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岩上鲜血染,英雄事迹代代传。
在蕉城区虎贝镇狮子峰北侧东源村附近,耸立着一座巍峨挺拔、巨石嶙峋、地势险峻的悬崖峭壁,因岩壁高达数百丈而称之为“百丈岩”。
百丈岩
高高的岩壁上,镌刻着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叶飞亲笔题写的“百丈英风”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与“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悲壮却鲜为人知的激烈战斗。
年初冬的一天,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余人,从连江、罗源一带山区转战到宁德,来到蕉城虎贝东源村。此时,国民党保安团3个连的兵力,分别从桥头、桃花溪、林口三个方向包抄过来,妄图把红军部队一网打尽。
在危急关头,阮英平立刻作出决定:分出小股兵力突击抢占百丈岩制高点,居高临下吸引敌人火力,掩护部队突围。于是,二支队长阮吴润率领20多名战士奋勇突进,在靠近百丈岩时,突然岩顶上泻下了密集的子弹,几位战士当即中弹,余部则被猛烈的火力压在岩石下。
原来,狡猾的敌人预先调遣了一个排的兵力埋伏在隐蔽处。情况万分危急,若在短时间内不能消灭岩顶敌人,我军将处于四面受敌的绝境。阮吴润等人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岩顶……
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寡不敌众,最后,只剩下9名战士被逼退到百丈岩的岩顶边缘。敌人张牙舞爪地狂叫着:“抓活的,抓活的!”,蜂拥而上,战士们宁死不屈,毅然砸烂枪,相继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英雄的鲜血染红了百丈崖!
百丈岩顶激烈的战斗,吸引了敌人的大部兵力,赢得了时间,阮英平率领部队乘势杀开一条血路,向天峰安全转移。当晚,在漆黑的夜色中,我地下党工作者与群众化装成樵夫,摸黑上百丈岩,寻找到几位受伤的战士,送往秘密村寨,并把牺牲者掩埋好。
因大多数知情者已谢世,亲身经历者寥寥无几,当年在百丈岩牺牲的其中3位烈士,生平仍无法收集,甚至连他们的籍贯姓名也不知道。
年,在纪念闽东苏区创立六十周年前夕,叶飞同志题写了“百丈英风”四个大字,镌刻在百丈岩石上,以志怀念。如今,伫立在崖下,凝望着血与火严峻考验的百丈岩,人们仍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年9月,东源村建起了百丈岩战斗展陈馆,展示了百丈岩战斗的全过程、“百丈岩战斗示意图”、红军九壮士跳崖点、人物回忆、采访手记等内容,还展陈了包括战士跳崖前砸烂的枪支部件、五老证明等革命文物。
虎贝镇党委书记雷雯介绍,百丈岩战斗展陈馆是虎贝镇红色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虎贝镇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旅游资源,如闽东独立师北上抗日石堂集训地、医院等。展陈馆的建成,再现了百丈岩战斗的激烈场面和九壮士英勇跳崖的全过程,体现了闽东畲汉人民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的贡献与牺牲。
如今,到村里参观学习、开展党日活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东源村成了九贝红旅路上新晋“网红”村。如何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据了解,目前,该村一民房改造后的苏区客栈正式对外,采取“村办企业+农户”的办法,让游客走红军路、吃红军饭,让东源村迈出了发展红色旅游、摆脱贫困的第一步。
闽东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林珺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