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州日报」

■舒梦月韦仕祺

省委书记谌贻琴在困牛山战斗遗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时指出,学习这段历史,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党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是共产党人政治品格和优良作风的鲜明体现,给我们留下了榜样的感召、信念的指引、精神的滋养,是我们必须代代传承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

贵州石阡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上镌刻着的“千秋功绩在、碑树人心中”“名垂青史、光照后人”“长征英烈、永垂铭记”,让这段历史熠熠生辉,昭示着浩气长存光照千秋的红军英烈精神。

绝对忠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这场悲壮的战斗中,没有一个人叛变,没有一个逃兵,红52团指战员从全局利益出发宁死也要维护大局,始终坚持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宁愿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宁愿全团承受最大牺牲也要誓死保证军团主力的彻底安全。他们以死的危险,换来战友生的希望;以局部的牺牲,争取全局的胜利。困牛山革命英烈充分发扬大公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体现出用生命诠释忠诚,用牺牲践行誓言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出人民军队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有无数个像“困牛山革命英烈”一样的英雄群体和个人,涌现出“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的冷云等战士”“马石山十勇士”“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等英烈群体,以及杨靖宇、赵一曼、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他们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坚持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充分体现出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信念坚定的顽强斗志

在这场悲烈的战斗中,红军战士濒临绝境,命悬一线,危在旦夕,也始终抱着为民族、为人民、为革命虽死犹荣的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而打仗的革命理想,始终秉持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绝不丧失革命军人战斗到底的铮铮风骨,哪怕战至道尽途殚,也毅然前仆后继绝不屈服妥协。

困牛山革命英烈身上体现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他们经得起失败、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始终体现出视死如归、慷慨赴难、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他们信念坚定,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在战斗中不怕苦累、不怕流血、不怕死亡,发扬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最后用生命和誓言铸就了无上荣光的铁血军魂。

勇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在这场悲恸的战斗中,困牛山革命英烈无惧生死,舍生取义,用生命对抗敌人的封堵与绞杀,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他们以身赴死,宁死不做俘虏,断然选择集体跳崖,无惧粉身碎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用血肉之躯和英雄气概书写出震天撼地、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充分体现出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勇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指引着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和平年代,在改革发展道路上,在民族复兴圆梦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子弟兵勇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依然深入骨髓、融于血脉,他们在抗洪抢险中选择以身体堵决堤口,在火灾肆虐时选择冲向火海、向死而生,在决战脱贫攻坚中选择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选择最美逆行战疫斗魔……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才成全了中华民族的山河无恙、岁月静好。

赤诚为民的爱民护民情怀

在这场悲壮的战斗中,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民护民情怀,在困牛山革命英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碑座上,题写着“宁可死,也绝不打老百姓”的铮铮誓言,困牛山附近的群众深知,红军如果不是怕误伤百姓,肯定会和敌军拼个鱼死网破。红军赤诚为民、“宁死不误伤百姓”的爱民护民情怀,永远留在了当地群众的心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困牛山战斗以后每遇年节,石阡县的群众都要祭奠红军英烈,这一习俗已经坚持了87年。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在和平发展环境中,当严重自然灾害和意外险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危急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子弟兵总是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情系群众,胸怀人民,生动地反映了党和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也正是因为这种赤诚为民的爱民护民情怀和宗旨意识,党和军队才深深受到全国广大人民的热情拥戴和最大尊敬。

困牛山红军英烈壮举,只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一个缩影,必将激励新时代的人们传承弘扬“绝对忠诚、信念坚定、勇于牺牲、赤诚为民”的崇高精神和红色基因,守护好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壮美河山,赓续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未来。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09-:00: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