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合辽沈战役作战的日子里
杨成武
在东北野战军举行辽沈战役期间,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适时地分兵,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相互策应,对傅作义集团实行箝制作战,先是出击冀热察,继而进行察绥战役,搞得傅作义顾东顾不了西,疲于应付,使其不能大量抽兵增援东北,胜利完成了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的任务。
(一)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席的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全局在胸,在指挥东北野战军即将揭开辽沈决战序幕的当口,适时地给华北部队下达了相应的作战指示。为了实现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设想,中央军委多次致电东北野战军以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同时,为使东北野战军在北宁线作战时免受卫立煌、傅作义两集团夹击的威胁,年7月23日,中央军委致电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治委员薄一波,要求立即以第1纵队全部、第2纵队和第6纵队各两个旅组成西进兵团(即第3兵团)“担负向绥远作战之任务”,首先“相机夺取归绥(今呼和浩特)。尔后,相机向包头、五原、临河地区攻击,占领整个绥西产粮区;或向归绥以东机动,吸引傅作义至少以一个军西援,以利东面之作战”并决定西进兵团由我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直接受军委指挥。
年7月31日,我们刚结束保北战役不久,止准备组织部队攻打保定,突然接到军区转军委的指示,要我们立即收兵到易县、沫源、狼牙山地区进行集训;并要我马上赶到华北军区,随同聂荣臻司令员到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去接受新的任务。
8月2日,我赶到华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平山县烟堡村,见到聂司令员。他告诉我,现在我军准备在东北同敌人进行决战,中央军委要求我们将华北的敌主力部队拖住,积极配合东北作战
他说“主席找咱们一起去谈。”
听了聂司令员的话,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从年7月蒋介石发动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以来,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经过艰苦草绝的斗争,两年内打退了蒋介石数百万军队的进攻,消灭了他大量有生力量,不仅保存了解放区的基本区域,并且转入了战略进攻现在,中央军委决定首先在东北进行战略决战,将东北之敌全歼于东北境内,迅速解放全东北。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形势啊!
翌日上午,我和聂司令员骑马沿滹沱河北上,到达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山村,有上百户人家我们赶到党中央所在地,周恩来副主席首先接见了我们。他说:“下午3点,毛主席和书记处的同志跟你们一块谈”
下午,周副主席带着聂司令员和我准时来到毛泽东同志的住处。
那是一处跟瓜棚一样简陋的棚屋。
我们走进棚屋,只见正中放一张高腿旧八仙桌,四面摆着4条长凳。毛主席坐在靠里面的一边,左边是朱德总司令,右边是刘少奇、任弼时同志从开着的通往平房的门,还可以看到里面用条凳搭的木板床,上面摆着被子,墙上挂着草帽,旁边立着一个简易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这就是毛主席的卧室。
毛泽东同志非常热情,让我们坐下后,亲自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茶,然后拿起一份电报,说:“你们先看看”
聂司令员接过电报,看完后递给我。这是年7月22日中央军委发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转告东北局的一份电报,批准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的建议,认为他们的建议符合军委的既定方针。接着,毛主席又将另一份电报递给我们。
这是3天前中央军委对东北野战军作战计划的复电。电报明确指出,东北野战军应当首先考虑攻打锦州和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进军与傅作义的军队作战。
