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芪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m.39.net/pf/a_4712920.html

年12月15日,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具有狼牙山情怀的一行人,在北京西北部某军休所,拜访八路军老战士,晋察冀老兵——赵芬前辈,这是近日的第二次。

来者大多数的父母或祖辈,或曾在狼牙山战斗,或生长在太行山脉易水河畔,都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炮火洗礼,对狼牙山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深情怀。

年12月15日后代们与赵芬老妈妈

12月1日后代们与赵芬老妈妈,背景是史进前、赵芬两位前辈的书画作品。

赵芬老妈妈从小参加儿童团,又参加妇救会,年加入八路军的战线剧社,第三医院,开始了战场上的救死扶伤工作。如今她老人家91高龄,精神矍烁,耳聪目明,有人说看起来像60多岁。她穿一件大红色背心,胸前佩戴着她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半个月前发的“八路军老战士荣誉章”。

老妈妈思维清晰,记忆力强,与大家愉快畅聊,在翻看《刘峰抗日战争摄影作品集》时,老妈妈指认曾经的战友。

赵芬老妈妈看《刘峰抗日战争摄影作品集》

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的李芳馆长和李媛英从易县赶到北京,她们专程拜访曾经在易县战斗过的赵奶奶。她说:当年敌人“扫荡”时,晋察冀一分区卫生部的几个卫生所都隐藏在山沟里,伤员们住过的山洞有的现在还在。

张冬柏,能讲许多父辈的故事,被大家尊称为“脑库”。其父张杰是晋察冀一分区卫生部部长,母亲张荣志“白求恩学校”毕业后是军医。

王永革,父亲王道建,是白求恩的得力助手。他风趣幽默,多才多艺,利用休息时间,制作“药驮子”,即当年白求恩发明制作的马背上驮着的医药驮子。已经制作好两个,都赠送给纪念馆。他热心推广节水装置,与哥哥王贺新共同研究发明的专利产品(实用新型)被许多商家和家庭使用。

秦燕,新版3D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导演,父亲史文炽前辈执导了故事书《狼牙山五壮士》。她继承父亲的遗志,做英雄的捍卫者,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高红鹰(左)的父亲高粮前辈是易县人,在晋察冀一分区先任摄影记者,之后带领部队做政治工作,解放后《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李一品和赵奶奶合影留念。他的姥爷、姥姥李延山和陈阵夫妇,都是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到八路军的队伍,一直战斗在太行山脉。

史小刚,一直致力于弘扬长征文化。他热情招待大家并赠送父亲的墨宝——精美图集《史进前将军墨迹》和《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史进前将军百年诞辰纪念》一书,还有姐夫陈虎编著的电视报告文学《长征日记》。

最后全家做陪共进晚宴,品尝美味佳肴。把酒畅欢,共抒情怀,以弘扬前辈精神,宣传革命英雄,传承红色文为共同使命。

来源:「晋察冀后代联谊会」;值班编辑:陈龙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