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有英雄!——贝多芬

中国近代社会受尽了压迫,我国人民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起身反抗,将自己的满身怒火都发泄在那些曾经压迫过人民的人头上。

在那段艰苦的世界当中,我国涌现出了非常多的英雄。英雄永远不应该被历史遗忘,他们的事迹在当时被广泛宣传,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被加入到了教科书当中。

曾经有一个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但是专家们却做出了一个荒谬的决定,他们决定将这个英雄事迹从教科书当中删除。这个英雄事迹是什么呢?

这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们曾经为人民的幸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专家们做出来的决定,实在是让人觉得寒心。

一、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年抗日战争爆发,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此时的日军已经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进攻,而我军也无法彻底将日寇驱逐出中国。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长期的战争势必失去面临崩溃的境地。与中国军队的相持,让日本的资源迅速消耗,为了能够继续支撑战争,日本人想到了可耻的以战养战政策。

游击队隐藏在老百姓当中,依托老百姓对日军构成威胁,尤其是敌后战场,日本人更是被打的措手不及,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每天都有日本人被打死,但是他们却找不到对手可以决一死战。

为了应对中国军队的威胁,日本人进行了扫荡。他们将“三光”政策发挥到了极致,杀光,烧光,抢光,力图破坏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恫吓中国人民。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晋察冀根据地,由于八路军力量单薄,因此八路军尽量避免与日本人的正面作战,力图在运动战游击战当中消灭日军。

日本人来扫荡,我军采取的政策一般都是运动到其他地方。日军在不断的寻找我军的主力,而我军则在不停的转移。狼牙山五壮士其实是共产党一支部队留下来断后的人员,他们负责吸引住日本人的火力,掩护大部队的转移。

这5个人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还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他们自愿留下来为大部队断后,阻止数千人的日军继续追击大部队。他们选择在狼牙山设伏,狼牙山地势非常高,易守难归,枪声一响,日本人以为在狼牙山上有我军的主力,不顾一切的向山上进攻。

日军这支几千人的部队将狼牙山团团围住,他们以为山上正是我军的主力,因此整支军队都耗在了这里,调来了各种长枪短炮的日本人在山下死死的盯着,哪里有动静就往哪里开枪。

狼牙山五壮士的军事素养也非常高,他们且暂且走,与日军在山上周旋。同时也在运动战当中让敌人根本分不清,他们究竟有多少人。

为了攻下狼牙山,日军组织了好几次进攻,但是都被这5名壮士给打了下来。依托有利地形,五名壮士以一当百,那些冲上前的日军很快就会被他们打趴下,前面的日军倒了,后面的日军也不敢贸贸然往前冲。

这场战斗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虽然他们留下来的时候带了一定的弹药,但是架不住日军猛烈的攻势,他们很快就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日本人知道他们就在山上,于是死活赖在山下不肯走。

日本人活生生的将他们的弹药耗尽了,没了弹药,5位壮士为了不被俘虏,只好选择跳下身后的悬崖。日本人上到山上之后,发现山上仅仅只有5名战士,气得直跺脚。

狼牙山五壮士成功的拖住了日军的脚步,为大部队的转移赢得了时机。他们跳下了身后的悬崖,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牺牲了。

战士葛振林和宋学义幸运地活了下来,他们被当地的村民所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到了部队,继续抗击着日寇的侵略。

我军在得知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之后,为了鼓舞中国人民的士气,相关部门将他们的事迹报道了出来。由于当时信息不畅,我国曾经一度以为5位壮士都牺牲了,直到后来人们才发现,其实还有两位壮士并没有死。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一经刊登,立刻就给予了全国人民非常大的信心。5名壮士就能够吸引住上千人的日军,中国军队并非像日军想象之中的那样无能,在极限情况下,中国军队依然有非常好的表现。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铭记历史,我国将这段故事加入到教科书当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经读到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也对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一清二楚。不过,这却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专家们决定将这篇课文移出教科书,这是为什么呢?

二、专家们的理由

在专家们看来,《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确实很有历史价值,但却无法与我国教育发展接轨。他们认为我国的教育发展需要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这篇并无助于这一目的。对此,专家们给出的理由有三个。

第一,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不论放不放在课文当中,他们的事迹都将被人们知晓。也就是说,放在课文与不放在课文里效果是一样的。

而且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孩子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完全可以将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加入到爱国主义教育当中,不必放在教科书里。

第二,狼牙山五壮士多多少少有一些夸大的嫌疑,并不非常符合历史事实,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虽然他们确实阻拦过日军非常长的时间,但是如果放在课文里,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

中国人民需要铭记抗日精神,但是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却有一定的误导性。他很容易会让人们忽视当时的艰苦条件,让人们以为只要精神强大就什么都可以战胜。尤其是到了现代,战争几乎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精神值得提倡,但是做法却已经完全过时,如果将其放在教科书当中,难免有误导学生的可能。

第三,我国的小学生需要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的删除,正好可以增添一篇外国历史的文章。

在专家们看来,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有国际视野的人员,而这种国际视野必须从小培养。《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课文被移除之后,他们在教科书当中增添了一篇外国历史的文章。他们认为增加外国历史可以拓展我国小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外国的历史产生一定兴趣,从而去接触,去了解。

总结

总的来说,专家们给出来的是三点理由虽然有道理,但是删除《狼牙山五壮士》的这篇课文的行为却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愤怒。人们觉得不应当将英雄的事迹从教科书当中移出,那样的话是对的英雄的不尊敬。

英雄曾经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自己的鲜血,将他们移出不正是对中国那样一段历史的遗忘吗?增加外国历史,更是让人觉得非常的不对劲,如果小学生连中国曾经的那段历史都不了解,就算他们了解外国历史又能如何,立足于本民族才能去谈接下来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