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日本侵略者一面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一面加强对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肃正”讨伐。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上任后,像发了疯似的筑路挖沟,修建碉堡,实施所谓的“囚笼政策”。
所谓的“囚笼政策”,就是建立联系紧密的交通网,使村村有公路,路路有炮楼,以公路铁路为枢纽,组成一张网,以限制八路军抗日军民的活动。
8月20日晚上22时,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华北大地上的各条铁路线和主干公路上,几乎都响起了震天动地的爆炸声。没错,这就是华北的八路军所属部队对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作战,史称“百团大战”。
井陉煤矿是日军的重点守备对象,这里出产的煤质地优良,除了供给华北日军外,大部分都转运回了日本本土,是日本最主要的能源供给煤矿,更是日军“以战养战”战略重要的资源来源。
所以,日军在矿区的外围筑有4米高的围墙,还围着铁丝网和壕沟,墙内建有22座碉堡,守备森严,易守难攻。
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排兵布阵是:“第2团破袭获鹿一线的铁路,第16团攻击北峪,第3团主攻井陉煤矿。”
杨成武
在日军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一书中记载:“总矿与新矿同时受到占据优势的八路军急袭,新矿到约名优势八路军围攻,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全矿被敌人占领。”
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攻下井陉煤矿,一方面是,杨成武亲自化装成矿工,潜入矿区进行了实地侦察。另一方面,他提前动员了矿工作为内线,引导八路军进入,并切断了电网和照明电源。
而就在攻打煤矿的这天夜晚,在战火硝烟中,还发生了一件流芳千古的故事。
3团1营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从熊熊的大火中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杨成武让军医为女婴治伤,还找来奶妈喂奶,随后把两个女孩送到了聂荣臻的指挥部。
聂荣臻称赞杨成武做了一件非常人道的事,并派人把这个叫美穗子的日本女孩和她的妹妹送给了日军。直到40年后,美穗子带领她的全家来到了中国表示感谢。
聂荣臻与美穗子
8月21日,井陉之战的第二天,日军的增援部队匆忙赶来,但由于途中的铁路和公路均被破坏,导致前进的速度十分迟缓。经过这一战,导致井陉煤矿的新矿井损害巨大,至少半年以上不能出煤。
稍事休整后,杨成武和政委罗元发又指挥部队,投入到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中。
9月22日晚上20时,杨成武指挥6个团的兵力同时对涞源、三甲村、白石口、东团堡等日伪军据点展开了攻势,然而东团堡却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坚守在东团堡的敌人是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士官教导大队,全是训练有素的军官和士官。他们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不时施放化学毒气,致使八路军将士整班整排地牺牲或中毒。
双方激战了两天两夜,八路军也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面对负隅顽抗的日军,杨成武命令:“第3团于9月24日夜再次向日军发起总攻。”
在《杨成武回忆录》一书中记述了当夜的情形:
“这一夜,3营损失极大,1营和2营伤亡也不小,3营长陈宗坤急得打电话直接找我要兵,说着说着,声音变了调,发起脾气来。我理解陈宗坤同志此时的心情,他为失去那么多的好战友而难过,对使用毒气的敌人恨之入骨。”
此时,指挥百团大战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十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