读完两份电报,我明白了,今天中央领导同志召我们来,赋予的使命与东北野战军的一次重大战役—夺取锦州有关。年8月和年10月,我们晋察冀军区曾两次支援东北,特别是年东北野战军实施夏季攻势时,我们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配合东北作战,不使敌人向东北增援”,出兵青沧,威胁天津,拖住关内敌人的情况,深深感到东北与华北唇齿相依。从内战一开始,就彼此支援,相互呼应。使我联想到今年4月间,我奉命从平绥前线赶到华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
当晚,毛泽东同志就同聂司令员和我,还有赵尔陆参谋长,谈了全国的军事形势和今后战略方针的设想。当时,他说,抗日战争要慢,解放战争要快。抗日战争的慢,是打持久战,就是为了积聚力量,壮大自己,消耗敌人。而解放战争的快,就是像我们这两年所进行的,一仗接着一仗,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不给敌人以喘息、补充的时间,接连不断地吃掉敌人。毛主席还说,解放战争已经转入到一个新的进攻阶段了。南线,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过陇海路陈、粟大军转入鲁西南和豫皖苏边区。陈、谢大军也渡过黄河,进入豫西。北线,东北我军从去年夏季攻势以后即转入反攻,经过秋、冬季攻势,东北敌人被孤立在长春、沈阳、锦州陕北我军在沙家店消灭敌整编第36师以后,也转入了反攻。
晋察冀我军取得正太战役、青沧战役和大清河北战役的胜利后,又取得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的胜利,也转入了反攻。如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就全国来说,东北的形势对我们最为有利。
接着,毛主席站起来,伸出两个指头,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晋察冀野战军6个纵队,拟组成华北野战军第2、第3两个兵团以3纵、4纵和2纵的1个旅组成第2兵团,并统一指挥冀热察的地方部队,由杨得志同志任司令员,罗瑞卿同志任政委,耿随同志任参谋长。以1纵,6纵和2纵的两个旅组成第3兵团,并统一指挥姚品的晋绥8纵和乌兰夫的两个骑兵师以及晋西地区的地方部队和北岳地区的地方部队一部,由杨成武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李天焕同志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毛主席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一口,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央军委计划在东北、华北和华东进行大规模歼灭战,突破口选在东北争取首先解决东北,再解决华北.在将东北之敌全歼于东北境内的时候,华北野战军要全力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
主席讲完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后对我说:你们第3兵团准备进军绥远,抄傅作义的老窝,开辟新的战场,配合东北的作战。绥远为傅作义所必救。你们不但要占领绥远,还要经营绥远,把傅部的主力拖在平绥线,调动他们向归绥转移,使华北的敌人不出关、少出关与此同时,第2兵团出击冀东,以一部在承德、北平配合东北作战,另一部在北平、张家口一线配合你们3兵团作战;徐向前、周士第的第1兵团仍在山西作战,对付阎锡山这样,就可以保证东北我军作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说到这里,看了看我们,问道你们20天内完成一切准备,怎么样?有没有困难?有什么要求?
我脱口回答:“没有困难,保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毛主席笑了笑,说:“不对,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他一一作了分析,指出:绥远是傅作义的老窝,他在那里经营了20来年.国民党反动派搞了很多欺骗宣传,那里的群众对共产党对解放军还不太了解,特别是那里的粮食相当紧张,征粮不是一般的困难,供给到前线也很不容易。傅作义的政策是“兔子不吃窝边草”,他搞坚壁清野.平绥线孙兰峰兵团和董其武部都是傅作义的嫡系,战斗也可能很不顺手。这些困难都摆在你的面前。当然,最大的困难还是粮食问题。
毛主席接着对我说:这可不同于毛儿盖过草地,那时你带1个团,不过人。现在是个兵团,4个纵队,还有骑兵师、地方武装、上万的民工。10多万人都要屹饭呀,能说什么困难也没有?
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是毛泽东同志一贯的思想。现在,他把困难摆得这么具体,间题点得这么透彻,我们很受教育,很受感动毛泽东同志为使我们对困难有足够的重视,又对我们讲傅作义一辈子只经营了两个兵团,这是他的全部老本.你要消灭它,他一定要和你拼。讲到这里,他郑重地说:“成武啊,你们到绥远要站住脚,就得准备饿3天肚子,吃两天草哩”
少奇同志插话说:“要准备饿4天肚子,吃3天草”
