一年(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了“古莲花池”横匾,该名沿用至今。
“没有想到古莲花池竟有如此多的美谈。”我不由赞叹。
“是呀,我们保定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是京都的门户,‘保卫大都,安定天下’,更有郦道元、祖冲之、贾岛、廉颇、蔺相如、刘备、祖逖等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及文人墨客诞生于此,亦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寇准、王安石、苏轼、欧阳修等名臣显宦往来于此。您军艺的同学莫言老师,当年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我们《莲池》杂志上发表的,当年《莲池》编辑部就在这里。而且,两个月前我们也请来了莫言老师给我们讲课呢。”
我瞪大一双眼睛“真的吗?他的处女作发表在你们《莲池》?”
“可不是嘛。莫言年从山东来到保定狼牙山脚下当兵。他的《春夜雨霏霏》因颇有‘荷花淀派’味道,而引起时任《莲池》编辑毛兆晃老师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