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9.html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中国的名片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这万里长城高低起伏,所在处无不山势险峻,作为古代抵御外族侵略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处处留下历史的痕迹。今天一起走进明代内长城灵丘段:木佛台-铜碌崖-七里沟-木家沟-茨沟之旅。

明代内长城灵丘段的前世今生

明王朝建立后,蒙元军队虽败退塞外,但仍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经常南下侵扰明朝北部边境。明朝为加强防御先后用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迄鸭绿江西达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史称外长城。在修筑外长城的同时,又自黄河东岸的偏关东达京师,西北的居庸关修筑了内长城,成为保卫京师的重要屏障。灵丘内长城为山西东段,介于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与外三关(雁门、宁武、偏关。)之间,中有平型关,牛帮口,东属蓟镇之真保镇管辖。

灵丘内长城途经上寨、下关、独峪、白崖台4个乡镇20余个村,基本走向为东从涞源独山城村七亩地进入灵丘上寨镇板屋村,沿山脊向西南延伸,过荞麦茬、狼牙山、转南经狼牙口、龙须台、向西经道八村西北的东台岭折南经下关乡檀山岭、小高石村进入河北阜平县段庄七里沟村、又折西北进入下关乡铜碌崖,向西达木佛台、铁角山、潘家铺、再向西经六沙台村西青羊口进入阜平县磨子口、吴王口以北。又西北进入花塔村东北山折西过独峪河达牛帮口,向西北沿大王梁向北延伸,经繁峙县马跑泉、白崖台乡北柳村、大阳坡、关岭至平型关,向西北进入白崖台乡东跑池南部界山,经马鞍梁刘立沟转西北过灵丘境内的西长安岭,杏清沟折北达上铺西与繁峙县团城口界山进入浑源县。

行程安排

我们是直接包车从北京出发到达河北涞源县的,晚上到达已经十一点多了,因为明天要拼体力所以早早就睡了。行程计划是两天:第一天:达木佛台——铜碌崖——七里沟。第二天:达木家沟—吴王口16号台—茨沟营。途中会经过茨字台长城的茨字6~9号台,14~17和36~37号台。可以有幸得见5方长城敌楼匾额,1方城门匾额,1通长城施工阅视碑。

木佛台“茨字玖号台”

天一亮就早早出发了,先到达木佛台“茨字玖号台”长城的脚下,下面居然有条河,也是惊讶了,一般长城都修在石山上,很少有水源的,这次还没有开始爬长城就先来淌水,也是一大乐趣了。大家踩着河流中央放着的岩石一个个平安走过。这段长城整体上很平缓,沿着山势缓慢向上。敌楼、垛口、箭窗应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的,看起来比较完整。

铜碌崖长城

两个小时后到达铜碌崖长城,随着不断地上升,这里已经很险峻了,可以说是建在了山势最陡峭的哪里,垛口到箭楼有一段距离,箭楼位于一段露出岩石的裸露岩石上,一面邻垭,一面是地势缓和的洼地,上面也是植被茂密。

茨字捌号台

这里的箭楼&城墙,应该是多年没有修缮,箭楼整体上布满了横七竖八的裂缝,有种风雨飘摇的感觉,想想几千年前它挡住了外敌的侵略,经历了金戈铁马的践踏,守护了一方平安,如今已满身伤痕,却毅然不到,这就是民族的魂河精神所在。

七里沟长城“茨字陆号台”

这是一段我们下山经过的,整体上报错完整,修缮的痕迹特别的明显,新立的石碑就能看出来,这应该也算是保护最完整的长城之一了。

木家沟长城

顾名思义,这是一段沿着山沟修建的长城,从防御上来看的话,在沟的一面高峻的地势上修建长城,来防御外患。这里现在是一段景区了,修了新的石板路。一直通到山脚下。

走完两天感慨颇深,长城,它曾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最为激烈的战争往事,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军事史书;它伴随着中华历史0年来的荣辱兴盛,其刚强坚毅的基因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从抵御外敌的坚硬城墙,到长城两边的风土故乡,从金戈铁马到风吹稻香。那些被风吹蚀千年的斑驳遗迹,依旧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