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初,河北省委领导来到冀东。10月8日,河北省委、八路军第四纵队党委、冀热边特委、冀东抗联的领导在河北省平谷县九间房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决定冀东抗联队伍全部跟随八路军第四纵队撤往平西根据地,此时,距四纵党委在九月中旬迁安县莲花院会议做出的西撤决定已过去了半个多月。

十月中旬,抗联的五万余人的部队开始西撤,此时,四纵主力已大部撤到了潮白河以西。军情火急,二十天的耽搁,使得日伪军得以调整部署,调动军队,对我西撤部队展开截击。西撤的组织很不好,五万多人的大部队沿着一条道走,排成了连绵一百里的一字长蛇阵。由于抗联队伍是刚刚由冀东暴动农民组成的新部队,缺乏组织、缺乏教育、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强,撤退途中出现了大批逃亡。由于四纵主力已西撤,使得抗联部队缺少了八路军的保护,遭遇日伪军的截击后,陷入混乱,伤亡很大,部队溃散。

最终,当初一直反对西撤的抗联二路司令李运昌(原冀热边特委书记)决定停止西撤,带领剩下的六千余人东返。到日军结束扫荡时,仅余分散活动的千余人,其身边的司令部直属队只剩余人。而跟随四纵西撤到平西的抗联仅二千余人,后整编为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

年7月6日开始的波澜壮阔的冀东抗日大起义,二十万人枪参与,组成了十万之众的抗联部队,短短四个来月,最终只剩三千人。

西撤还是在冀东就地坚持,这个官司各有理由,各有说法,不多评述。关于冀东大暴动始末,详见我文。

九间房会议还有一个决定,留下四纵部队组成的三个游击支队共余人坚持冀东抗日,等待在平西将抗联部队整理出一个大部队来年返回冀东。

一支队(四纵33大队特务连组成)由陈群任队长,苏梅任政委,坚持在丰、滦、迁山区;二支队(33大队11连和部分伤病员组成)由包森任队长兼政委,坚持在遵化、兴隆地带;三支队(34大队二营两个连)由单德贵任队长,赵立业任政委,坚持平、密、兴、蓟山区。组成以四纵政治部副主任苏梅为主任的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抗日游击队,地方上则留下周文彬(年牺牲)任地委书记。

在冀东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战士们喝冷水、吃炒米,进行着顽强的敌后战斗。

陈群(41年6月牺牲)和包森(42年1月牺牲)是著名的抗日英烈,今天要说的是三支队司令单德贵。

单德贵是谁?

年5月初,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在冀东部队和老百姓中传播——单司令投敌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假消息,是日本鬼子在造谣。然而,先是三河县的日伪,后来是华北日军,在日伪报纸和电台上反复宣传“冀东八路军十三团单德贵司令不满**,携带妻女弃暗投明,拥入大日本皇军怀抱,封为京北剿匪少将支队长”,并在报纸上配有大幅日伪头目给单德贵举行的款宴照片。

单德贵与蓟县盘山烈士陵园头号烈士、号称“中国的夏伯阳”的包森齐名,在冀东抗战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和重要贡献,在冀东拥有很高的威望,甚至在冀东西部蓟、平、密地区,单德贵的威望还更高一些。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冀东的百姓认为“李向阳”的原型就是单德贵。战士们和老百姓不相信打鬼子的英雄单司令会投靠日伪,纷纷询问组织:单司令是不是带着任务去当卧底?此事最初连冀东军分区的领导们也不信,他们也认为单德贵鬼点子多,会不会是突发奇想假装投敌,然后再建立一个大的功勋回来。

不过最后经再三落实,所有人的美好愿望都落空了,单德贵确实投敌了。

单德贵是湖南省茶陵县虎据山乡三芫村人,年十六岁时,被军阀何健部抓去当兵。

年在与红军作战中,单德贵被俘,参加了红军,编入红八军,因作战勇敢,不久升任班长;年,被提升为特务连排长,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被提升为特务连连长。

年8月,跟随任弼时、萧克、王震任进入贺龙的湘鄂西根据地。年跟随红二、六军团长征。

我军历史上有三个红八军,一个是广西龙州起义编成的红八军,后编入红七军;一个是红三军团红八军,最初红三军团辖红五、红八两个军;一个是湘赣苏区红八军,后发展为红六军团。

根据上述的履历,单德贵参加的不可能是龙州起义后组成的红八军,而湘赣苏区红八军则是成立于年2月。因而,单德贵一开始参加的似乎应该是彭总指挥的红三军团的红八军,只是后期怎么去了湘赣红八军,暂时无资料。

