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79年前,五位战士在狼牙山上奋不顾身的一跃,被永远定格在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光辉历史上。
年3月很平常的一天晚上,医院里,一位老人去世了,医院中经常上演,但是这次却也不普通。
这位老人是当年“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之一的葛振林,享年88岁。
年的一跃,葛振林和战友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他们的事迹被写进了书中,他们无畏的爱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晋察冀根据地
年,“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揭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军队来势汹汹,残忍的枪声在各地响起,短短几个月,我们有好几个城市已经沦陷。
国民党一直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虽然已经联合抗战,但是在正面战场上并不积极,他们的目标还是在对抗共产党上。
国民党派人士可以等,但是中华民族等不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共产党人继续扛着抗日的大旗前进。
年11月,晋察冀根据地创立,这是我国 个抗战根据地,这时候葛振林才20岁。
他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但是也知道现在是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他毅然投身革命,并且在年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敌人来势汹汹
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当时日军司令冈村宁次提出共军是抗日游击主力,我们要把共军看作是主要敌人。
因此日军将攻击矛头指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作为 革命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是日军攻打的重点。
年,冈村宁次指挥调动了7万多名日伪军战士,向根据地发动了规模 也最残酷的扫荡运动。
狼牙山地区是晋察冀根据地的重点地区,敌人自然会更加注意,葛振林所在班接到任务,拖慢日伪军队的速度,帮助大部队和普通群众转移,给他们增加时间。
葛振林所在的6班,有五名战士,当时他们的平均年龄才20岁,别看年纪轻,但他们都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
班长是马宝玉,副班长是葛振林,他们根据当地地形,采取了独特的战术,出色的完成了阻击任务。
完成任务
任务完成,大家自然要归队,他们按照规划的路线准备追上大部队,但是没走多远,马宝玉停了下来。
大家没明白怎么回事,开始催促他快走要不来不及了,但是作为副班长的葛振林明白了他的想法,对他说:“班长,我们都是老兵了,你下命令吧”。
原来前方队伍大部分是后勤和乡亲们,他们还带着物资,这个时间他们肯定还没有走多远,如果现在追上去说不定会被敌人发现。
战士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追上部队,另一条路是通往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如果走上这条路就永远不能回头了。
6班的战士没有犹豫,毅然走向了棋盘陀的方向,5名战士再次利用地形打击敌人,但是敌人的武器十分先进,而且人数众多,5名战士被逼到了狼牙山的顶峰。
仅剩的弹药打完后,战士们开始用石头攻击,但是石头很快也被用完。战士胡才福身上还剩 一颗手榴弹,看着冲上来的敌人,班长马宝玉拉开了手榴弹向敌人扔去。
纵身一跃
他们望向远方,知道任务已经完成,露出了笑容,把带的枪支砸碎后,他们毅然决然的跳下了山崖。山谷中响起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但是很幸运,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挂在了山间的树上,当时作为青救会的干部于药夫冒着被敌人发现的风险,进入深山搜救,成功救下葛振林和宋学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葛振林重返部队,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继续为民族解放做努力,之后还参加了 。
战争结束后葛振林的身体已经全是伤病,被判定三等甲级伤残,年,葛振林提交了离岗退养申请,年,葛振林正式退休。
安守清贫的老战士
退休后的葛振林闲不住,他非常喜欢小孩子,在20多所学校担任过校外辅导员,他经常给孩子们讲战斗的故事。
但是他却不愿意讲他最光荣的事迹,狼牙山的事他总是不愿意提及,有一次报纸上有有篇文章讲到了狼牙山五壮士,旁人想让他看一看,但葛振林摇着头走了。
他认为,当年在狼牙山上的事,是所有战士都该做的,而且他还因此失去亲密的战友,这不值得提起。
年,另一位幸存的五壮士——宋学义去世了,葛振林曾对他的子女说“我已经替老班长他们多活了60多年,但还想替学义多活两年, 活到抗战胜利60周年。”
葛振林从不以英雄自居,一生都很节俭,当时住院护士想开空调,他却对护士说“国家还不富裕,我们要节省,支援国家建设”。
年3月21日,88岁的葛振林因为肺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去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