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知识要点解析
一、基础训练营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磅(pánɡ)礴
绷(běnɡ)着脸 擎(qínɡ)着
皖(wǎn)南
黑魆魆(xū)逶(wēi)迤
2.认真拼读写词语。
沸腾 悬崖 日寇 旗帜 喜悦
爆炸 山涧 冰雹 距离 隆重
3.辨字组词。
渡(渡河)踱(踱步)
栏(栏杆)拦(阻拦)
冀(冀中)翼(双翼)
副(副手)福(幸福)
抡(抡起)抢(抢夺)
4.选出能与下列词语搭配的词语,画“——”。
掌声(热烈)爆发(战争)
气势(磅礴)掩护(群众)
检阅(部队)失去(联系)
牺牲(生命)陷入(沉思)
前途(光明)
5.查字典填空。
“汇”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H),再查音节(huì);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氵),再查(2)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河流会合在一起。B.由甲地把款项寄到乙地。C.聚合。D.会聚在一起的东西。请为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汇报(C)词汇(D)
汇款(B)汇注(A)
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语。
万(水)千(山)(横)七(竖)八
(排)山(倒)海全神(贯)注
(惊)天(动)地(昂)首(挺)胸
张(灯)结(彩)千(钧)一发
居高(临)下
(1)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张灯结彩)
(2)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千钧一发)
(3)形容纵横杂乱。(横七竖八)
7.按要求写句子。
(1)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改为比喻句)
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2)这是声音。(扩写句子)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3)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缩句)
我想起战友来。
(4)这火光微弱。 这火光照亮了部队前进的道路。(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这火光虽然微弱,但是却照亮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5)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和老人等。(修改病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等。
二、综合展示厅
8.日积月累,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征战疆场,真的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为了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4)即使自己地位低微,他也在心里牢记要忧国忧民,这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
9.有一所中学的校长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胆地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悬挂于学校墙上。你赞同他的这种改法吗?为什么?
赞同。这位校长这样一改,更能激发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课本直通车
10.我当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
(1)礼炮由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代表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走过二十八年历程。(√)
(2)《七律·长征》中说“飞夺泸定桥”一事的诗句是“大渡桥横铁索寒”。(√)
(3)《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五位战士为掩护部队主力与群众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舍身跳崖的事。(√)
(4)《开国大典》一课按开国大典举行的顺序依次写了会场布置——阅兵式——群众游行——开国大典。(×)
(5)《灯光》一文中“多好啊!”出现了三次。(√)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四、阅读检阅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