年10月,长征到达陕北。

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被编入八路军师团,并于年9月,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年,随宋时轮、邓华的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任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三十四大队(团级单位)一连连长。

年6月,八路军四纵途径密云石匣挺进冀东

这里对百科存疑。四纵是由邓华11支队(辖31、33大队)和宋时轮12支队(辖34、36大队),以及独立营、骑兵大队编成,而第36大队所在的第12支队是由师团2营为主扩编而成,2营的前身是在中央红军到陕北后于年12月以陕北游击队为主编成的红28军,首任军长刘志丹,刘志丹牺牲后宋时轮继任军长。因而,单德贵不可能参加平型关战役,如参加的话,他在四纵应是在邓华支队。

邓华支队的主力是晋察冀一分区独立一师三团——师独立团2营——红一师红十三团——红七军,独立师三团部队是由独立团1营1连、3营4连和2营的1、2连扩编组成,包含了红一团、红三团各一个连,红十三团两个连,共四个红军连队。

东进途中在攻打昌平县城时,单德贵身先士卒,率队最先攻上城墙,对取得战斗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火线上被提升为三十四大队二营营长。

冀东暴动失败后,在冀东坚持抗战的主要就是四纵留下的三个支队,以及李运昌东返后陆续收容整理的冀东抗联余部。这三个支队都有老红军的底子,战斗力强,而抗联的部队战力则弱了许多。他们面对的除各地日伪守备队外,还有紧急调回平津的日军第师团、第27师团、独立混成第2、第15旅团以及东北南下的日本关东军、伪满军。

十三分区领导,左起:李运昌、刘诚光(政治部主任)、包森(副司令员)

坚持冀东抗战的单德贵

冀东广大干部、群众,经历大暴动席卷冀东22县,所向披靡,震动全国,到西撤部队溃散,留在冀东未西撤的数万各式武装在日军的攻击下迅速崩溃,抗日热情从高涨落至低谷,抗战必胜的信心遭受了严重挫伤。

冀东直白的说就是北平、天津至唐山、秦皇岛、山海关一线,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日本侵华的部队、物资大多是从此通过,是日军必守之地。因而,冀东抗战是除东北抗联之外环境最残酷的地区。

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的伪军沿着长城线,构筑了密集的据点和碉堡组成一条封锁线,并残酷地实行“集家并村”、“人圈”,将长城两边各25里的百姓强行迁出,赶入所谓的集团村,造成长达公里的无人区,妄图使我军无法在长城沿线立足。

从年11月到年夏,华北日伪军在关东军、伪满军的配合下对冀东游击区先后进行了8次较大规模的扫荡、围剿,每次时间二十天至一个月,这还不算驻守各地的日伪警备队时不常出来对我抗战军民的袭扰,可以说冀东几乎无日不战。

很多时候,冀东的部队往往才收拢起来就被日军袭击,被打散,打散了再聚拢,继续顽强地坚持着。据李运昌回忆录记载:

一天下午,我看见一个叫梁天柱的战士,正在精神抖擞地站岗。我问他:“你怎么没走啊?”

他回答说:“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日军当时狂妄地叫嚣着:李云长(李运昌)正带着八路军坐在长城上哭呢!

冀东军分区驻地潘家峪,日军大屠杀后的村庄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冀东军民坚持冀东抗日游击战争,坚持抗战到底。据不完全统计,自年11月到年6月,冀东我军与敌军先后共作战次,其中主动出击次,破坏敌人控制的铁路11次,歼灭日伪军1余名。

冀东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单德贵的表现,按照三支队政委赵立业年发表在《星火燎原》的文章《回忆八路军第三支队》记载:

单德贵善于攻坚,总是最先冲上城墙,在缺少后援,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带队开展零星的游击战,恢复、建立党组织和抗日根据地,保存和发展抗日武装。先后建立了冀东西部、平谷北部山区、蓟县盘山抗日根据地,对日伪军在冀东的政权造成极大破坏。

“由于单德贵出色的工作,到年底,三支队已发展壮大到二千多人,共有六个大队、三个独立营。连以上干部都配有缴获的战马,每班都配备有日式歪把子机枪、连配有掷弹筒,战士配有三八大盖,成了留在冀东坚持斗争的三个支队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由此,冀东的抗日斗争度过了艰苦阶段。”

主力西撤时,面对严峻的敌情,留下坚持需要极大的勇气,而单德贵是主动请战,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抗战的。

