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故乡发现美书写美传播美
编者按:板山位于武乡县城东部,平均海拔米,最高峰花儿垴达多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出神入化的奇峰异石,来到这里能让您领略太行风情,触摸近两千年的历史脉博,观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八路军文化。板山风景区,是集革命传统教育,自然风光游览,消夏避暑为一体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板山行
---“我心中的板山”诗文集锦
李国清
板山骆驼峰(李永康作)
只是从图片、视频上看到板山,便已被那一种博大、雄浑、巍峨、伟岸所深深折服。
作为一个武乡人而未能亲登武乡风光秀丽、雄奇峻峭、景致旖旎、又有着许多美丽神话传说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抗战故事的如壁板山,这实在是一件憾事。
好在这一天,终于令人不在遗憾。
车在秋色中一路向东行驶,渐行渐高,盘山公路如玉带一样在青山间延伸,天被秋风洗得湛蓝。
心情就和这天气一样地爽。
早就听人说起板山很冷,所以来的时候特意多套了件衣服。果然,一下车,夹着冷意的秋风好客地拥抱了我们,不过这个拥抱有些令人微生寒意。
好在这里的空气却出奇地清新,像含有草木花香般沁人心脾。
板山叠嶂(张红伟作)
孤傲的龙爪台巍峨地耸立在秋风艳阳中,像几千几百年来就一直挺立在天地间的坚强战士,不管风霜雨雪,始终屹立坚挺,直指苍穹。
那倔强、那不屈、那无畏一切睥睨天下的豪气,像极了生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老区人民。
沿石块铺就的小径蜿蜒而上,人在绿意盈盈的灌木丛和飘香四溢的山花中行走,仿佛连徐徐秋风中都满含惬意。
石径随着山势时高时低、时弯时直,时而陡峭、时而平缓。两旁草木葱茏,山花烂漫,拾径而上,风吟花笑间,人恍若置身画中,神游天境。
越近山巅,心就愈发地激动。终于,这壁立千仞的山峰被我们踩在了脚下。
板山风光(李永康作)
极目远眺,起伏的群山如波涛般尽收眼底,朦胧的远山被淡淡的云雾所缭绕,阳光下,像极了海市蜃楼一样的飘渺仙界,如此美妙之所在,也不知有没有住着福泽人间的仙子?近处,叠翠突兀的峰峦、峭立如板的绝壁、被绿色裹住了全身的层层山林,山风呼过,隐隐似有千军万马的呼啸,山豁峡谷密林沟涧中俨然藏有百万雄兵,只待一声令下,便欲奔腾疆场,报效祖国。
龙爪台崖下,有五道高低不等的山脊,像五指张开伸出了一样,据传说这是焦龙神为了保护一方黎民与为非作歹的恶龙大战时斩断恶龙的一只龙爪所幻化而来,这也是这里叫做龙爪台之名的典故。
也许,这五道龙爪一样的山脊还残留着些许远古神兽的灵气,细看山脊,仿佛它在轻盈地蠕动。其实山又怎么会动,只不过是看山的人心动了。
龙爪台顶端并不大,但你驻足山巅,放眼看去,八百里太行群峰一览尽收,你会徒生一种感觉,仿佛整个世界皆在脚下。
群峰壁立(张红伟作)
用浩瀚来形容群山似乎有些不妥,但倘若你真的站在群峰之巅,俯瞰山林、云海之时,那一座座纵横交错的峰岭山脊,从层层叠叠的云雾缭绕中升起,犹如无垠大海中突兀卷起的一道道巨浪,那波诡云谲的壮观,又岂是一个浩瀚所能形容的。
抬起头,碧空如洗,一种天近群峰远的豪迈令你由然而生。
看身边形态各异的石头,有的突出在危崖边,像欲乘风而去的仙人,飘飘然一派道骨仙风的模样;有的隐没在草丛中,宛如静候恋人的少女,悄悄地述说着一场场醉人的风花雪月;有的依偎在大石上,好像襁褓中待哺的婴儿,大山的母体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怀抱。这些石头虽经历了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四季变迁,依然坚挺傲立在山峰的最高处。
手抚这些石头,一块块仿佛那么脆弱,你轻轻一点,就好像可以令其触动。但谁又知道这看似弱不禁风的外表下,却有着一种顽强而不懈的坚韧,像极了这座山、这个民族!
