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需要英雄少年更应敬仰英雄

——观《 》等影视剧有感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男孩都有过当兵的经历,但相信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曾经有过绿色军营的梦。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且我还可以勉强算得上军迷。平日由于工作及喜好缘故,各类影视剧基本与我无缘。今年春节未回老家过年,少了走亲访友、嘘寒问暖的奔波。为了打发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就趁机观看了电视剧《 》。虽然我并未看完整部电视剧,但是思绪却飞出去很远很远……

现代的青年人能静下心来观看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影视剧的不是太多,就算观看也并不一定能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作为一个80后,对于我观看《 》,媳妇孩子都显得不屑一顾。媳妇说我太土、太老古董了;儿子则说我太LOW了。他们的话语最终成为了引起我思考的源泉,或许自己的思想有点落伍,跟不上形势是真实情况。但我觉得,无论是曾经逝去的历史,还是正在进行的现在,英雄人物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需要我们去敬仰;而且无论处在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英雄,人民更需要景仰英雄。一个没有英雄、没有信仰,或者说人民不懂得敬仰英雄的国家或者民族,也不太可能长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迷,但是对于抗美援朝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的。电视剧《 》我只匆匆看到了第14集,不再继续观看的原因则是后面将出现毛岸英牺牲的剧情,我不忍心看到那惨烈的一幕,更害怕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尽管自己已经多年未曾流泪。为了弥补缺失的部分,我又观看了《保家卫国— 纪实》,通过北影厂赴朝鲜战场的摄影师、录音师等老前辈之口和一些资料影片,系统地梳理了抗美援朝重要事件及整个过程,也加深了自己对整个 的理解。

在这之前也曾经看过一些反映 的影片,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上甘岭》、《英雄儿女》、《钢铁运输线》等。影片《上甘岭》中郭兰英老师一曲“我的祖国”,曾经勾起无数人的乡愁,又激发出无数人的斗志。之所以没用长江、黄河,而是用“一条大河”,是乔羽老师创作时故意为止。每一个战士心中都会有一条不一样的河,这条河可以是长江,也可以是黄河,更可能是自己村边的那条河。没有确指,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大家想象的空间。而《英雄儿女》中王成一句“为了祖国,向我开炮!”也曾经深深地震撼了无数60后、70后甚至80后的内心,成为了大家做游戏时引用最多的话语。反观现在,诸如奥特曼、超人、钢铁侠、蜘蛛侠之类的虚拟形象,反而成为了很多小朋友心中的英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吗?

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龙梅和玉荣就成为了我心目中的榜样。上学后,《学习雷锋好榜样》则成了我们每天必唱的歌曲,后来还曾经学习过一个救火的小英雄—赖宁的故事。这些人物都直接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的价值观。那时的学校似乎也比较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记得有年暑假期间学校曾给办过观影卡,10元钱可以观看10场电影。诸如《大转折》、《千里挺进大别山》、《狼牙山五壮士》等影片都是我那时观看的,也均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足。再也不需要大家过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苦日子,也不需要大家成为 战役中那令人动容的冰雕,更不需要大家成为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一样的英雄人物。但是,我们却不能忘却他们,因为只有时刻铭记历史,才能倍加珍惜当下。时代在发展,英雄也辈出。新的时代有新时代的英雄,诸如国家贡献奖获得者、国家人民英雄荣誉奖获得者、载人航天英雄,或者其它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只有不断的推崇英雄、学习英雄,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成为英雄,才能更好地凝聚起民族的力量。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近百年前,先辈既有如此觉悟,那我们现代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呢?通过学习英雄人物来激发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强不息、承载祖国未来和希望的新一代,而不是被手游或者舶来文化产品毒害的一代。毕竟时代的发展需要英雄,青少年们更应该敬仰英雄!

新竹

年2月17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