盘山石崖上三支队留下的标语,只是由于单德贵后来的行为,游览时的解说词就改了。不过,包司令为后来开辟、坚持盘山抗日根据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年8月洛川会议上,毛主席首次提出:“红军可以一部于敌后的冀东,以雾灵山为根据地举行游击战争”,从而确定了在冀东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单德贵、赵立业活动的鱼子山、雾灵山、盘山,其实这一大片山地就是伟人眼中的抗日根据地。

年夏,青纱帐起,“冀东抗日武装发展到四千余人,其中陈群的一支队发展到余人,包森的二支队、单德贵的三支队各有近千人。”上面的数字来源于李运昌回忆文章,并特别提到三支队开始只是一支50余人武装,战斗力弱(注:其实三支队是34大队2营两个连,由营长单德贵、教导员率领),后期收编了各种杂牌武装,只是名义上属于三支队,多不听调遣。对照一下三支队政委赵立业的回忆,能看出点什么吧。

年9月,除留下包森的二支队继续坚持冀东外,第一、三支队和抗联部队,以及大量的地方干部在冀东区党分委书记李楚离的带领下前往平西参加整训。

平西整训后,第一支队与节振国率领的工人大队及其他抗联武装整编为12团,团长陈群,政委刘诚光(42年4月牺牲),这是我冀东部队整编的第一个主力团,12团早期的团职干部在抗战中先后牺牲。

冀东12团穿越青纱帐挺进迁安

晋察冀一分区的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被传颂,其实,抗战中冀东大地类似狼牙山的事迹有很多。年刘诚光率2营4连、独立营特务连护送一批地方干部去平西整训,回来时在遵化甲山被十倍于我的日军包围。最终,除31人突出包围外,刘诚光与教导员于禾等位壮士全部殉国,其中,很多战士都是在枪弹耗尽后跳崖牺牲。

这张照片被引用很多,其实,这是十二团在潮白河东岸练兵

主力西撤后,冀东主要有三块较大的游击区:盘山、鲁家峪、腰带山,其中一支队陈群活动在腰带山,二支队包森活动在鲁家峪,单德贵率第三支队活动在盘山。39年9月冀东部队去平西整训后,处于真空的盘山被多股土匪占据。

第十三支队(晋察冀第13军分区)成立后,包森、李子光带部队开赴盘山,重新恢复了盘山抗日根据地。

盘山坐落在蓟县城西北9公里处,山后距平谷城15公里多,西边是北平,南边是天津。盘山山势险峻,林木茂密,面积达百余平方公里。盘山夹在冀东和平西之间,是冀东连接平北游击区,通往平西根据地的战略要地。

年5月,日军对我三块游击区发动了扫荡。6月,正在日军疯狂进攻之际,十二团一营和单德贵第三支队从平西返回,立即投入到反扫荡斗争。从6月20日至7月7日,连续进行大小战斗56次,粉碎了日伪军对盘山和鱼子山根据地的扫荡。特别是7月4日在盘山西麓的白草洼战斗,除一名战斗发起时回去报信的日军逃脱外,关东军精锐的武岛骑兵队70余人被全歼。首开冀东部队成建制歼灭日军先例。

现在的资料中,往往只提到此次漂亮的歼灭战是由包森、曾克林指挥,如若单德贵没有后面的行为,指挥员名单上当有他一席之地。事实上,冀东十三团很多著名的战斗都有单德贵的身影,只因他后来的行为,人们现在只记得包森包司令,再无人提及单德贵单司令。

白草洼战斗后,包司令骑着缴获的东洋马

单德贵是一位很适合游击战的优秀指挥员,不仅指挥部队打了很多胜仗,还与各方面人员都能打交道(统一战线),收编了很多抗联余部和其他抗日武装。就连被认为造成单德贵投敌的直接责任者也不得不在回忆录中说:“八路军第三游击支队开展伪军工作比较突出”,“伪军头目经常派“特勤”人员,给我第三游击支队送情报,还经常代买一些军用物资和弹药,为我第三游击支队的抗日活动提供一些方便。直到年开辟西部地区和创建盘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过程中,他们开展的争取伪警防队的工作,仍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年冬......我八路军初建的十三团很难解决冬装问题,......伪警防队暗中从北平市内给我军第十三团做出了全团的军装,及时地解决了我军的困难。第三游击支队争取伪军的工作经验,曾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表扬。"注意这个上级是高于冀东军分区。

