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www.paisufa.com/index.html

5天的“五一”假期一晃而过,你的上班状态如何?

这个假期大家出游热情高涨,我国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五一假期人均出游时间达4.18天,超过年的3.83天、年的4.06天,人均元的花销,创近年五一假期新高,不少人感慨,熟悉的“五一”回来了。

来看看这些数据

2.3亿人次出游,超疫前水平

正如节前所预计的那样,这个“五一”假期果然迎来了补偿式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测算,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2%。

这意味着“五一”假期旅游人次已经超过了疫前同期水平。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共约1.2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约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90%,全国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约万人次。

“五一”假期花了.3亿元

出门玩,花钱可少不了。

经文化和旅游部测算,年“五一”假期,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4口之家亲子游花费约2万、海南离岛免税两天卖出2.94亿元……汹涌的出游人潮,强悍的购买力,让旅游行业喜笑颜开。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订单量创出新高。其中,携程“五一”黄金周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对比年同期增幅超过30%。去哪儿数据显示,机票预订量较年增长超3成,酒店预订量较年增长超4成,人均花销达到元。

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等城市游客出游热度最高,其中成都游客机票、酒店人均花销达到元,成为人均花销最多城市,北京、深圳游客分别以元、元排在二、三位。

00后出游增长达2.5倍

这个“五一”假期,“Z世代”崛起,年轻群体尤其是00后的出游非常火爆。

据去哪儿数据显示,在今年“五一”出游的人群当中,90后占比超过50%,成为绝对的主力,其中95后占比达到23%。不仅如此,与年同期相比,95-00年出生人群的出游增速达到1.85倍,00后增速达到2.5倍。00后成为出游增速最快、活力最高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天津、重庆、济南、青岛、长沙等目的地城市00后的预订占比首次超过70后,成为第三大出游人群。

从今年“五一”假期来看,20-25岁一代已经全面崛起。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95后、00后在推动旅游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将推动整个旅游业向多元化、个性化进一步发展。

看重品质出行成趋势

“五一”假期,游客出行更加看重休闲度假类品质出行,私密化、定制化、小型化成为主流。

高星级酒店房源备受游客青睐,长沙、西安、杭州、成都等热门网红城市酒店的特色房型一房难求,杭州、青岛、长沙等地的高等级度假民宿入住率较高,部分订单甚至排到了6月末。

数据显示,在携程“五一”酒店订单中,高星酒店占比近四成,滨海度假酒店、市郊度假酒店以及主题乐园酒店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

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五一”团队游团均人数14.67人,较年减少25%,小团游趋势明显。

旅游下沉趋势明显

疫情常态化下,游客主动错峰出行,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更多游客目的地。

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到山水田野间感受清静和悠闲,体验乡村慢生活,登山、赏花、采摘、烧烤、垂钓等体验式旅游项目受到欢迎。

小镇青年、农村居民也越来越多参与旅游出行。文化和旅游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乡村地区居民出游率达14.3%,农民参与旅游的比例越来越高。

中西部地区气候适宜,踏青、自然风光欣赏、美食和网红打卡吸引众多游客到访,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红色旅游和夜间旅游热度高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今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红色主题游备受欢迎。今年劳动节连着青年节,更多的年轻人参加红色旅游,新时代的红色旅游呈年轻化趋势,红色旅游+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新线路、新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携程数据显示,“红色旅游”关键词在“五一”期间环比4月同期提升约7倍。对比年同期,红色旅游景区订单量实现约%的增长,圆明园、中山陵景区、中国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狼牙山为热门红色旅游景区。

夜间旅游也颇受青睐。夜间灯光、展演等技术的成熟为游客夜间旅游提供更多可能,夜间消费成新常态。消费者愿意在夜晚去探索城市的街道、景观,发现城市的另一面,也愿意去弄堂、巷子中寻找“深夜食堂”。

再来看看上海方面数据

“五一”假期上海接待游客.9万人

拉动消费约亿元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本市共接待游客.9万人次,同比年增长.88%。其中,外省市来沪游客共.96万人次,占总游客数37%。银联消费大数据统计显示,“五一”假期旅游拉动消费约亿元。本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71%,超过年同期45个百分点,超过年同期15个百分点。

5天.57万人次“五一”假期踏青赏花热情充分释放

今年“五一”假期,上海市民游客踏青赏花热情高涨,各座公园共接待游客.57万人次,较年同期的.88万人次增加了3.16%(年因疫情防控等原因,不进行比较)。

其中,城市公园5天的游客量为.88万人次,较年同期增加了0.65%;郊野公园29.69万人次,较年同期增加了58.83%。

今年“五一”假期,多座公园累计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

其中,共青森林公园16万人次,上海动物园近15万人次,上海植物园13.8万人次,辰山植物园11万人次,浦江郊野公园11万人次;长兴岛郊野公园10万人次。此外,滨江森林公园5.4万人次,青西郊野公园2.9万人次。

5天内,公园游客高峰出现在5月3日,当日游客量达.33万人次。

图片说明:上海植物园

图片说明: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图片说明:上海辰山植物园

虽然不少公园出现了较大客流,但各座公园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管理服务等措施,比如严格执行预约入园和健康码审核制度,以及严格执行游客健康监测措施,实行%体温测量,确保了游园总体情况的安全有序。

同时,虽然人流增加,但“五一”期间上海“”警情同比降近两成。

据市公安局通报,5月1日至5日小长假期间,全市报警类“”警情数较往年同期下降近两成,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交通、火灾事故。

长假期间,全市交警部门在各主要出沪高速公路和出入市境道口启动交通组织管理高等级勤务,加大一线排堵保畅力度,特别是在G40、G15、G2等高速易拥堵路段和主线收费站满岗满员投放警力,强化指挥疏导和应急处置。5月1日至5日16时,全市出沪车辆较年同期基本持平,入沪车辆同比上升39.6%。

此外,为落实《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警方在保障假期道路交通秩序的同时,继续严查严处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等易致祸违法行为。对于违反《条例》新增规定的,民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从现场交通管理情况看,全市非机动车骑乘人员佩戴头盔的比率明显提升,非机动车乱鸣喇叭等现象显著下降。

这个“五一”假期你出去玩了吗?花了多少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