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以来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救亡图存道路,从思想运动到后来的新中国成立,这期间经历了许多的斗争,也涌现出来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在乎个人的得失,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中,也正是由于先辈们的奋斗,才有今日的和平发展。
然而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中,不是革命者的意志都是坚定了,就中间就出现了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严重威胁到战争的结果,甚至是人民军队的存亡。但是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更不会让那些战士白白的牺牲,那些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审判。
当时革命队伍里就出现过这样一个人,名叫赵玉昆,多年来,他的身份在不断的转变,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投靠日军,成了间谍。但是在时,北京有一个商人被揭发,由此牵出了多年前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也找出了那个真凶和间谍。
一、早期加入八路军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年民国建立,我国千百年来的封建王朝统治的历史自此结束。后来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和工人阶级运动此起彼伏,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再到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我们意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八一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我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之后便是在毛泽东等早期领导人的带领下,建设革命根据地和组建工农红军。
赵玉昆身在那个不平凡的年代中,也势必会受到一些影响,他出生于河北农村,也想要出人头地,或是混口饭吃,便走出了农村,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来到了张作霖的军阀部队里,毕竟那个动乱的时代对军人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那时军阀势力逐渐变大,军阀间的割据也是常事,奉系和皖系等军阀势力也是各占一方,赵玉昆加入了东北军不久,也是风生水起,但是好景不长,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在一声炮响中开始了。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军也加入了抗战,人民军队也是积极参战,八路军队伍在敌后战场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一场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在中华大地上开始了,此时的赵玉昆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继续打仗或是参加八路军。
他回到了河北老家,开始杀猪卖肉,但是他发现生逢乱世,做这些事情根本无法存活,由于他在东北军带过一段时间,就选择了变成土匪,打家劫舍,在一方称霸,而且随着时间发展,他的队伍还装配了枪支,打着抗日的旗号,到处招兵买马。
再加上一些从战场上退回的一些战士,和想参加斗争的人,他们都听闻赵玉昆的队伍是抗日队伍,都来加入,他的武装实力也是越来越强。只不过这支实质上还是土匪的队伍,打击当地的地主和土豪,也是颇有实力,这就引起了我军的注意。
想要让赵玉昆他们带领队伍加入八路军,为抗战做贡献。当时聂荣臻元帅就在狼牙山地区建立了根据地,赵玉昆也是受到思想上的感化,加入了人民军队,他的队伍也成了八路军。但是他的内心还是认为这些队伍是他的,没有归属到人民军队的领导,这也给后来的叛变埋下了伏笔。
二、意志不坚,成为叛徒
战争革命岁月里,炮火连天,风餐露宿,为了国家和人民,无数有志之士加入了抗战的队伍中,用实际行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所奋斗,坚定的意志也在一直指引他们前行。
赵玉昆就是意志不坚的代表,他加入八路军后,队伍自然要接受整编,队伍的作战部署也要遵循整体的战略部署,但是他认为这是在减弱自己的权力,他开始心生异念,想要离开八路军队伍,但是却走向了投靠日军的不归路。
时间就在年时,他找到借口,离开大部队,带领一些亲信投靠了日军,但是这一行为很快就被我们领导人知道了,但是为时已晚,赵玉昆早已迫不及待的投敌了。这在当时是十分危险的事,因为赵玉昆作为支队的司令,掌握了大量的军事机密。
我军立刻就做出了反应,知道不久后日军肯定会来攻打他们,也是做好了准备。果不其然,赵玉昆很快就带领日军进入了狼牙山抗日根据地,一场战争不可避免的打响了,他们想把人民军队包围在圈中。
当时的我军面临的形势还是很棘手的,在进行突围之后,立刻撤离大部队,留下少量的队伍抗击敌人,为大部队撤离争取时间,但这肯定就是要面对极大的风险。赵玉昆带领日军快速进军狼牙山,炮声连天,狼牙山没有撤走的七连战士伤亡很大,最后有五位战士主动留下,要掩护他们撤离。然而在最后关头,五位壮士跳下了悬崖,就是如今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英勇事迹也成了今天人们所永远铭记的。
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此时的赵玉昆担心自己以前做的事暴露,竟然用热豆子烫坏自己的脸,这样就不用担心有人来抓他,将他绳之以法。但是正义永远不会缺席,赵玉昆最终在年时被自己的表叔认出,并告知来政府,赵玉昆被抓捕归案,判处死刑。
结语
如今我国已经和平发展多年,经济和国防军事等各方面实力有了很大提升,法制建设更是越来越人性化和合理化,这盛世繁华是离不开无数革命先烈们的付出的,是他们舍小我才铸就了今日的和平年代。而当时像赵玉昆这样的叛徒,也终究会得到法律的审判和制裁,如果当时他能够坚定信念,不动摇意志,今天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
参考文献:
《以事实铁证捍卫英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