值得一提的是年8月中旬,单德贵指挥所部三个连主动与围攻平谷县杨家会地区的日伪军激战,击毙日军头目山口一郎,并在冀东首次缴获日军的九二步兵炮,而且一次就缴获了两门。

年1月的果河沿伏击战,十三团7个连伏击日伪军,消灭日伪军余人。缴获山炮2门,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26挺,长短枪余支,弹药10余万发。这一战果辉煌的战斗现在都说是包森团长指挥的,其实,还隐去了另一位指挥员的名字。

如今,你如果去军博,一定会看到镇馆之宝日军的步兵炮、山炮,这就是冀东部队战斗缴获的。

年7月,包森的第二支队与部分抗联部队整编为十三团,11月,第三支队与十三团合并,单德贵任副团长。

与单德贵在抗战中共同战斗过的老八路王山民、王仲民等同志在《忆平谷北山的抗日斗争》一文回忆:

“挺进冀东的八路军第四纵队主力西撤后,单德贵和他的三支队一直坚持战斗在平谷北部山区。那时在冀东八路军中,最出名的是单德贵和包森。老百姓一听是包森和单德贵的部队,是包森和单德贵来了,就格外亲切。当地日军的情报部门,也总探询包森、单德贵如何、到了哪。据一些曾和单德贵共同战斗过的当地老人说,从中央苏区走出的单德贵,见多识广,号召力强,对建立广泛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理解得透。几战过后,单德贵很快成了冀东西部地区人民抗战的旗帜和主心骨。”

到年秋,冀东抗日武装发展到人,其中主力部队人,县区游击队人。至年底,我抗日根据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扩大,建立起了7个县级的抗日民主政权,辖行政村多个,人口约万,共产党员已发展到多人。

据《平谷县革命史》记载:“三支队官兵战胜了当时的一个又一个险恶局面,终于渡过敌人的围剿封锁,又重新集结兵力袭击敌人,进行更艰苦卓绝的斗争。”

单德贵为什么会投敌

年2月,著名的抗日英雄包森在战斗中牺牲。当时,为了不影响冀东军民的士气,我军封锁消息五十多天。

包森是刘志丹式的传奇人物,深受冀东军民爱戴。“九一八事变”后,还在上中学的包森组织学生罢课,举行抗日游行,亲手砸毁了国民党县党部的牌子。被学校开除后主动参加共产党,派去农村组织红军游击队。西安党组织被敌人破坏后又奉命去西安恢复白区工作,被捕后坚贞不屈。全面抗战爆发后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被分到晋察冀一分区工作。邓华支队开辟平西根据地时,任第33大队党总支书记。

给四纵的老战友包森当副团长,单德贵没什么意见,配合包森开展了很多工作,一起打了很多硬仗和胜仗。

十二团团长陈群红军时曾任红三十军团长、副师长,邓华支队东征时任第33大队副大队长,论资历是三个支队长中最深的。陈群牺牲后,冀东军分区参谋长曾克林接任团长。单德贵带的老部队三支队编在十三团,且其资历也比不过曾克林,所以单德贵并没想那么多。如今,包森团长牺牲了,单德贵认为无论从资历、功绩、渊源,还是在冀东军民中的威望,自己都应该是继任团长的不二人选。

然而,至今也没一位当事人说出当时是出于什么考量,从遥远的冀中将舒行调来接任十三团团长。

舒行原名胡元绍、胡喜庆,红军时曾任排长、连指导员,红四师十团党总支书记,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会理之战时负重伤,西安事变时随周恩来赴西安做工作时才改名为舒行,在任13团团长之前任抗大第7大队3队队长,第二分校2大队大队长,冀中第五游击总队总队长。论资历单德贵好像浅一些。

不过,单德贵认为舒行资历和自己差不多,又人生地不熟。自己在冀东打了很多胜仗,让日军闻风丧胆,在冀东的威望除了陈群和包森,无人能出其右。

对于上级的任命单德贵很不服气,闹起了情绪。单德贵曾仰天长叹:你(指冀东军分区主要领导人)是对我有意见啊。最初将我兵强马壮的三支队撤销,合并为十三团,将我这司令降职副团长使用,看在四纵的老战友包森的面子上,他当团长我当副团长,一声没吭服从了组织决定。凭良心想想,当初留在冀东的三个支队哪个有我的人多、枪多?冀东的干部,哪个比我打的仗多?如今三个支队长只剩了我一个,可现在你还让我当副职,显然把我当成了异己啊。不久,单德贵赌气跑到平谷县的熊尔寨地区,以养病为名拒不归队。

