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宋学义是肩并肩的跳下来的,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个人才能挂在那根树枝上逃过一劫。”
狼牙山五英雄的故事是我国人尽皆知的。
五壮士是指在河北省的狼牙山战役中,与日本人、满洲人进行了一场激战,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都是一马当先的勇士。
五壮士,临危不乱,奋勇拦截,弹尽粮绝后,以石头反击,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他们宁死也不肯屈服,自毁枪械,毅然决然地跃下百米高的山崖,一跃而下。这些英勇事迹,充分体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民族气节,人们把他们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但是,有些人却不知道,五壮士坠崖之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个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则是被吊在半空中的一根枝条上,这才活了下来。
一九四一年,抗日战争进行到了最艰难的阶段。八月,日本驻军司令为了报复上次的失败,调集了十万人马,对我们的地区进行了一次大的“扫荡”。九月初,他们的先锋部队在狼牙山附近盘旋,想和主力部队决一死战,但是敌人的力量比他们强大得多,因此,我们的主力将人们从狼牙山转移到外围的安全区。经过几场激战,大部分人都被调走了,只留下六班在狼牙山驻扎。头儿下了一道命令:“明日正午以前,不许敌军越过棋盘陀山。那时,六班仅剩下五个人:马宝玉班长,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接到命令,立即奔向东山入口,挑了一处名为“小鬼脸儿”的地势险要之地,以作拦截之用。
天亮时,敌军发起攻击,马宝玉临危不乱,待敌军逼近,便下令齐射,一枚枚手雷,抛入敌军之中,敌军成片成片地倒下。他们不知道这座山到底有几个人,还以为遇到了敌人的大部队,于是命令大炮把他们打下来。夕阳西下,大部分军队都已经出发。“撤!”马宝玉一声令下。没走多远,他们就看到了一个岔路,北方是大部队和民众的必经之路,他们可以迅速返回,但敌人却在后面紧追不舍,如此一来,他们的努力就白费了,大部队和民众也会陷入危险之中。南行,到了棋盘陀山,就是死路一条。这时,宝玉没有丝毫迟疑,当机立断地命令道:“向南走!”五人同仇敌忾,宁愿以身殉道,也要保全大部队与民众的性命。
五位英雄且战且退,故意把自己的行踪暴露在敌军面前。敌军认为我们的主力在这座山里,所以紧追不放。五位勇士仗着地势险要,屡次击退敌人,他们的子弹和手雷打完了,他们就扔石头,直到他们把所有的石头都扔到了地上,马宝玉严肃地对同伴们说道:“我们宁可战死,也不会投降!为国为民,死得其所!”21岁的马宝玉整了整军装,整了整帽子,喊道:“战友们,都给我上!”他当先一跃而下,跳进了峡谷。葛振林和另外四位士兵,也是一前一后,从山崖上一跃而下。狼牙山上,回荡着他们的呐喊,这就是英雄们永不屈服的呼声!这一声声长啸,震耳欲聋!五位英雄的惨烈,把“武士道”的信仰者们吓得魂飞魄散,他们这才知道,被几千个日本兵包围了一整天,消耗了不少弹药,造成了几百人伤亡,而和他们战斗的,却是五个人。
狼牙山一战之后,一个名叫余药夫的十九岁少年,在逃亡途中,路过双鞍岭时,看见两个满身是血的人,便一个一个地背着他们,来到附近一座寺庙,让一个道士给他们上药。这两个人,就是葛振林和宋学义,他们从悬崖上掉下来,被吊在半空中的一根树枝上,逃过一劫,他们休息了三天,就动身去寻找部队了,余药夫提出要跟他们一起去,却被葛振林好意拒绝了。
葛振林说起当时的情况,道:“我和宋学义是肩并肩的跳下来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我们两个都被树枝挂住了,所以才能活下来。”
有一句话叫做“向死而生”,“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这便是英雄气概。能够直面死亡,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