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撤退,就凭借着狼牙山为要塞,杀死了几百个敌人,非常了不起。最后弹尽粮绝之时,他们也是宁死不降,纵身跳崖,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但是,就在狼牙山五壮士发生之后的4年里,一段“南楼七壮士”的传奇,又在广东被人们广为传颂。
这七位壮士,仅仅凭借一栋被当地人称为南楼的楼房,居然和敌人打了七天七夜。战斗之惨烈,故事之悲壮,绝不亚于狼牙山五壮士。
那么,在七壮士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又是什么人?仅仅凭借一栋楼,他们又是怎么坚守七天七夜?他们最后的命运是如何?这一切都要从年讲起。
司徒亮讲述南楼七壮士的英雄事迹司徒煦:好男儿,志在四方
年5月,驻华南的敌人拟定了一个重要计划,他们要打通南路干线,具体说就是要打通从雷州半岛通往广州的交通要道。敌人想干什么呢?
原来,当时的敌人在中国战场已经节节失利,敌人的气数已尽,眼看着没有一丝胜利的希望,只能先准备好逃跑的路线。
公路已经被炸毁,根本走不了,只能走水路。走水路必须走潭江,而南楼位于广东开平赤坎镇腾蛟村。南楼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控制着三埠和赤坎的潭江河段,属于雷州半岛通往广州的水上必经之路。
可以说,南楼就是敌人撤退路线的命门,南楼又是由谁掌控的?
当地的老百姓为了保卫家园,组建了四乡自卫队。总部就设在图书馆,然后派出一支小队到南楼据守。
抗战时期,其实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卫队。一些有血性的中国人,不甘被敌人欺凌,自发地组织起来,在当地和敌人打游击战。
不过,四乡自卫队跟别的自卫队有点不一样,他们的人员构成不同,这还要从自卫队的副队长讲起。
司徒煦,是一个南阳华侨,家里在南阳开了一间银行,可以说家境非常好,衣食无忧。
不过,性格决定命运,司徒煦的性格注定了他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家虽然有钱,他却没有一丝富家公子哥的习气,他的个性豪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
年,刚满26岁的司徒煦,就到了南阳,打算在南阳开创一番天地。但是,他没有想到,刚到南阳一年,敌人就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陷入危机。
有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抗战时期,海外华侨为祖国抗战做出了巨大的。他们纷纷成立抗日救国会,为抗战的募集了大量的资金。而南洋华侨的抗日爱国热情,更是激情万丈。
就在这样的时局大背景之下,身为富家子弟的司徒煦毅然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回家乡参战。他觉得打敌人有钱没人是绝对不行的,他立志要亲手杀敌,报效祖国。
司徒煦回家乡抗战不止他一人,还带了20多名勇士一起参加。
司徒煦一身本领,不仅有极准的枪法,人称神枪手,而且回国不久后,立即就展露出指挥才能。
身为自卫队分队副队长,司徒煦身先士卒,指挥有度。分队队员也是个个骁勇善战,与敌人打了几年的战斗下来,在四乡和赤坎一带小有名气。
敌人也被司徒煦打怕了,平常只能龟缩在据点里,不敢随便抢夺老百姓的东西。
年7月,四川自卫队司徒煦分队接到上级指示,驻守在南楼一带。
坚固的南楼,据守的要塞
那么南楼又是一栋什么样的楼房?关于南楼还有一段历史。
赤坎镇是潭江流域著名的古镇,曾经繁华一时。古镇主要由司徒和关姓两大家族繁衍而成。
司徒家庭在南边,关家在北边,自古以来,两大家族就有竞争。家族之间喜欢比面子,相互攀比建祠堂、骑楼等。结果,在小小的赤坎镇上,竟然建起了数百间骑楼和碉楼。
碉楼全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它有个特点,门小,窗户小,而且外墙的直立面没阳台,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立式保险柜。
碉楼为什么要门小、窗户小呢?