更有甚者,单德贵不向上级组织申请报告,娶了位哥哥是汉奸的18岁姑娘郭二美为妻。这是违反组织纪律的严重行为。战争年代,有二七八团的规定,可就算是领导干部要结婚,也要经过政治审查和组织审批手续。他还不顾影响,大摆筵席多桌,大请部下,以此发泄对上级组织和主要领导人的不满。

冀东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是一肩挑,没有人找单德贵谈话,指出其错误。对于单德贵的错误行为,上级给予的是公开批判。

年7月,第十三军分区升级为冀热边特别军区,第十三专署升级为冀热边特别区行署,所有人都升职了,而单德贵则降职为行署第一专署武装科长。单德贵竭力为自己申诉,十三团的政委李子光(热河省副省长、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年被迫害致死)也为他说了话,但是这些都没有改变军区的决定,单德贵被降职为科长。

三河县的日军特务机关知晓单德贵事后,安排他的大舅子郭启明来做他的工作,危言耸听地说:冀东军区的老大要将他活埋杀掉,老婆孩子也不放过。听到这些,单德贵的思想开始动摇了。想到自己投身革命,身经百战,如今却落得要死在自己人手上,不禁潸然泪下。

日军特务机关一边在单德贵这里下功夫,一边又在冀东军区造谣:单德贵发誓要杀军区主要领导;单德贵挨整气愤不过,掏出手枪要和军区老大玩命等等。这些谣言让军区主要领导对单德贵极其反感,在既没有与单德贵谈心,也没有与其周边的同志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派出第一专署武装科副科长等人监视单德贵。

单德贵作战经验丰富,很快就发现被自己人监视。冲动之下,走上了不归路。年5月3日,借检查工作的机会,单德贵携老婆、女儿和两名随身警卫投靠驻扎在三河县的日伪。

是非功过与谁说

单德贵投敌,日伪军大喜过望,每天在电台上、报纸上滚动播出其投敌行为。

单德贵的投敌,不仅使得我军失去了一位能征善战的战将,也给冀东军民的思想造成了空前混乱。最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的,是原三支队和十三团的一些老部下,这些朴素的干部战士,依然心存幻想,根本不相信单德贵真的投敌了。

单德贵创立的冀东西部根据地的老百姓,也根本不相信,时间过去了一年多,抗战胜利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反复向组织追问:单德贵是不是真的投敌了?是不是组织派去的?是不是敌人造谣,你们搞错了?他可是打鬼子的先锋,抗日的英雄啊!

中共冀热边特委很快作出决定,开除单德贵的党籍,并把决定和单德贵的投敌行为传达到每一个党员和抗日群众。

不仅如此,很多单德贵原先在第三支队、第十三团的老部下也受到了排挤、株连,原三支队政委老红军赵立业去了在平北活动的第十团从游击队长干起,到年时任独立一师一团团长兼政委,后担任机械化团团长。很多人被撤职、降级,有的被调出、被监视,大会小会的批,导致单德贵的一些老部下,里面不乏老红军、老八路,经受不住打击和排挤,陆续投奔单德贵。当时冀东百姓戏称舒行团长带的是新十三团,单德贵带的是老十三团。

年1月,舒行团长得到情报,带队在平谷东高村伏击单德贵的伪军。十三团部分基层干部战士不愿打自己原来的老首长和老战友,战斗中不向伪军群中开枪、投手榴弹。当跟在伪军后面的日军冲上来后,十三团反而遭受了不小的伤亡。

单德贵投降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做了什么坏事吗?冀东的军民回忆:没有,一件也没有。

单德贵先是第三支队支队长,后任十三团副团长,就算被降级任专署武装科长,他也掌握有很多我军的机密情报,因为冀东西部的根据地就是他创建和守卫的。我军在各地的工厂、仓库,各地的秘密交通站、联络点、堡垒户,内线关系等等,有很多还是他亲自发展和筹建的。但是单德贵投敌后这些都未遭敌人破坏。

冀东各地零零散散的抗日史料中,都没有关于单德贵破坏冀东根据地的秘密交通站、联络点和抓捕我方八路军、地下交通员,杀害老百姓和我党政军秘密抗日人员,与八路军正面交锋的记载,冀东的老人们中也没有听说过单德贵有到老百姓中抢粮、征夫的事。

年12月28日,在平谷大官庄、小官庄发生了一场悲壮的突围之战(“官庄战斗”)。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司令部及晋察冀派来冀东的一批团以上干部,在官庄这一带驻扎开会。消息被日军侦知,从通县、蓟县、密云、香河等地,上万名的日伪军出动,将我军包围。这次包围战单德贵的伪军确实参与了,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面对日寇合围,我军英勇反击。经过一天激战,领导机关和部队主力突围,十三团新到任的参谋长关旭、二区队政委谭志诚等余人壮烈牺牲。关于这一战的历史记载很简单,可在重重包围下,部队是怎么突围成功的呢?

