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在河北易县地区抵抗日军的八路军战士被逼上狼牙山,战到最后,只剩下5名战士。
面对日伪军和日军的诱惑,他们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打完子弹后就从山顶之上跳崖,充分展现中华儿女英勇不屈的抵抗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激励着更多的中国人抵抗日寇入侵。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果没有汉奸出卖,不可能出现八路军被逼上狼牙山的情况,更不可能会有后来的五壮士。年,随着一个在北京商人的身份被揭开,凶手也浮出水面。
01北京商人背后的命案
年,一位在铁路工作的老人突然发现,一名在北京经商的商人相当眼熟,总觉得是家里面的亲人,经仔细辨识,才发现那就是表侄儿赵玉昆。
当时的赵玉昆已经面目全非,样貌似乎被什么东西烫伤过,看起来相当丑陋。所以老人观望许久,才发现他的真实身份。
老人认出赵玉昆之后,没有兴奋地上前相认,而是偷偷递给当地政府报告,让他们快速抓人,担心他获知消息后跑路。
被抓住时,赵玉昆依然百般抵赖,认为市政府乱抓人,还耍起地痞流氓的脾气。当老人出现时,他才瘫软在地。那么,赵玉昆做了什么,老人才如此大义灭亲?
原来,他就是在年害死狼牙山五壮士的罪魁祸首。年被抓时,刚好是五壮士牺牲10年的时间(后证实,没有全部牺牲)。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果不害死狼牙山五壮士,赵玉昆便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人。因为他被抓捕的时候,许多前往验明正身者都是北京的干部,而他们以前则是他的同事和认识的人。
正是由于当年的背叛,才让赵玉昆和他们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与结局。为躲避惩罚,他可谓是费尽心思,特别跑到北京小老婆家中躲避,还使用炒豆毁容的方法回避是抓捕。
不过天网恢恢,他最终还是被抓住。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02打着抗日救亡旗号,不断发展土匪势力
自古燕赵出豪侠,不过土匪也很多,赵玉昆出生在河北易县,长大后没有成为豪侠,倒是成了一名土匪。
青少年时期,赵玉昆就身高1.8米左右,怀揣着干出一番事业的梦想,投身于东北军中,成为乱世中的军人。
因身材魁梧、性格生猛,让他在东北军中很快就混出名气和地位,如果没有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他很可能会步步高升。
不过,随着日本人的到来,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后,赵玉昆所在的部队也随之被打散。他没有寻找失散的队友和老部队,而是直接回到老家。
在易县,赵玉昆盯上比较能挣钱的屠夫职业,开始将当兵时积攒下来的资本用于杀猪买卖。
然而,时局动荡之下,吃饭都成问题,吃猪肉更是一种痴心妄想,所以他的猪肉生意包赔不挣,很快就破产。
身材魁梧、手中握有杀猪刀和枪杆子,赵玉昆很快又看出另一条生路,就是将当地的地痞流氓拉扯到一起,组成具有威慑力的地方武力,过上打家劫舍的绿林生活。
战争让越来越多的人破产,许多无路可走的年轻人也被迫走上绿林生活。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后,赵玉昆开始趁机扩充人马,同时更换自身身份,打着“抗日救亡”的旗号自封司令,试图取得官方认可。
而在这一旗号的影响下,他之前恶臭的名声被洗刷,摇身变成抗日爱国者,许多从前线溃败的士兵也慕名前去投靠他。
03被我党召唤,洗心革面做人
表面上看,赵玉昆既收纳溃退的将士,又开始保护地方,同时打着“抗日救亡”的旗号,不过其本质依然是土匪部队。
对抗日,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倒是经常光顾定兴和易县一带的富贵与地主之家,以此来维持军队开支。所以随着他的实力越来越大,当地的有钱人开始人人自危。
其实在当时,赵玉昆仍然保存有炽热的爱国之心,虽然不敢直接与日本人对抗,但态度非常明确,就是站在日本人的对立面,至少还没有头敌叛变的想法。
正是基于这一个特点,我党在积极召集抗日队伍时,认为赵玉昆及其土匪势力对老百姓没有多大的伤害,可以拉拢和整编,经过思想教育后,让其变成为中国打仗的抗日队伍。
年10月,聂元帅以多名精锐士兵组建全国第1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杨成武在年2月带着师独立团进入易县,在狼牙山建立根据地。
正是这一背景之下,赵玉昆被我党号召,率领其部下加入到八路军队伍中,被整编为冀西分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同其他八路军一起抗战。
第三支队可不是小队,其下有两个团,分别为25团和26团,赵玉昆则被任命为司令,当年的自封司令在此得到名正言顺。
如往常一样,我党很快就对第三支队进行思想改造,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唯独司令赵玉昆的思想比较顽固,具备军阀思想和土匪思想,很难一下子剔除。
以其领导下的部队为例,25和26团已经被整编为人民军队,不过在他个人看来,那还是他的部队,必须要姓“赵”。正因如此,才为后来的抗日根据地遭受挫折埋下隐患。
04思想不坚定,最终投敌叛国
进入年,抗日战争陷入对抗阶段,形势相当严峻,无论将士还是普通百姓,日子都非常难过。
百团大战爆发前,彭元帅和左权积极地调动各方力量备战。第三支队的第26团被调到晋缓地区,26团一直听从赵玉昆的个人命令,所以他的内心有一丝不爽快,认为自己已经被架空,而26团即将成为“炮灰”。
不仅26团,25团经过思想改造以后,已经除去身上的土匪之气,彻底成为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让赵玉昆感到“危机四伏”和“完全被架空”。
为保住指挥权,他开始对党和人民动摇,开始萌生离开的念想。而让他最终下决心的,终究还是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八路军中混下去。
八路军同旧军阀和反动军不一样,拥有严明的纪律,参与战斗的目的不是为个人获利,而是为了革命和人民,这让一直过“好生活”的赵玉昆感到痛苦不已。
随着进入年,各类形势让他开始悲观失望,认为抗日战争和人民战争“不可能取得胜利”,坚持下去没有希望。那么,哪一方面更有希望呢?
经过多加思索,赵玉昆没有投靠国民党方面,直接在年清明前后就投向日本人的怀抱,成为令人唾弃的汉奸。临走前,他还带走一少部分忠实的随从者共同投敌叛国。
这一走可不是小事儿,赵玉昆是第三支队的司令,手上握有大量的军事机密,一旦全部透露给日本人,将会对敌后战场和根据地带来严重威胁。
后来的事实证明,赵玉昆叛国以后,抗日根据地的资料的确成为了他向日本人邀功的条件。依照他所给出的信息,日本人于年9月24日拂晓开始展开行动,对狼牙山的根据地进攻。
虽然刚建立起来,但狼牙山已经成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核心之一,因此毫无质疑地就变成被打击重点对象。
主力部队在9月24日当晚就从缺口处突围,只留下少股部队垫后,其中就包括狼牙山五壮士在内。
非常令人可恨的是,赵玉昆将主要信息出卖给日本人的同时,还亲自带着多名日伪军对根据地进行打击,让昔日的战友都死在他的刀口之下。
打到最后,只剩下5名战士。
总结
赵玉昆被抓捕以后,得到应有的惩罚。不过,由于当年他的不坚定和投敌叛变,让我军革命根据地严重地受到影响,部分战士和无辜的百姓被屠杀。而在这些血淋淋的残酷现实之下,居然都是因为赵玉昆的贪生怕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