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近代不管是国家还是民族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一群有着伟大志向的革命者引领着人民不断向前,他们面对危险毫不退缩,用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不断为中国的革命道路蹚出一条平坦的大道。
面对凶残的侵略者,无数革命先辈奋勇向前,为了保护国家领土和民族安危而参与到战争当中,其中有很多真实事迹在整个国家当中不断流传,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以及让我们铭记当初的那一段惨痛历史,其中就包括人人熟知的“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中期,日军展开了对晋察冀地区的全面扫荡,一支由着三千五百多人的日伪军队伍来到了易县西南方向的狼牙山,打算对这里的八路军队伍发动猛攻。接到敌人进攻的消息之后,部队知道以目前的实力难以对抗来势汹汹的日军,于是他们便选择带领群众撤退。
负责断后工作的是当时6班的五个战士,他们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他们且战且退,不断和敌人周旋,硬是依靠仅仅五人拖住了日军的前进步伐,并且还给日军造成了惨痛的损失。
原本五位战士希望在拖慢日军脚步之后便赶上自己一方的行军队伍,但是日军一直追得非常紧迫,为了避免敌人发现大部队的撤退路线,五位战士便做出了走另一条线的决定,而这条路线最终的尽头是悬崖。很显然,在一开始五位战士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五位战士竭尽所能地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手上的弹药到 都已经用光了,战士们便利用当地的一些工具,那就是山上那沉重的石头,最终连准备好的石头都已经用光了。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战士们为了避免落到日军手中选择从悬崖上纵身跃下。
五位战士当中说的三位光荣牺牲了,但葛振林和宋学义幸运的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保存了性命。虽然两人幸运的活了下来,但是之后的生活却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宋学义当时认为自己伤势较重,根本上不了战场,自己又没有什么文化,在其他方面也无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来到了河北农村,成为了当地的农会主席,很快便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在家乡工作的期间,宋学义将自己的抚恤金都贡献出来,为村里买了一头负责干农活的公共牲口,多余的钱他分给了村里的村民们。之后他带领村民修建了一个巨大的鱼塘,带领着村民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这位革命英雄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在动乱时期,他却遭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最终身患重病去世了。
葛振林在自己伤势痊愈之后便再次回到了战场当中,甚至还参与了后来的 ,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立下了显赫功劳。从朝鲜战场归来后他来到了湖南,担任着湖南地区的重要职位,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年动乱时期,他不但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加入到造反派的队伍当中,还不辞辛劳地劝说罢工的工人回去工作,他的行为狠狠地给了造反派一击。退休之后他常常来往于不同的学校给他们作一些义务报告,贯彻学生的爱国精神。
葛振林下半生的生活非常清贫,虽然生活方面不富裕,但是他却从来不愿意接受校方给他的讲课费,有人要给的话他还会生气。葛振林的几个儿子都安心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唯独老三在家中因为无所事事染上了毒瘾,最终将父亲的勋章偷去卖钱。这样的行为被葛振林得知后,他立即将儿子的情况报告给了当地派出所,要求他们严肃处理。
当地派出所考虑到强制收容可能会影响葛振林的声誉,准备上门进行教育,但葛振林了解到情况后严肃表示自己的儿子作为广大中国人民的一员,要受到中国法律的约束。在他的坚持申请下,派出所最终对其儿子进行了强制收容教育。
总结:葛振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心为国为民,为他人想得多,严于律己的人。中国近代时期类似于这样的革命先辈还有不少,他们在战争时期在战场上不断拼杀,在和平时期时候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