官庄突围战前情:

年底,为加强冀东党的领导,晋察冀军区派出曾雍雅、张明远等80余名中高级干部经平北、密云,12月底到达平谷。冀东军区主要领导带部队到达平谷县西部、顺义县东部地区迎接。

驻北平日军侦知后,立即从各地调集一万多日伪军进行合围。被全国抗战大好形势迷惑的冀东主要领导,当12月26日部队向其紧急报告了敌人机动部队的大规模集结情况后,仍认为是敌人的小范围调动,未采取相应部署。还要求第二区队(团级单位,后为16团)政委谭志诚(原13团1营教导员)来平谷西汇报工作。

12月27日,敌人已完成了兵力调动,包围圈越来越小,方才匆忙分五路突围。其中四路均有战斗连队掩护,突围成功。特别是舒行团长、李子光政委带的一路,掩护军区领导和晋察冀派出的高级干部队,这一路有余人,战斗力最强。李子光利用熟悉的地形和对单德贵的了解,从单德贵留下的一条生路中突围而出。

关旭刚来还未接任,不熟悉情况,带的一路是刚由伪军反正不久的义勇大队(连级)和只装备爆破器材缺乏武器的团工兵连,以及使用木枪的三八步枪训练班,战斗力不强。这一路还有不了解敌情前来汇报工作的谭志诚、军区文工团部分人员。共三百余人。

由于地形不熟,被包围。战斗中,关旭牺牲,谭志诚负伤后自杀,单德贵的老部下工兵连长杜荣春突围时阵亡。

白天,日军总指挥小岛一郎数次命令朝村中数千群众和三百余八路军开炮,都被单德贵阻止。单德贵挂着少将的牌牌,小岛对当地情况和单德贵也不了解,就被这个军衔比自己高的人唬住了。

晚10点后,部分人员乘隙突围出去,还有不少干部战士被迫隐藏枪支,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裹在数千群众中。

天黑后,小岛怕八路军突围,再次命令向村中开炮,单德贵再次阻止。据被围在大小官庄的地方干部木荣说,单德贵亲自带着伪军进了村,因单德贵部的伪军穿什么样的都有,木荣和另一地方干部趁机混入单德贵的伪军中,伪军们也没有吱声,后陆续有十几个八路军和地方干部混入单的队伍出了村,突出了包围。

据被围在村中的老百姓讲,单德贵带伪军进村后,认出了多名八路军,包括自己的老部下,单德贵不但没抓,反而让群众拿出衣服让八路军换上。

天亮后,数千群众被赶到了小官庄村的场院,鬼子在四面架起了七挺机枪。据老百姓说,单德贵突然站出来对小岛一郎大声喊:“这里八路少少的,全都是良民大大的。”说完对翻译一挥手,命令道:“解除武装,机枪撤掉。”同时命令道:“放人”。于是数千群众和混在百姓中的数十名八路军干部战士全部逃出。

八十多名八路军伤员和没能换上便装的八路军干部战士被俘。小岛一郎命令机枪准备,单德贵快步上前,握住小岛举刀的手:“这些统统是我原来的部下,我统统的带走,补充我的部队。”伤员和干部战士被押上了卡车,途中放走了四十余人,剩余的有四十余人带往三河,编入自己的保安队,以后这些人又陆续逃出大部。

年5月,单德贵投敌一年后,李子光基于单德贵不像其他叛徒那样一旦当了汉奸,就疯狂报复自己原来的战友和同事,冀东西部的秘密党组织、交通站未遭到破坏,人员未遭到抓捕。特别是在平谷大小官庄一战中,救了不少被围的八路军和当地群众的事实,认定单德贵良心未泯。于是李子光给单德贵写了一封亲笔信,并派原单德贵的好友,民兵英雄胡广才、安大福带信劝单德贵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

据平谷革命史《泃水长流》记载:

单德贵见到李子光写的信后,大哭说:“过去人家(指李子光)是革命的,我也是革命的,现在人家还是革命的,我却是反革命的。”

