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战士们被敌人逼到绝境时,仍坚持不投降,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斗争到底。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过我们或许也会疑惑,壮士们跳崖后,是否还有幸存者,活下来的人之后又怎么样了呢?
01搜查英雄
我军相关部队在得知五位壮士英勇就义后,非常重视他们的存活情况。军队负责人分别派出几拨人去到山下搜寻,希望可以找到幸存者。并且安排好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尽一切可能救活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搜救人员找到了两位挂在树杈上,奄奄一息的战士。
经过一系列抢救,两个英雄靠着顽强的意志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从手术室出来的医生累到筋疲力尽,他们说从来没遇见生命力如此顽强的人。我们医生尽管尽了全力,但战士们的意志就是奇迹。
02葛振林
幸存者之一叫作葛振林,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一直就是一个不怕牺牲,能打硬仗的人。早些时候,敌人炮火压制,我方战力迟迟无法攻上,葛振林非常焦急,害怕拖延战机的他向领导提出自己带队突击的想法。他说与其等着,不如拼一把,就算自己牺牲了,就当为革命事业做贡献了。领导听完,非常感动,在仔细考虑后同意了葛振林的请求。
于是葛振林带着几名战士,绕道迂回至敌人后方,趁其不备向对方开火,打的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此时正面部队开始发动猛烈进攻,前方战士一鼓作气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而在此次的狼牙山战役中,葛振林已经是一名副班长了。他再一次挺身而出,冲在了最前面。然而敌人装备优良,人员众多,葛振林他们哪怕扛住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终究无法突出重围,被逼到绝路。
退一步变成俘虏,前进一步就会失去生命,葛振林他们选择跳崖明志。幸运的是,山下的树杈接住了他和宋学义。但当时两个人浑身都是伤,早就晕死在那了。在医院养伤期间,葛振林非常关心自己日后还能不能再上战场。他说自己捡回来一条命,以后要带着其余3个兄弟的使命去战斗。
但部队领导觉得他伤势过重,要求他养好伤就退伍到地方。但葛振林坚持要继续战斗,想要再为革命做些贡献。领导感动于他对革命的赤诚,同意他伤好后归队。新中国成立后,葛振林转业到了地方,他在湖南开始了新的生活。葛振林被分配到了教育口,在那里他继续保持奋斗,工作尽职尽责,直到退休。
03宋学义
另一个幸存者,名叫宋学义,他没有葛振林幸运,伤势非常严重。在抢救过程中几次没有心跳,几乎下不来手术台。但部队领导坚持救助宋学义,医院继续抢救。好在有惊无险,医生在生死线上将宋学义拉了回来。医院看望他时,宋学义和葛振林一样,要求回到部队继续参加战斗。
但宋学义的身体并不允许,他的腰部无法大幅度移动,行动受限,根本不能参与战斗。所以部队领导将宋学义派到了河北,开展农民运动。宋学义很快就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召农民们参加革命,组织了一批斗志昂扬的青年。后来宋学义成为了党支部书记,并将精力投入到民兵队伍的建设上。因其曾当过兵,颇有操练经验,所以为部队提供了一大批专业素养出众的民兵。
解放后宋学义作为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幸存者,应有关部门邀请,在全国各地开展红色讲座,向大家介绍他们五个人当时的想法。这段期间,宋学义的腰伤开始频繁发作,常常痛到直不起腰来,以至于53岁时就不幸去世。
如今国家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五位壮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的壮丽诗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