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老覃写了《对越作战最猛师长:拒释战俘,打过奇穷河,许世友骂他却也喜欢他》一文,浓墨重彩地讴歌了55军的师在师长边贵祥的带领下,对越反击中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成为了我军东西两线共投入29个陆军师中战绩最辉煌的一个师。
话说回来,55军共有第、、三个师。
师打得好,和两个师打得也不赖。
我军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共歼敌人。
而55军全军三个师在24天的战斗中,共毙伤敌人。
可以说,55军在对越自卫作战中居功至伟。
战后,中央军委授予55军7个连以上单位以荣誉称号、14人以“战斗英雄”、“模范”等称号。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知道,55军的军史得从名将陈明仁说起。
老覃之前写的《黄埔名将打鬼子从没输过,曾顶撞蒋介石,起义后对毛主席感念不已》详细介绍过陈明仁将军的风采。
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生,打仗非常有一套。
他本人自称“打日寇从来就没输过”。
事实也是如此。
年6月,他领预2师依托庐山的有利地势顶住了日军飞机、海军舰炮、战车轮番轰炸下,不失寸地;年11月,在广西石登岭高地歼敌余人;而在随后的昆仑关血战中更是一举歼敌余人,并击毙日军第5师团第22旅团长中村正雄;年,他率领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回龙山歼灭日军18师团和50师团大部,击溃第2师团、第33师团,惊艳一时,被盟军将领称为“一部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
当然,让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他在著名的“四平争夺战”中挫败了林彪。
实际上,当时的陈明仁也已到了生死一瞬间的危险时刻了,但终究是林彪先泄了一口气,提前撤围,致使陈明仁赢得“不败”之名。
年夏,林彪指挥百万大军进军中南,逼近湖南长沙,拟报四平失利的一箭之仇。
驻守长沙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司令官陈明仁已无心再战,他在我党的争取下,携手国民党原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程潜,联合了唐星、李默庵、傅正模、李觉等38名将领,毅然发出起义通电,长沙宣告和平解放。
陈明仁的部队约余人被移驻浏阳县城一带进行整编。
年9月,经过毛主席的周密筹划,陈明仁的部队被军委予以21兵团、第52军、第53军及至师番号。
此举,让起义官兵欢欣无限,山呼万岁。
年10月,毛主席发出抗美援朝的号召,21兵团上上下下摩拳擦掌,群情振奋,全体上交参战申请书。
但军委考虑到广西匪患未平,决定将21兵团部队留下,由湖南调往广西剿匪。
这样,21兵团虽然未能到朝鲜参战,却在广西的剿匪战斗中大展身手,仅6个月就肃清了残匪势力。
平匪任务结束,荆江分洪工程正好上马,21兵团全体指战员官兵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用打仗的精神”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和洪水赛跑”,使工程在该年汛期之前胜利峻工。
可以说,这时候的21兵团是“又打仗来又生产”,出色地完成了军委交给的各项任务。
年4月14日,21兵团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编,陈明仁仍担任兵团司令员,兵团部及直属队驻广西桂林。
年11月1日,新21兵团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5军,被列为机动部队,先后移防粤西雷州半岛和桂东南地区和粤东潮汕和赣南地区。
陈明仁难舍旧部,他没有到中南军区任职,选择留在部队,担任了55军第一任军长。
55军在年春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表现出色,主要还是平时的刻苦训练起了重要作用。
但有一个因素绝不可忽略。
即55军的序列里有一个特别的部——师的团。
这是闻名中外的“红一团”,其前身可追溯至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军在三湾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3营。
这支部队经历过井冈山斗争的烽烟岁月,在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晋察冀抗日斗争中建立过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奇功,并涌现过“狼牙山五壮士连”等一批彪炳千秋的英雄人物。
它是在年2月调入21兵团的。它的到来,使21兵团的精神内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部队。
可惜的是,中央军委在年10月颁发精简整编命令时,广州军区撤销了55军的番号和建制。
原因无他,盖因当时裁军主要是按照“裁新留老”的原则来进行的。即在同一个军区内,尽量保留老部队、裁掉新部队。
广州军区共有3个军:41、42、55军。
和41、42军相比,55军组建时间最晚。
55军虽然被裁撤了,但55军的军魂、军史,以及其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