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距北京六里桥仅公里,高速直达。这里是古战国时代燕国的都城,荆轲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仍保留有荆轲塔、黄金台、燕下都城墙等遗址。易县还有清东陵、狼牙山、云蒙山等著名风景区,“赤壁”的拍摄地“易水湖”更是风光旖旎,被称为“小桂林”。

易县古称易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北福地史前遗址”,使易县可考证的人类历史上溯到多年前。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有有易氏部落定居在易水流域。公元前年,燕国即以下都为都城。隋开皇元年(年)建州,十六年(年)置县,迄今已有多年。年12月通过专家组的验收,列入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名录。

易县地处太行山北段东麓,距北京公里,天津公里,石家庄公里,处于京津保金三角地带,区位优越。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6万,森林覆盖率达到43%以上。境内有5条河流、17座水库,气候、生态良好。易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神奇的大自然为易县创造了众多的秀丽河山,悠久的历史为易县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于县内星罗棋布。目前,仅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7处,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一处(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各一处(狼牙山、千佛山),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处(狼牙山)。紫荆关负山阻河,是军事建筑和自然风景结合的经典之作。千古绝唱荆轲塔、千古之谜人头坑、千年佳话黄金台、千年不朽道德经幢均显示了易县厚重的文化积淀。易县境内的“易水湖”,被称为“小桂林”,也就是“赤壁”的拍摄地。

狼牙山,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令人头晕目眩: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但“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令人胆战心惊。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浃之雾飘渺神奇莫测。狼牙山风光倚丽,“狼牙竞秀”为古燕都古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之称。山上既有流泉飞瀑,苍松翠柏、红玛瑙溶洞,又有石棋盘,老君堂等历史遗迹。尤其是巍然矗立的棋盘坨顶峰的五勇士纪念塔,高大雄伟。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闻名于世。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

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狼牙山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因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米。登高远眺,可见千峰万岭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跌宕。

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境内。因其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为易州十景之一“狼牙竞秀”,亦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河北省省级森林公园。1941年8月,我某部六班战士胡德林、宋学义,胡福才在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的带领下,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把侵华日军牵制在狼牙山上,终因弹尽粮绝,相继跳崖的英雄壮举,闻名中外。为纪念“狼牙山五壮士”英勇献身的精神,建塔纪念,聂荣致元帅亲笔题写“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该塔底层有五勇士头像浮雕。塔内有钢梯直通塔顶,上塔顶凉亭俯瞰,千峰竞立,浮云缭绕,狼牙山雄姿尽收眼底。游人至此,瞻仰当年五勇士英勇杀敌和舍身跳崖之处,缅怀勇士,凭吊英灵,千般感慨,万缕情思,不禁油然而生。

易水湖,位于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是50年代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易水湖水质清澈纯净,周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可因与漓江风光相媲美,被称为“北方小桂林”。大型古装战争戏“赤壁”外景地即在此。

易县易水湖(安格庄水库)位于易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上连“拒马奔涛”,下启“易水寒流”,南望“郎山竞秀”,北界“云蒙叠翠”。是年利用四周高耸的山势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湖面27平方公里,容量为3.96亿立方米,最深处达48.5米,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易水湖山雄奇险峻,占尽山川之妙,易水湖水清纯柔美,秀色可餐。易水湖是生态旅游的绝妙之地。这里可划船、冲浪、游泳、垂钓、自捕自钓自食天然鱼、虾、蟹。可度假休闲。民间游、可体味易水湖人民的纯朴、热情、憨厚、好客,享受北方风情游的山村野趣。易水湖山水之美,美不胜收,其景区内景点甚多,可谓景中有景。景区内共有景点11处。

