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华北聂荣臻部八路军,一直是侵华日酋冈村宁茨梦寐以求的事。
年夏,冈村宁茨纠集日军80多个步兵大队和伪军采取“铁壁合围”方式“扫荡”八路军。结果,遭到聂荣臻领导的八路军内外线部队的夹击,伤亡惨重。8月23日,日军主力突然转向北岳和平西地区,1.5万多人分三路向晋察冀分局机关包围过来。
在敌合围形成前,聂荣臻率边区党政军机关转移到了阜平西北的马驹石村。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聂荣臻刚下令就地宿营,日军飞机就临空了,扔下炸弹,好几人被炸伤。
空袭过后,聂荣臻铺开地图,寻找突围路线。一个战士急跑进来,报告说:“司令员,敌人要撤退了。”
“你怎么知道敌人要撤退?”聂荣臻吃惊地问。
“你看,这是敌人空投的撤退命令。”
聂荣臻一看,说:“这是冈村宁茨的假把戏。”
然后,他下令队伍南渡沙河,跳到敌人包围圈外去。
沙河河面一里多宽。聂荣臻刚过沙河,就遇到前面因为遇上敌人而退下来的大队伍。他原以为这一带是安全的,想不到敌人已布下了包围圈。
聂荣臻感到形势很严重,立刻下令军区机关掩护他们回渡沙河,向北面的雷堡转移。结果,在去雷堡途中,又遇到向另一个方向转移的边区政府机关几百人也回来了。
他们预定的转移路线也被敌人封锁了。
聂荣臻率领大队伍刚进入雷堡,又被敌机发现,对着上万人的队伍进行轰炸,不少人被炸伤了。
聂荣臻进村不久,侦察员接连跑过来报告:雷堡东面之敌已到柏崖,离雷堡只差10里路;西面之敌已占领20里外的安子岭;北面之敌占领了与雷堡一山之隔的段家庄;南面之敌也布下了两道封锁线。也就是说,他们已被敌人四面合围了!
要是战斗真的打响,上万人的机关队伍肯定不堪一击;要走,如此庞大的队伍,又如何从敌人眼皮底下穿过去?聂荣臻从来没觉得身上的责任如此之重。
如何迅速跳出敌人的“铁壁合围”,聂荣臻在思考突围之策时,身边的军区电台发出与各地联系的滴答滴答的发报声。他猛然大悟:敌机总如此准确地轰炸,是不是通过几部电台的信号判断出了军区首脑机关的位置?!随即,他心中就有了一计,立刻派人把军区司令部侦察科长罗文坊找来,说:“你带一个小分队,到雷堡东面的台峪,把电台支起来。”
原来他要用这个小电台去调动数万敌人,以掩护大队伍转移。
当天,罗文坊就率领一个小分队到台峪,充当“军区机关”去了。
天黑以后,聂荣臻带着上万人的队伍,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一夜之间走出80多里,到达常家渠。然后,他下令军区所有的电台一律停止对外联络。
第二天,敌机果然拼命轰炸台峪,各路敌军也以进攻的战斗队形向着台峪逼近而去。
常家渠两面是高山,只有几户人家隐蔽在山沟里,四面山山相连,道路不熟的人很难进来,连日军飞机也很难发现。聂荣臻下令各个部队和单位分散隐蔽到山沟两侧的巨石下面,不准烧火做饭,不准晾晒,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上万人隐蔽在常家渠的小山沟里。
第三天黄昏,聂荣臻带领大家开始离开。他们向外走了6里路,前哨折回来报告:“敌人一支大部队正迎面开来。”
聂荣臻马上下令:“返回常家渠,继续隐蔽。”
大家回去后,又蹲了一夜又一天。第二天天一黑,又整装出发。走了才半小时,又遇到了敌人。聂荣臻爬到山顶上看了看敌人的动向,再一次下令:“原路返回常家渠。”
第三天,聂荣臻派出几支小分队侦察敌人的行踪,发现有几股敌人白天搜索,晚上又撤回原驻地。于是,决定在夜间敌人撤回驻地以后,悄悄撤出了常家渠。
结果,就这样,他们当晚行动,顺利地跳出了敌人的大包围圈。
跳出包围圈后,聂荣臻通知罗文坊和那个电台小组撤回,并且发出了第一道打击敌人的命令,下令各战斗部队,对“扫荡”之敌进行运动战、伏击战。
后来,聂荣臻谈及此事说:“近十年来,打过许多大仗恶仗,从来没像这一次压力这么大。带着后方机关这么多人,在数万敌人的眼皮底下,我几天几夜都没合眼,时时都捏着一把汗。”
然而,他在常家渠十多天关闭电台,也急坏了延安方面。
在两个多月的反“扫荡”中,晋察冀边区部队先后作战多次,歼敌多人,涌现了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英雄,最后彻底粉碎了冈村宁茨消灭聂荣臻以及他的主力的企图。
10月20日,北平伪电台广播了敌酋冈村宁茨答记者问中以“狮子扑鼠,效力不大”的自嘲:
“共军像老鼠,皇军犹如狮子,狮子力量虽大,但不能捕鼠,要找猫来才行。”
冈村宁茨所说的“猫”,实际上是指汉奸组织。
日军都不行,汉奸自然更不行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