毛泽东同志接着说:总之,你们必须把困难想够,想透,最大的困难充其量有多大,统统摆出来,同全体指战员一条一条地讲清楚,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有了充分的精神准备,遇到困难就吓不倒。你们回去后开一个团以上干部会,请聂荣臻同志去讲一次话,困难可以讲10条,甚至12条,有利条件最多讲5条。要知道,你们把傅作义的嫡系孙兰峰兵团和董其武部拖在平绥线以及张家口以西地区,也就等于把华北的中央军拖住了。因为傅作义虽然当了华北5省“剿匪”总司令,但是他决不会丢掉自己的地盘,丢下自己的嫡系,而把中央军派到关外去支援卫立煌的。抓住他的这个特点,东北在那里打华北在这里牵,就可以实现中央的计划你们是间接地参加东北的作战。
毛主席说到这里,转向周副主席说你交代薄一波同志,给他们10万现洋,让他们背着,揭不开锅的时候,就用它买粮食。
周副主席点了点头,说:“好吧,我立即通知薄一波同志,叫他们着手筹划这笔款子”
接着,周副主席说,解决粮食困难,除了靠现洋,另一个办法是,晋西北、晋察冀组织支前部队支援你们,组织地方工作团到绥远发动群众,还可以带一批支前民工、担架队。
毛泽东同志继续说:你们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首战必胜。第一仗必须打好,你们可以用两个纵队,以6比1的兵力首先歼灭集宁那个师,占领集宁城后,各个纵队以归绥为目标,由东向西进军,占领卓资山、凉城、包头。打好集宁、包头这两仗至关重要。
“包头是个工业区,”周副主席又插话说,“占领了以后,可以堵击马鸿逛、马鸿宾的部队向东增援”
毛主席说:第二点,你们必须严格执行俘虏政策。不论俘虏的是他们的军官还是士兵,一律优待,愿去者赠送路费,愿留者欢迎参加解放军。让俘虏帮我们做瓦解敌军的工作。
“这一条,你们要特别注意,”朱总司令说,“傅作义占领我们张家口时欺骗他的部队,说你们要守住张家口,要打到底,不然的话,当了共产党的俘虏就会被杀掉,一个也留不下。这次你们去了,要和过去一样,切实做到缴枪不杀,不搜俘虏腰包,用我们的行动揭穿敌人的欺骗宣传。”
毛主席说:第三点,你们还要注意放手发动群众,把群众工作做好.要宣传我军的政策、我军的主张,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帮助群众治病、挑水、扫院子,让群众知道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来帮助他们解放的。
“这一点很重要,每占领一个地方,都要这样做,要很快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支援部队作战”少奇同志说,“在包头还要注意严格执行党的工商业政策。”
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也不时插话,给我们作了许多很重要的指示,连战士御寒的棉衣、行军走路的鞋子、行进中的隐蔽、部队宿营和争取战役的突然性等具体问题,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尤其是他们谈到进军绥远,端傅作义的老窝,把关内的敌人拖住,与东北决战的关系,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东北、华北是一盘棋。毛主席指挥3兵团进军绥远,就是要把傅作义的注意力引向平绥线,将蒋、傅主力抑留于华北。这不仅是积极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也是为下步解决华北的敌人创造条件。
这天晚上,聂司令员和我共住一间房子。我们两人把中央领导同志作的指示仔细回忆了一遍,并逐一作了研究。
我想,这次任务重大,第3兵团没有副司令员,又没有参谋长,司令员和政委的职务,最好由两人分担李井泉同志是晋西北的书记,有很丰富的作战指挥、政治工作、地方工作经验,地方工作团和繁重的支前工作也都得靠他。于是,我向聂司令员提议,请李井泉同志来当政委。聂司令员同意我的意见。
就在这天深夜,中央军委向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领导人发出通报“本日杨成武来中央面商向绥远行动问题杨部(8个旅)本月20日左右可完成一切准备,拟待你们在锦榆作战业已开始,杨得志、罗瑞卿任务确定(或者包围承德,或者包围唐山)并开始行动吸引傅作义主力向北或向东之时,即由涞源附近以20天行程,主力到达归绥附近,攻击归绥,一部袭取集宁、兴和,以配合你们之作战”。
第2天,聂司令员向周副主席汇报了头天晚上我们研究的情况,并说:“成武建议,请李井泉同志担任兵团政委,我认为很好。”
周副主席表示同意,说要报告主席。于是,他带着我们又到主席办公的那间棚屋,向主席作了汇报,并谈了我建议请李井泉同志任政委的意见。毛主席当即表示赞同:就这么办,马上下命令。要李井泉同志在朔县等3兵团部队。
临走前,毛主席又加拨给我们一批布匹,以备饿肚子时换粮食吃
(二)
8月5日,我们回到华北军区司令部。聂司令员指示找向军区领导汇报在中央接受任务的情况于是,我向薄一波政委、滕代远副司令员、赵尔陆参谋长和政治部副主任蔡树藩等领导同志作了详细汇报。
第2天,我回到兵团司令部所在地狼牙山东麓易县的远台村,和李天焕副政委商量并着手各项准备工作。
4天以后,聂司令员来到远台村参加我们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