因为,晚清时期开平赤坎一带,很多人去南阳打工赚钱,一时之间当地人过得比较富足。但是,到民国初年被土匪们盯上了,经常会到开平赤坎一带抢劫。
当地人为了防盗防抢,就建了碉楼这种门小、窗户小的楼房。一旦有土匪,只要把这大门关上,土匪就很难进来。
当时,南楼就是司徒家族修建的一个最为坚固的碉楼。它和江北关家的北楼相对应,是赤坎这两大标志。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南楼这座标志性建筑里,年的7月,一场历时七天七夜,异常悲壮的战斗就在南楼打响了。
南楼年7月12号,中国军队节节进攻,顺利攻陷敌人驻守的阳江、阳春地区。敌人眼看挡不住中国军队,只能加快撤离的速度。
驻扎开平的敌人接到指令,必须配合军事行动,消灭赤坎、腾蛟一带的自卫队,打通赤坎水道,接应阳江、阳春撤退的残部。
于是7月16日,驻三埠的日军派出三路部队,开始向赤坎进攻。
敌人的水路方面,敌人动用了木船三十艘,沿潭江浩浩荡荡向赤坎进发。
当天夜里,天下起了细雨。深夜里,潭江上空已是漆黑一片,敌人正准备偷袭。但是敌人没有想到,突然,子弹从南楼方向密集而来,司徒煦率领的自卫队正在南楼据守。
在自卫队猛烈的火力攻击之下,三艘敌船中弹,被打杀和淹死的敌人多达近百人。
7月17日,天快亮了。经过一夜激战的自卫队队员们,非常疲劳,而且弹药也不够用了。队长就想和镇上的总指挥部联络,可是电话怎么也打不通,联系不上。
司徒煦没有办法,只能带上几个队员,到镇上去查看情况。他们刚刚走进腾蛟村时,发现村里一片混乱。
在头天晚上,得到敌人要进攻消息,原本驻守赤坎的国民党军跑了。结果到了17号的早上,分三路进攻的敌军在赤坎汇合了,总共集结了步兵人,骑兵多人。敌人没有费一枪一弹,没有受到任何攻击,就顺利占据了赤坎。
看到腾蛟村全是敌人,司徒煦只能撤回南楼,但是,从望远镜中看到远处一群敌人,手持武器正向腾蛟村方向进发。司徒煦再往另一个方向看,另外一组敌人也正向腾蛟村进发。
南楼的背后,已经成了敌人的“天下”。
看到如此多的敌人,司徒煦也是吸了一口冷气,敌人的装备非常精良,自卫队都是用土枪土炮,最重要的是,敌军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司徒煦提出意见,自卫队要以南楼为根据地,以自卫队队员为主,集合村里的所有村民,跟敌人斗争到底。
等司徒煦说完之后,有一名队员说道,敌人主要的目的是逃跑,现在来腾蛟村只是过路,建议不要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应该暂时转移,保存实力,等待援军。
此时,司徒煦又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南楼一丢敌人北侧的水路,就被打通了。所以要想杀敌人,就必须死守南楼。
不过有一部分人没有听从司徒煦的意见,认为敌人只是路过,在他们转移后不久,敌军已经把周边的村庄全部占据了。在敌人撤退的道路上,腾蛟南楼俨然已经成了最后一颗孤零零的一颗“钉子”。
疯狂的敌人
为了占据南楼,敌人开始集结大量步兵,对南楼进行迂回包抄。就在当天晚上,风雨交加的深夜,好几艘敌人的汽艇沿着潭江全速向南楼进发。
司徒煦赶紧让土炮手做好点炮的准备,看到敌人的汽艇到射程范围内后,司徒煦下令开火。在自卫队密集的火力攻击下,三艘汽艇很快中弹沉没,剩下的几艘赶紧逃了。
司徒煦看着敌人就撤离了,觉得有些不对劲,敌人的进攻没打多久就撤了,其实,第二次进攻是敌人试探性的佯攻,只是想试试,南楼对于潭江水面的威胁有多大。
如果威胁不大,敌人水路撤退的计划,就要照样执行。
因为南楼对潭江水面威胁太大,敌人只能从阳江、阳春撤退的敌军只能改走公路。速度明显比预计慢了一大截儿,正好给我军正面战场歼灭敌人,取得了宝贵的时间。
一个小小的南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敌人依旧不死心,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敌人又发动了两次攻击,都以失败告终。
一直到19号这一天,驻赤坎的敌军大本营,他们的最高长官终于恼羞成怒了。因为,敌人接到秘密情报,南楼经过几次战斗之后,只有7个有驻守,就是这7个人,让数千敌人寸步难行。
恼羞成怒的敌军最高升官下令,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南楼。为了加快拿下南楼,敌人从赤坎拉了三门钢炮,准备炮轰南楼。
看到敌人的动作后,司徒煦心中万分着急,他突然叫来机枪手司徒遇,对准敌人的炮台打,但是炮台的距离太远了,超过了机枪的射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构筑炮台。
7月21日,敌人构筑好炮台之后,开始对南楼进行炮击了。炮弹呼啸而至,在南楼北墙上开了一个洞,没用多少时间,北墙被击穿了,碎石横飞,硝烟四散。
南楼七壮士,南楼七勇士
炮轰之下,南楼七壮士的命运到底如何呢?
