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国进入抗日战争中期,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年,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这一年,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这一年,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响,日军损失8万余人。这一年,汪伪政府开始推行“清乡”运动,新四军开始反“扫荡”。
而发生在这一年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壮举,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不怕牺牲、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崇高精神。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曾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题的词。以共产党员、班长马宝玉为首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位于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6万多名日军和1万多名伪军,对晋察冀边区发动规模空前的秋季大“扫荡”,企图在短期内摧毁晋察冀根据地。
狼牙山属太行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河北易县的西南方向,包括有棋盘陀、莲花峰在内的5坨36峰。当时,我军数千官兵和数万群众在这里藏身,躲避日军的疯狂“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余人开始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7连留下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及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狼牙山五勇士群雕
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圆满完成任务。正当大家准备循着大部队的转移路线归建时,途径一个岔路口,班长马宝玉停了下来。
副班长葛振林看出了班长的心思,主动说:“班长,你就下决心吧!”看到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副班长也支持自己的想法,马宝玉果断地说:“同志们,转移队伍中,绝大多数是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男女老少,肯定走不快,如果让鬼子跟着咱们追下去,人民群众就危险了。”
3名战士对当地的地形都很熟悉,他们心中也都十分清楚,这个岔路口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山区的纵深,走这条路,会让尾随而来的鬼子威胁到转移中的根据地军民安全;而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这是一个三面绝壁、一面陡坡的孤峰绝地。
面对选择,他们毅然决然地向班长表态:“班长,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就这样,在共产党员马宝玉和葛振林的带领下,他们5个人毫不犹豫地掉过头来,向着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攀去。
为了吸引敌人,5个人还边撤边打,给鬼子造成前面不远就是我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错觉。于是,多名日本鬼子,在一名大佐的率领下,紧追不舍地一步步爬上了陡峭的狼牙山。
以狼牙山五勇士为主题的油画作品
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在击毙击伤90多名日本鬼子后,他们打光了子弹。这时,他们已经退到了棋盘坨。他们就利用险要的地势,用石头抗击日本鬼子的进攻。最后,连山顶的石头也全扔光了。
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当着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日本鬼子的面,砸碎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毅然跳下了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二人跳崖后挂在绝壁的树枝上,幸免于难。
突围脱险的宋学义(左)和葛振林(右)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然而,“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并未结束,在随后的战斗中不断上演,一次又一次撼人心脾。
年12月,在河北省涞水县曹霸岗村。在日军对我根据地发动偷袭时,一个名叫李连山的副排长,奉命率领一个班掩护部队和根据地的民众撤退。
当全班边打边撤,撤到鸡蛋坨时,全班只剩下李连山、王文兴、刘荣奎、宋聚奎、邢贵满5个人了。他们把最后一发子弹打完后,为了不当俘虏,他们毅然跳下了60多米的山崖,全部壮烈牺牲。
位于河北涞水县的鸡蛋坨五勇士纪念碑
年春天,当日本鬼子发动对我晋察冀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春季大扫荡”时,在房山县十渡(今北京市房山区十渡)的老帽山,负责掩护部队主力和民众转移的八路军30多人的一个排,一直打到全排只剩6名战士。
这6名战士也在子弹打光之后,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纵身跳下悬崖,全部壮烈牺牲。而这6名同志,甚至连姓名都没能留下来,他们是被躲在远处山洞中的老百姓看到后,辗转报告给军区的。
为什么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类似钢铁侠那样的超级英雄,因为这样的超级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没有脚踩七彩祥云那样的浪漫,而是像邻家大哥那样朴实无华,仅凭外表真的很难把他们同英雄联系起来。
当血雨腥风的战争来临,无数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生取义,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一次又一次创造着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正如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在得知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后所写的诗那样:北岳狼牙耸,边疆血火红。捐躯全大节,断后竞奇功。畴昔农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战史壮高风。
今日之中国,如他们所愿,硝烟散尽,一片祥和。但是他们的崇高精神已融入今日之军人的血脉,并将永远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火箭军
原标题:《百年百事?这一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