当时,到会的有1纵司令员唐延杰、政委旷伏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副参谋长刘苏2纵司令员陈正湘、政委李志民、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韩伟、政治部主任刘国梁、副参谋长赵冠英,6纵司令员文年生、政委向仲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肖新槐、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紫峰、副参谋长宋学飞,1旅旅长曾美、政委丁莱夫,2旅旅长成少甫、政委钟炳昌,3旅旅长张开荆、政委黄连秋,5旅旅长马龙、政委李水清,6旅旅长盛治华、政委钟华龙,16旅旅长廖鼎祥、政委李斌,17旅旅长徐德操、政委李志远,18旅旅长罗文坊、政委严庆提,还有各团团长、政委和司政后机关的各部部长、科长、主任等。(当时晋绥第8纵队在晋西北,内蒙的两个骑兵师在察北和内蒙,这两部分部队的干部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这是第3兵团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聚会,会场设在一个帐篷里。
聂司令员在会上作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第3兵团进军绥远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的报告。他讲了毛泽东同志亲自决定的这一战役行动对东北我军作战的重要意义,讲了作战部署,并对部队提出了要求。这个报告,极大地鼓舞了与会同志的斗志。大家情绪激昂,异常兴奋。接着,我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提出兵团的作战计划。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坚决完成任务。会后,各纵队又召开了誓师大会,进行了思想动员随之,进军绥远的战斗准备和战前练兵,便紧张而有秩序地在各部队全面展开。
秋季,狼牙山区红叶烂漫,层层梯田满是成熟的高粱、谷子,一派丰收景象按照部署,我们派出先遣支队为大部队入绥打前站;主力则于8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从易县、徕源地区出发,分两路向雁北开进。
我们兵团司令部从远台村出发,经紫荆关、沫源、灵丘、平型关、繁峙、雁门关、金沙滩,于第7天到达朔县米西马庄,与李井泉率领的工作团和晋绥8纵的领导干部姚PP等会合。主力同时抵朔县、山阴、代县地区集结这时,先遣支队司令员赵冠英依照约定的时间前来汇报侦察情况。
从先遣支队祯察获得的情报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这时,绥远之敌有1个军3个师及2个骑兵旅,加保安部队共计五六万人。敌军的部署是以独立第7师率第20,21团及暂编第2师师直、保安第5团守卫归绥;暂编第2师第1团守包头;整编骑兵第12旅和保安第1团守集宁;独立第7师第19团、保安第2团守丰镇;暂编第2师第3团守田家镇;保安第3团守凉城;暂编第2师第1团守和林;整编骑兵第13旅守萨拉齐、察素齐、毕克齐;暂编第5师守孔家庄、西湾堡,保警队、独立骑兵团等守各旗王府。敌整个绥远后方非常空虚。
9月4日,我们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继续向绥远进发,各纵队分别向集宁、归绥展开。
为了隐蔽行动,部队指战员昼宿夜行,顶着秋风,负重七八十斤,长途跋涉。
不少同志脚上打起了泡,肩上磨出了血,仍勇往直前绥远境内村落稀少,宿营困难,为了不惊动群众,部队多在屋檐下、门洞内、矮墙边、草堆里甚至街头过夜。连队还利用行军间隙帮助群众收割庄稼、打扫院子、挑水、推磨,向群众宣传我党政策。他们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使沿途群众打消了由于敌人欺骗宣传所造成的种种疑惧。就这样,我党我军的各项政策和优良传统,像春风一样吹拂着寒冷的塞北大地,温暖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与此同时,各部队想了很多办法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许多部队用毛主席批给我们的银元、布匹与当地群众换取小米、土豆、牛羊肉和一些蔬菜,为部队解决吃的问题起了很大作用一路上李井泉政委带来的地方工作团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踊跃支前,本着买卖公平的原则,鼓励当地群众有粮卖粮,有肉卖肉,从而基本上保证了部队的供应,使我们能大踏步的向绥远腹地挺进。
为配合东北作战并掩护我们第3兵团的行动,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杨得志、罗瑞卿同志指挥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于9月8日发起平绥东段战役。他们首先攻克三河,直指密云、通县,尔后将敌诱至平北山区汤河口、宝山寺一带,继而破坏平承铁路,占领怀柔、延庆等地,造成威胁北平的态势,吸引傅作义部10个师猾集于北平周围。
与此同时,冀东军区所属部队在北宁线两侧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拔据点、炸桥梁、破铁路、割电线的破袭战,以切断华北敌人与东北敌人的联系。