1、小桂林从易水湖的金龟码头登船一直向南,映入眼帘的是悬崖峭壁,勾划出南国风光桂林山水画。山上有仙人洞、仙人桥、仙人桩、仙人渠、仙人脚印、王子帽、流鱼洞(现已被水淹没),登高远眺,整体像一尊睡佛。还有七仙度曹国舅的传说。因此不少游客留下佳句“七仙到此度国舅,南湖山水小桂林。欲知此处风景美,何必千里下江南”。深山深处有磨岩寺、石像把门、龙潭、莲花桥、燕王寨、莲花瓣、群兽石群、跑马梁、白蛇洞等。2、李密山在易水湖北岸孤零的独峰,有棱有角。是李密所建锦荣城旧城墙遗址,现由北京开发商正在修建别具一格的避暑别墅山庄(原锦荣城后护国寺、普照寺旧址处)。传说此山是空的,洞中有李密在这里建城时的藏粮、兵器、金银之处,故此山就叫李密山。3、凤凰山因形似凤凰鸟而得名,是块风水宝地。西汉末的北平候王谭不从王莽之政带王子隐居在山下五公城。隋末西魏王李密带瓦岗军在此山东建都城锦荣城。清朝皇帝康熙五年,后私访曾派大臣预选陵址,并立标记:“头戴紫荆冠(关),脚趾凤凰山,右拄五峰寨,左扶九龙山”背面写:“先立后用”。山上柏树茂密,藤萝倒挂,小路弯延而上,建有观音庙,庙前岩缝中有一株柏树,经多年磨难不死被封为不死柏,民间又称长命柏。此地龙虎夺球,山中有洞,洞中仙女常出没,有“麒麟护美”、“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说。山后花开似锦,鲜艳夺目,沟中有一水井,水可医治眼疾、腹痛。4、不死柏凤凰山半山腰岩平台处有座观音庙。崖缝长一棵柏树(现树干辟去一半),树上挂一口钟,树丫拴许多风铃,风吹铃响,悦耳动听,此柏传说康熙皇帝御封而不死,一棵不死柏,留下一串美丽的故事。5、龙门套自金坡东山至大坝码头统称九龙山,最高峰名王门寨,此山寨王伯当将军住守。山石奇特,千姿百态,有的象石壶、石碗、石凳子,传说是仙人王禅和弟子孙膑南游落脚坐过用过的。有狮子和龙打赌,撞开的山窟窿,满山石岩像呆傻的狮子。后在龙门套侧有一庙观,名月牙庵,凡求亲相爱的青年男女,求月下老人牵红线永结同心,现只有遗址。6、云海烟波从云蒙山升起的云雾到麒麟山口被南风吹散,麒麟山北有雨,山南没雨。南风吹来的雨云过狼牙山即刻下雨,但只能到下铺村北平台,被北面的风顶住。从麒麟山口到平台这段中间地带只有地方雨即龙太子章下的私雨。因此,经常出现南面阳光普照,北边晴空万里,中间哗哗下细雨的现象。是天气预报难以预测的一大自然奇观。7、三洞为邻易水湖山上的洞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洞之间或上下排列,或左右顺序,有一个洞便可寻到其他三个。相传有三个大仙关系好,毗邻居住,子孙繁衍分居后仍效仿祖辈便形成三洞为邻的格局。

8、佛光反照当夕阳西下,晚霞照在燕望寨的黄崖壁上返回的光芒,把小桂林山影映入水中形成倒影,实为壮观,乘船犹如踏山穿行。9、章龙潭小桂林西拐弯处,从磨岩寺东沿山崖根小路穿龙门进龙王庙,沿耳朵眼、手扒天马蹄印到龙潭。龙潭似井不是井,水清见底,四壁是崖称天潭,其景绝妙。人们为感谢龙太子章下私雨在龙门后修一小庙名龙王庙。传说龙太子章被玉皇大帝打下天庭,在威王山下似井的天潭受罪。王母娘娘赐给章三分私雨,润泽一方土地。故易水湖出现北边来雨不过嘴,南边来雨到平台,中间只有章的私雨。这一方人们天旱到龙潭求章下雨,经常会出中间下雨南北晴的奇观。10、磨岩寺龙潭西侧是磨岩寺旧址,背靠山岩石壁,前面是明净的湖水。湖中心有一座圆形孤峰山似磨荸荠,人称磨盘荸荠。11、威王山磨岩寺的后山,便是威王山。主峰分为单寨、双寨。三面有水。传说程咬金曾在寨顶居住过。寨下有大辙峪、小辙峪。在大辙峪石板上还留有马蹄印。登寨顶似脚蹬莲花,在群山怀抱中,如众星捧月,又如水泊梁山。南眺狼牙山群峰,峰似狼牙入云端;东观云蒙山下清西陵松林黄瓦,易水河灌渠似巨龙蜿蜒而去;北望紫荆雄关天河水倾泻而下汇入龙湖;西看几百里太行河山尽收眼底。确有“会当威王顶,一览群山小”的意境。年,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大型电影《赤壁》将易水湖做为主要外景拍摄基地。给美丽的易水湖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景观。

清西陵,位于易县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是清朝3处皇帝陵墓群之一。陵区内有泰陵、昌陵、慕陵、崇陵4座帝陵,是清朝四个皇帝陵、三个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园寝的陵墓群,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西陵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宫殿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

印象易州评论功能已开通,如您对内容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发表评论。

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