单德贵和胡广才、安大福喝了几杯酒后,再次失声痛哭:“我为什么投敌当汉奸?我知道当汉奸遗臭万年,可他(指冀东军区主要领导人)大会小会一次次的开会整我,撤了职务还不算,还要致我于死地,他派人追杀我,没我的活路了。我湖南老家离这这么远,我怎么回去?老胡、老安啊,你哥俩是了解我的,主力(指四纵)走了后,我们就跟没娘的孩子一样,让日本鬼子打的东躲西藏,可我单德贵却为平西革命根据地筹措了多万元经费(晋察冀的史料,此数字属实),这是多么大的数字,苍天可鉴啊。

如今我当了汉奸被人唾骂,遗臭万年。可你们想想,年冬天,小日本在山下一人家连着三天摆好了酒席请我下山,让我投降,我老单一点心思没动,照啃野果树皮。年初,我三支队的连长王连启脱离部队,带着一千光洋和鬼子的书信找到我,劝我投降,我亲手毙了他。他整我、撤我的职还不算,还把当年跟我出生入死、身上带着伤痕的红军战友、老八路全撤职、全调走了。”

单德贵接着哭诉到:“我投降日本当汉奸后,日本人不相信我,老百姓也骂我,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哪,我是《三国》里的徐庶,投敌后没向鬼子献一计、出一谋,我没杀一个老百姓,我在暗地里依然抗日保民,我向李子光书记递出了多少情报,你们都知道啊。我给鬼子前边带路使鬼子扫荡一次次扑空,我为了什么?我在敌人手里救出了多少同志,冀东的山山水水犄角旮旯我都清楚,我都知道。谁是共产党的干部,又是谁的亲属,明的暗的,我都明了。老胡你说,连你都是我发展的党员,我能出卖你吗?你们都骂我汉奸,但我带鬼子打根据地,也就是做点表面文章,我这个剿匪支队司令,真要是端咱的老窝,一端一个准,可我的良心不许啊。你们都恨我……恨我,我是没办法才走的这一步啊。”

单德贵给李子光写了一封回信,将胡广才、安大福两位民兵送走。

相信单德贵之后一定是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回去还是不回去?此时,冀东军区在年1月已升级为冀热辽军区,冀东军区的主要领导因为坚持冀东抗战,将一个濒临绝境的游击区发展壮大为抗战中十九块根据地之一,拥有了近三万正规主力部队,威望如日中天。单德贵肯定会想到,自己回去能有好果子吃吗?虽然他传递出很多情报,可除了李子光知道,还有别人知道吗?而且,李子光也只是那个人的下级,他说的话管用吗?

单德贵虽然也感到鬼子很快就要完蛋了,但最终还是继续走向了不归路。

年5月至年8月,单德贵代理平谷县伪县长,这一下,汉奸的帽子再也摘不掉了。

年9月底,单德贵带平谷伪政府官员和数百人的队伍逃到北平。年10月底被国民政府抓捕。年4月23日,以汉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因平谷县原岳各庄乡乡长张福厚、峪口镇镇长任永恕及三河县县党部张瑞生等九人联名作保,被减刑至6年。

年春,以自杀(也有说秘密处决)结束了自己曾经光荣而又令人惋惜、痛恨的一生。

抗战时期,确有一些高级指挥员投敌,如山东的师教导6旅旅长邢仁甫,晋察冀第五支队的司令赵桐、赵玉昆,冀中10分区司令员朱占魁,冀中警备旅1团团长张子元等等,但都是些抗战时期自组武装,后被八路军收编的,作为经历了长征的老红军干部,单德贵的投敌是绝无仅有的。

单德贵的行为冀东军分区主要领导自然有责任,但是其自身问题也是关键。《平谷革命史》作了如下结论:

“一个长征干部为什么会投敌呢?其实并不偶然,主要是他居功自傲。

在独立工作时,把做出的成绩当做骄傲的资本,只读过两年小学,平时不注意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其次是敌我界线不清,被坏人拉拢,常常在政府处决坏人时,出来替坏人说话。

由此和组织上产生了分歧意见。另外有严重的地位观念,当他由三支队司令员到副团长的位置又调降到专署武装科长时,对党心存不满,虽经组织教育和批评仍是固执己见,与党持敌对态度,最后走向叛变投敌当了汉奸。”

对于官方结论,补充几点:

第一、单德贵作为中央红军一员,参加了长征,一贯以老资格和正规军自居,看不起原冀东抗日联军的领导干部。宋时轮、邓华这些老资格的红军将领离开冀东后,冀东的领导人正是原抗联的领导。这只能说他情商不高,其实他应向曾克林学习。