9月12日,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东北野战军集中12个纵队和I个炮兵纵队,连同各独立师共70余万人,以北宁线作战为主,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帷幕。
(三)
为配合东北我军进行战略决战,华北野战军各部队频繁出击9月23日夜,我们第3兵团分兵5路,在大同东西两侧展开,在晋绥军区部队配合下,向傅作义长期经营的战略后方—绥远,发起了战役进攻。
24日,攻占绥东的丰镇城及其东北的隆盛庄。
25日,相继攻克归绥东南的凉城及和林格尔。
26日,攻克绥远南部的清水河。
3天之内,连克5城,歼敌余人,控制平绥路余公里,使大同陷于孤立。
同时,我们指挥晋绥8纵,1纵2旅和骑兵旅包围了集宁城。并相继占领集宁外围的卧龙山、老虎山,并于27日11时拿下集宁,全歼敌整编骑兵第12旅和保安第6团。这是我们进军绥远取得的第一个较大的胜利。
战至27日,我们第3兵团在晋绥军区地方部队配合下,以破竹之势,连克集宁、丰镇、凉城、和林、清水河等城镇,歼敌。余人,解放了绥东、绥南广大地区,控制了平绥路丰镇至白塔段铁路,直逼归绥城。我们的这一行动,不仅使傅作义恐慌,使蒋介石吃惊,就连蒋介石的主子美帝国主义也感到事态严重。美国通讯社惊呼这是一个“纹杀性的进攻”。
傅作义见“后院失火”,感到“老窝”朝不保夕,便于9月24日亲飞归绥,调兵遣将,令其摘系第孙军、第军、新编骑兵第4师等步、骑9个师2个旅,从北平、张家口地区星夜西援。
28日,傅作义的骑兵第11,12旅进到集宁东北的马连渠、玫瑰营子地区;第35军和交通警察第13总队进到兴和、台基庙地区;新编骑兵第4师抵达隆盛庄、兴和地区.....…
当傅作义主力西调,云集绥东之际,东北野战军正在部署攻打锦州之敌。9月29日,我们接到中央军委转来的通报,即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军委称“我们攻锦州的兵力,共5个纵队又两个最强的师及炮兵与大小坦克15辆.........…”,“锦州是敌弱而又要害之处,故沈敌必大举增援……故此次锦州战役,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可能造成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
消息传来,令人欣慰。因为我们华北野战军牵着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往西来,傅作义就不可能再派出大量兵力增援东北。这样,就可以保障东北野战军胜利地进行战略决战.
然而,我们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的压力增大了鉴于敌众我寡,中央军委指示我们3兵团主力东移先行打援。于是,我们留下6纵18旅和晋绥地方部队继续在绥东绥南地区与敌周旋;命令晋绥8纵于9月30日撤出集宁,转到官村以南地区监视敌人;兵团主力3个纵队则于28日向绥东急进.
30日晚,敌第35军师进占集宁翌日,敌先头部队整编骑兵第5、第11、第12旅继续西进,到达八苏木、十八台、官村一线。
10月3日,我们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主力,经过昼夜兼程,抵达丰镇以西、以北,卓资山以东、以南地区准备打援。
在此期间,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为了调动西援之敌,向平承铁路和平绥铁路东段展开进攻,胜利的捷报不断传来:
9月27日晚;4纵攻占北平以东的燕郊、白庙,歼灭保安第38团一部。28日冀热察军区独立第7师攻克赵川堡,歼敌余人。3纵连续破击新保安至康庄的铁路,并于贾家营、贾家湾与敌激战,将敌暂编第30师两个团全歼,活捉敌副师长.10月2日,冀热察军区部队连克崇礼、尚义两座县城在这种攻势面前,傅作义部忙把第16军主力由平承铁路增调怀来,又把第军和暂编第11师由张家口、宣化东调,同时令第35军、新编骑兵第4师由绥东回援张家口、柴沟堡、宣化,以填补张家口防区的空虚。
为了吸引西援敌人主力再向东调,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集中主力向北平、张家口间的铁路线进行破击:3纵破击怀来、宣化段,4纵等部破击怀来、南口段,第12旅破击南口、昌平段,并扫除沿线敌据点。9日晚,3纵7旅攻占沙城,歼灭守敌。4纵同日攻击西拨子、岔道、青龙桥、八达岭诸点。尔后一连三夜破坏铁路,使平张铁路陷于瘫痪。
在这种形势下,傅作义部疲于应付,自东西两面调兵,企图恢复中断了的平绥铁路线。敌在集宁地区只剩下整编骑兵第5、第1认第11旅。
我们当即在丰镇召开兵团前线委员会,分析了全国的形势,认为:中央军委要求我们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在解放战争第3年中歼灭敌6个正规旅,并把绥远变成解放区,这是从实际出发的。全国各地的空前大捷,为我们华北第3兵团完成这一任务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发动绥远人民,组织绥远人民建立根据地,以人民群众为靠山,完成这一任务是有把握的为此,我们要求各级干部坚决执行命令,发扬清风店、石家庄打大歼灭战的战斗作风,力求在运动中歼敌,同时注重阵地攻坚,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兵团前委会结束后,为了调动敌人,我们留下晋绥8纵和北岳军区(司令员王平、政委赵振声)的部队在兴和、张北和张家口以西地区与敌周旋,主力部队则于10月11日向绥西、绥北进军,横扫塞外。
