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狼牙山的日军一场关系到数万群众生死存亡的战斗在狼牙山打响了我父亲他们七连去了以后,就执行这个“围魏救赵”。团长跟连长说,我们要带着党政军和老百姓撤退,你们连队无论如何要掩护部队到明天10点钟,10点钟之前,你们不能撤退。——七连连长刘福山的儿子刘宏泉在当地民兵游击队配合下七连战士利用狼牙山的天险和改造过的地形在敌人上山的道路上埋好地雷连长刘福山指挥三个排的战士轮番射击,交替掩护于是,日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崇山峻岭之中地雷不断爆炸枪声四处响起9月25日上午,激战数小时后七连伤亡过半上午十点七连按照作战计划分组撤退然而追击的敌人就紧随在后面要想摆脱敌人必须有人断后而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七连六班为转移群众和掩护主力部队七连六班5个20多岁的年轻人: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把敌人引向顶峰的绝路他们打光了所有的子弹扔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最终无障可凭,无路可退他们选择把生命交给祖国的山河04:05五名战士纵身跃下、慷慨赴死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两人因为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率先报道了五位战士的英勇事迹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署训令将马宝玉、葛振林等5人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这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之后发生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以一当百日军冲上山顶后朝着悬崖三鞠躬当几百个日军冲上山崖发现和他们激战一天的竟只有五个战士他们整整齐齐地排好队面对着五个战士跳崖的地方深深地三鞠躬五位战士宁死不屈的身影从此,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那一年,他们都才20多岁让我们在此一一铭记他们:班长马宝玉21岁,河北蔚县人副班长葛振林24岁,河北曲阳县人胡福才28岁,河北保定容城县人胡德林24岁,河北保定容城县人宋学义23岁,河南沁阳县人这是真正的英雄心怀天下,忘了自己幸存者葛振林的儿子葛长生说过的一段话让所有人震惊了“我打小就在父亲身边当年看《狼牙山五壮士》电影时我都不知道父亲是其中原型他在家里没有跟我们谈过一次这件事”这是真正的英雄心怀天下,忘了自己当年,幸存回归部队后葛振林继续跟随部队征战南北晚年的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关心青少年成长上曾担任衡阳市20多所中小学校以及全国近家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5年3月21日葛振林在衡阳病逝享年88岁宋学义脱下军装回乡务农年7月,得知家乡解放宋学义带妻子回到了阔别8年的北孔村回到老家的宋学义始终没有透露自己就是狼牙山壮士直到年有人在残废军人名册中发现宋学义的名字才在北孔村寻访到他北孔村地处沁河南岸大堤的堤窝里当时外号“百苦村”一到夏秋汛期河水就通过地下渗到堤外地里汪洋一片洪水退后,到处还是洇地皮水一锨一个小水坑,井里的水都是苦的收秋种麦以后地里泛盐碱白茫茫一片回乡后担任村农会主任、政治主任的宋学义带领全村人开始挖河排涝暴雨天宋学义观察水流流向、做记号找人绘制排涝河渠图大会动员、小会讲解、个别谈心聘请技术人员作报告向县里申请来了1万斤救济粮作为工程补助开工时宋学义带头跳进结冰的水里挥动钢锹……到年宋学义带领北孔村群众共开挖了南北3条排涝河东西1条灌溉河每条都是宽5米,长~0米随着广利总干渠的开掘北孔乃至全沁南的水涝灾害基本得到控制北孔村的粮食产量也从亩产百十斤提高到七百多斤年起,宋学义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领导北孔人打机井、调整水渠规划道路、平整土地发展养猪业、建立农机站筹资办电、兴办福利事业……宋学义积劳成疾于年6月26日在郑州逝世遗体安葬在沁阳烈士陵园我们不能忘却在国家和民族最危难的时刻舍身赴死的英雄们!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革命军人大无畏的英雄本色!他们的精神仍激励着我们引领着我们纪念狼牙山五壮士为纪念这五位战士年晋察冀边区军民自发地带着干粮和工具攀山崖,翻峭壁在海拔多米的狼牙山上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但被日军用火炮击毁了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元帅为狼牙山上重修的烈士塔题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通往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的每一段台阶数量都是精心设计的从第一段到第四段台阶数分别是19、41、9、25寓意着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日子最后一段台阶有13级拆开后为数字6和7寓意着五位战士来自于七连六班00:33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授予3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之后《五壮士之歌》、《狼牙山五壮士歌》等歌颂英雄壮举的歌曲被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英勇事迹也被收录进小学课本回望那段历史壮士们惊天动地的壮举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穿透历史风云不禁让人再次想起作家魏巍写的《五壮士之歌》“秋云盖住狼山头秋风吹着狼山腰多年石头也流泪勇士人格齐天高……”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