单德贵认为,原冀东军区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存在严重失误,为此多次对其提出批评指责。也许就因为此,成为了他看不起人的罪状。可在战争年代,你不会打仗就应该提出批评,不然会遭受惨重损失。不过单德贵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但是如果被批评者本人认识不到,也是没办法的事,何况,人家还是黄埔四期,虽说是在政治科。

第二、单德贵情商不高的另一方面是,对待上级的批评上,也存在严重问题。不分场合,不讲方式地对上级领导提出批评、发泄不满。对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批评,虽也申辩,但不讲策略,一味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单德贵也许不知道一句话: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第三、单德贵性格暴躁,处理事情简单,容易走极端。以一个战斗为例:

年6月初,冀东八路军十三团在蓟县十棵树地区被日寇击败,损失惨重。敌人狂妄至极,继续将其主要兵力投入山区追剿冀东八路军残余力量,冀东抗战形势再次陷入低谷。

这一仗的前情是:

年5月,敌集中4万多兵力向冀东根据地进行围攻。此前,冀东主要领导对年以来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和逐渐恢复的抗战大好形势所迷惑,提出了”大战红五月”的不切实际口号,将军区的主力部队和部分游击队调出山区,全部集中在了盘山以东、以南的平原地带。5月中旬发觉敌对我的作战意图后,匆忙做出反扫荡部署时,已经太迟了。

6月初,十二团主力在玉田县孟四庄地区与敌激战,在遭受严重损失后突围,十二团团长陈群牺牲。该团一营也在丰润南部遭优势日军包围,全营伤亡余人,营长阵亡。

6月1日,十三团在蓟县、玉田县之边界杨家会与板桥一带与敌激战一日。入夜,冀东军区司令部率十三团突围到蓟县十棵树、六道街村一带再次被敌重兵包围。敌使用坦克、毒气攻击,战斗异常激烈,团长包森险些被俘,被单德贵派特务连战士拼死救出。

入夜,军区主要领导率一营突围,二、三营终因寡不敌众,被迫隐藏枪支就地潜伏。但因叛徒出卖,潜伏的部队和枪支大部丧失。

此战,牺牲余人,被俘近百人,失散近千人(不含后续收容)。失掉步枪余支,机枪13挺。

冀东的主力部队士气锐减,根据地也受到了严重损失。

单德贵因此大骂军区主要领导人:“不懂军事、瞎指挥,打一仗败一仗,把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部队打没了!”很快,单德贵就给主要领导展示了应该怎么指挥打仗。

单德贵料定敌人的后方平原兵力空虚,和自己的两位老部下,二连连长刘志龙、五连连长贺明灯一起,集合起被打散收拢不久的两个连力量,选择了地处平(谷)、三(河)、通(县)、顺(义)四县结合部的尹家府地区。单德贵写了个假情报,让伪自卫团长送到附近最大的张各庄据点。

鬼子头目伊村,带领余名日伪军,分乘九辆汽车扑向尹家府村。

单德贵采取伏击和诱敌深入的战法,从村外开始,逐次打击歼灭敌人。待到天黑后,利用日军集中兵力对付村内八路的有利时机,派部队袭击了村外日伪军的弹药车,炸毁五辆给养车。丢了弹药给养的日军头目伊村恼羞成怒,指挥部队拼命向村内进攻。单德贵命令部队将敌人引入村内预设阵地,用步枪、手榴弹猛烈袭击。

之后,单德贵命令部队发起了冲锋......

《顺义革命史》对此次战斗作了如下评价:“这是冀东西部平原反扫荡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起到了宣传群众和威慑敌人的作用,是巩固和壮大老四区(抗战初,平谷、密云、兴隆三个县划归冀东抗日根据地第四区,故称老四区。)根据地的关键之仗。”

问题出在战后,报仇心切的单德贵命令将受伤、被俘的日伪军全部杀死。这不是单德贵杀俘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落到单德贵手里的日军,会被用各种手段杀死。也因此,日军称其为魔鬼,对单德贵极为害怕。

性格决定了命运,作为一位长征过来的老红军,虽然英勇善战,但是由于自身处事水平不高,又遇到一位固执偏狭的领导,没能早早地牺牲在抗日杀敌的战场,是单德贵的一大悲剧。

年底,刚刚奔赴东北的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对冀热辽军区领导提出了严厉批评。不久,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任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退出了军事指挥一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