这时天已转寒,下起鹅毛大雪,夜间温度为零下20多摄氏度,行军中人在马上冷得坐不住,战士戴着口罩,眉毛上都结了冰霜,但指战员们情绪都很高。尤其是内蒙的骑兵11师和骑兵16师,原先在塞北地区和平绥线牵制敌人时打得很出色,如内蒙骑兵16师协同友军攻打高山堡一仗,俘敌余人,迫使敌1个骑兵旅溃逃,这回这两个师配合兄弟部队沿大青山向绥北发动进攻,打得更是英勇,解放了绥北的许多地区。
10月13日,即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市区发起总攻击的前一天,直至23日,我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主力继续向绥南、绥西、绥北挺进,先后解放陶林、乌兰花、武川、三道营、旗下营、陶十齐、台格木、毕克齐、托克托、萨拉齐、察素齐、陶思浩、波尔泌、包头等地,并向包头以西追出多公里,将弃城西逃的敌新编第11旅第1团全歼。
包头解放的当天,我们就地召集群众大会,约法三章,安定民心,宣布我党的城市政策。由于部队严格地执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我党的各项政策,第2天,包头就照常开市,供水供电,秩序井然。
正当我们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解放塞北的大片土地,抄了傅作义的老巢时,东北野战军经过苦战,已攻克了锦州,解放了长春,战役开始向第2阶段发展。
然而,部队继续向绥西和绥北的进军,是极为紧张的。因为这一带的敌人都是骑兵,我们徒步追击敌人相当困难,往往我们急行军每小时要走7.6公里到9公里如2纵5旅13团追击固阳的敌人,26小时走了公里,中间只吃了一顿饭,硬是用两条腿追上了敌人的骑兵,将其歼灭就这样,我们于10月底又解放了蟀县窑、百灵庙、四子王旗等地至此,整个绥远除归绥、五原地区外,全部解放。
尔后,我们又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组织人民武装进行剿匪。群众打消顾虑后,便主动和我们接触,用粮食换布、换银元。我们最困难的粮食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接着,我们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主力又向东转,于11月初再围归绥,积极准备攻占归绥城。
11月2日,东北野战军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我们华北第2,第3兵团也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籍制华北敌军,在战略上配合东野作战的任务。
辽沈战役后,敌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面临着东北、华北我军联合打击的威胁,已成惊弓之鸟。中央军委为将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华北就地歼灭,不使其南逃或西窜,决定调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与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共万人,发起平津战役。于是,我们奉命撤围归绥,到丰镇、集宁、卓资山地区集结到丰镇后,我们又陆续接到中央军委命令,说东北先遣部队已进到古北口、喜峰口,要3兵团立即包围张家口、宣化及其外围,切断平、张和张、宣之间的联系,再切断绥远与张家口的联系。要李井泉率姚品8纵留在绥远,继续发动群众,牵制归绥之敌;要杨成武率主力3个纵队立即东进,包围张家口。至此,察绥战役告一段落.此役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和第3兵团在察绥两个方向上互相配合,共歼敌2余人。
华北野战军为配合东北我军作战,从5月中旬起,就在冀、热、察、绥地区,对国民党军展开了历时6个月的进攻战役,歼敌余人,解放县城40余座,其中包括绥远的工业城市包头,绥东重镇集宁、百灵庙等。华北第2、第3兵团在东至渤海边,西至五加河的余公里的战线上,实行高度的机动作战,连续进行4个战投,调动华北国民党军主力部队7次,使之东西驰行于平绥、平汉、平承、北宁铁路沿线,疲于奔命,无力增援东北,从而实现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关于拖住傅作义部主力不使其出关的战略意图,保障了辽沈战役的胜利,也为平津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后来,在平津战役前线,我和李天焕同志去看望罗荣植政委。他说“辽沈战役的胜利是在华北部队的支援下取得的。倘若没有华北的支援,一旦华北的敌人大量出关,东北的胜利会遇到很大困难。正由于在华北的密切配合下,东北才比较快地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所以说,辽沈战役的胜利,是东北部队和华北部队的共同胜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