炮轰过后,敌军步兵又一次进攻南楼,敌人刚进攻到南楼下,硝烟四散的南楼里,连续的机枪声又一次出现,南楼里的七个人没事。
原来是司徒煦机警地发现了敌军炮火轰炸的方向,赶紧让队员们火速撤到了楼下,七壮士才躲过了敌人的炮击。
敌人万万没想到,南楼的北墙炸了几个洞,可是南楼依然耸立。因为坚固的南楼上面用的是钢筋水泥,所以不容易塌陷。
敌人眼看着钢炮都显然失去了作用,越来越气愤。
小小一座南楼,一个仅仅七个人的平民自卫队,用的还是土枪、土炮,竟然像钉子一样的扎根腾蛟,让装备精良的敌军是无计可施。
7月22号,敌人在河畔构筑好新的炮位,三门大炮炮口全部对准南楼的东墙,但是这一次炮轰使用的炮弹不是常规炮弹,而是毒气弹。
按照当时的国际公约,双方交战不得使用非常规武器,也不能虐待和枪杀俘虏,都是有明文规定的。
所以,为什么一直都说敌人没有人性?就是因为他们不光烧杀抢掠,对待平民百姓毫无人性,而且在战场上也从来不遵守规定。
毒气弹爆炸后,它的气体会随空气的流动而流动,所以风向对毒气弹的攻击非常有影响。
就在敌军用毒气弹强攻南楼的东墙,突然就刮起了一阵大南风,直接把毒气给吹跑了,毒气根本没有进入南楼,可以说是天佑七壮士了。
虽然敌人的攻击没有伤害到七壮士,但是,楼里的情况已经非常的危急。
经过几天激战,七壮士已经弹尽粮绝,而且防守的几天都没有休息一会,精疲力竭。但是,围攻的敌人越来越多,攻势也越来越猛,司徒煦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司徒煦沉思默想了一会,对其它壮士说道:“兄弟们,5天以来,虽然我们人少力薄,但是我们成功击毙了日寇尉官1名,炮兵2名,步兵13名,之前还击沉了3艘敌人的舰艇。如此辉煌的战绩,足以让小分队感到自豪。”
司徒煦眼见弹尽粮绝,救援无望,激动之下,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决不当俘虏,七壮士联名写遗书。集体自杀,以谢国家。
司徒煦对一位壮士说:“秀才,这份遗书你来写,你把遗书定在墙上。”
秀才司徒璇,在其它壮士的注视之下,写下了七壮士自杀的遗书。
煦、璇、遇、昌、耀、浓、丙。我等保卫腾蛟,四天来未见救援,敌人屡劝我们投降。我们虽不甚读诗书,但对于尽忠为国为乡几字,亦可明了。现在我们已击敌十六名,亦已及相当代价,现在我们各同一心,于农历6月15日,自杀于腾蛟南楼,留语族人,祈在敌人退后,将此情况发表报纸上。则同人等死亦心甘矣。
写完遗书之后,司徒煦却又改变了主意,七壮士不能自杀。
七壮士遗书司徒煦对大家说:“咱们不能自杀,如果自杀了,敌人还以为我们怕了。我们确实没有子弹,但是我们还有刺刀,有石灰,最后我们还能赤手空拳与敌人战斗。”
司徒煦最后做了一个决定,把所有的武器都毁了,不能留给敌人。
当天,敌人就派出了工兵,撬开铁门爬进了南楼,七名自卫队队员已经身中毒气,全部陷入了昏迷。
就这样,南楼在坚守一周之后,在七壮士精疲力竭,弹尽粮绝之际,终于被敌人攻陷了。
为国就义,报效祖国
当天,司徒煦等7人被送往敌军临时司令部,灌服解毒药剂。醒来后敌人就对他们进行惨无人道的审讯。
敌人把七壮士拉到图书馆的河边,在这里示众了几天,然后对七壮士惨无人道地折磨了一番之后,然后抛尸到了潭江里,七壮士就英勇就义了。
7月26日中午,一名乡民在腾蛟西南的河边发现了一具尸体。面部多处被刀砍,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不过从体型看,有村民说像七壮士当中的司徒遇。
司徒遇的妻子听到消息前往认尸,当一见到尸身上所穿的内衣内裤,当时就放声痛哭。她一眼就认出内衣内裤,正是10天前亲手为丈夫缝制的。随后,其余六位壮士的遗体在沿河两岸也被找到。
司徒氏四乡乡民自备棺木,收敛了七壮士的遗体,把他们葬在了高咀村凉亭的旁边。因为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见,用生命捍卫过的巍巍南楼。
年,开平市人民政府对南楼进行了修葺,并建成了南楼烈士纪念公园。
3年,海外司徒氏后人捐资修建纪念园。在这座纪念碑上永远地刻下了南楼七壮士的事迹和英名。
七壮士是副队长司徒煦,机枪手司徒遇、司徒耀,情报员司徒昌,宣传员司徒璇、司徒浓,
弹药员司徒丙。
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在抗日战争中,南楼七壮士是和无数先烈一样,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今天的中国人才能傲立于世界。
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不可磨灭先烈的意志,先烈的英灵看着我们,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辜负先烈的牺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