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的小伙伴应该都很熟悉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五位壮士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八路军主力的保存,为抗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而狼牙山五壮士的牺牲,其实是因为八路军有人叛变,将八路军内部大量情报告诉日军,这个人就是赵玉昆。
赵玉昆出生于河北省,老家在易县。在乱世中长大的赵玉昆,自小心里就想当一位为民服务的侠士,于是他便选择参军,在张作霖的部队里实现抱负。但自从日军侵占东北,整个东北三省沦陷,而部队又接到蒋介石的命令不进行反抗,整个军队瞬间瓦解崩溃。离开东北的赵玉昆选择回到老家,找了份工作以维持生计。
他找的工作是卖猪肉的屠夫,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因为赵玉昆身高体壮,又当过兵,当过兵的人精神头都会呈现与旁人不同的气质,而当时整个中国十分混乱,地痞流氓也多。河北易县的地痞流氓知道干不过赵玉昆,干脆认他为大哥。
赵玉昆明显不老实,人一多,便觉得自己可以带着一群小弟,逍遥自在。于是屠夫也不当了,完完全全成了个土匪。等抢到的钱一多,号召力也就更强大了,大量无法维持生计的人们通通跑来投靠。同时赵玉昆还立起“抗日救国”的口号,这下不仅地痞流氓过来,就连爱国人士、前线溃败的士兵都跑过来。
这条队伍很快就达到上千人,但赵玉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敢明目张胆地攻打日军,就把矛头指向富庶的地主、富商。不过哪怕赵玉昆没指导队伍做真正“抗日”的举动,但他当时确确实实是与日军对立。
因为赵玉昆早期思想和八路军是统一的,不害民,又有抗日思想,我党则认为是可以拉拢过来一同抗日的。年2月,八路军师在狼牙山建立了根据地,狼牙山还靠近易县,师师长杨成武找到赵玉昆,向他表明心意,而赵玉昆也是同意加入八路军,他带领的那批人被收编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的第25、26团。
看到队伍被收编,赵玉昆表面没说什么,但心里总有些不高兴,在他看来,那两个团的人依旧是属于他自己的,只有他才可以使唤这两个团的人,而杨成武将他们进行整编消减了自己的威信,这让他很不高兴。
但这还不至于让他离开八路军转而投靠日本,真正让他叛变的是抗日最为艰苦的时候。年八路军正筹备百团大战,便把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的第26团调到晋绥地区,这就让赵玉昆特别不满了,他认为这是因为八路军要抽掉他的军队,想架空他。
而且他明显地感受到第25团的人已经不听他使唤,从而听从八路军的了。之后赵玉昆思来想去,觉得八路军不适合自己,便把能叫走的人马都叫走,跑到日军那里投靠日军。而他走后,组织认为是政委王道邦的过失,多次指责他。赵玉昆又是第三支队的支队司令,为讨好日本,便把八路军不少部署告诉日军。
年9月,他便建议日军进攻狼牙山根据地,毕竟很多部署他都知道,根据地的弱点在哪,他都一清二楚。于是他也参加了这次围剿活动中,因为狼牙山根据地大多是行政单位,能打仗的人较少,仅有百来人,而赵玉昆可是带了多伪日军,所以这次他势在必得。
形势十分危急,师师长便想到一个办法可解围,他先让西南方向的部队集中兵力对日军进行开火,等日军对那处加强防备时,便有一处地方是日军防备不严的,就可从此处冲出重围,将大部分主力解救出去。
而等主力军跑出围圈时,就剩七连留下来掩护。等日军对狼牙山进行猛烈进攻时,才知道主力军早已逃之夭夭,意料不及的赵玉昆恼羞成怒,命令日军加大进攻,一定要活吞了这支队伍。
而此时的7连战士也所剩无几,六班班长也知道再打下去整个连队都会丧命于此,便请求指导员让连队先撤,六班留下了做掩护。六班这时也就剩下五人,都往连队撤退的方向跑,以迷惑敌人,直到被日军逼到跳下悬崖。
结语:年新中国成立,赵玉昆知道自己迟早被抓,便想到烫伤自己的脸,只要认不出他不就行了。他便把脸埋进烫熟的黄豆中,硬生生把脸烫伤。赵玉昆“整了容”,便大摇大摆地弄起药材生意,成功转型变为商人。
但还是有意外发生,年,在北京铁路工作的赵玉昆的表叔把他认出来了,还上报给了政府。赵玉昆被抓后进行了公审,最后执行了死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