板山(李永康作)
突发顽皮,轻轻地叩问,这吸收了天地间精华灵气的每一块石头内,是否也蕴含着一个个像美猴王一样的生命?
峰顶,永远是最怡人、最惬意的地方。在这里有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也有抛开了一切烦恼杂念的愉悦心情。
胸有豪情目千里,心净自无尘。
初秋的板山,花未衰,叶未红,你还看不到满山如火的美景。等到秋叶红遍,层林尽染,或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时,你若再来,板山定会有另一番醉人的美艳。
板山是绿的,更是红的。
红的不光是她如火的秋叶,更有着为民族、为国家而浴血抗争的战斗故事和永放光辉的太行精神。
千里太行(魏建宏作)
板山的红无处不在,山脊树丛中石头垒砌成的明碉暗堡,弯曲蜿蜒的坑道战壕,隐蔽在山石处的指挥所、瞭望塔……虽然经历了许多年岁月的浸蚀,依然可见当年的样子。它们坚守着每一个白天黑夜,只为了向人们讲述那一段铁骨铮铮的烽火岁月里所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往事。
你轻轻地走近,这碉堡上黑漆漆的射击孔、被青草掩盖着的战壕坑道、简陋的指挥所、瞭望塔,每过一处,你仿佛又看到炮火中勇士在战斗、在射击,在硝烟中跃起,在枪声中倒下。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更好地保卫总部及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在峭岩危崖上修筑了防御工事,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在这块土地上给予了侵略者最沉重的打击,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站在绝壁下,仰望花儿垴,高插入云天的山峰之巅,枝叶葱茏,阳光洒满在壁立的山面上。面对这似剑如刀的千仞绝壁,你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不由得心生赞叹。值得赞美的绝不止这些,在刀劈斧削的绝崖处,虽然环境恶劣,依然不屈地生长着旺盛的绿,散发着盎然的生机与希望。
太行板山(张红伟作)
这种精神,又岂不正是人类所该有的吗?
抗日战争时期,在花儿垴上,也曾上演过一场类似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的英雄壮举。
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侵华日军对我太行山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疯狂扫荡,所到之处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驻守在板山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他们依据有利地形边退边打,牢牢地牵制住了敌人的主力部队,为我大部队的胜利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直至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在连长温德盛的带领下,所剩仅有的八名战士将敌人引向板山主峰花儿垴东南面的千仞绝壁上,面对凶残围上来的敌军,他们将坚定的目光锁向苍茫的远山,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崖下,烂漫的山花与葱茏的林木向英雄张开了双臂。这是母亲慈祥的拥抱。
灿烂的阳光与巍峨的群山见证了这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八名战士、八个伟大的生命在纵身跃下的这一刻,将永恒的辉煌定格在了这英雄的土地上。
如今,这阳光依旧灿烂,群山依旧巍峨。你走在这如画的风景里,依稀还可以听到震耳的枪炮声和厮杀声。那壮烈殉国的伟大灵魂,仿佛依然高高地伫立在绝崖之上,光辉熠熠!
这就是美丽的武乡板山,这更是英雄的武乡板山!
板山写生(李军作)
作者简介:李国清,网名老李飞刀,山西武乡人,武乡县作家协会会员,蜀葵花开编辑。
点击下面标题阅读相关美文:
“我心中的板山”采风活动记
视频
图文
我心中的板山
红色武乡欢迎你
故乡二题
这是白和村妇女们的首创
主编:采禾
小编:君钰
蜀葵花开
让我们一起用文字记录家乡之美
投稿邮箱:mlmlwx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