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提起中国的近代历史和事件,想必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觉得那是一段无比黑暗、无比痛苦的经历和磨难。那个时期的中国经常遭受来自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侮辱和侵袭,国家千疮百孔,百姓遭受欺凌,过着 的痛苦生活。可以说这是一段极度黑暗的时期,但也只有在黑暗中才能看清照亮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灯火之光。近代中国也涌现出了很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和中华民族寻求生路的英雄一般的人物。他们中有人为了祖国和人民冲锋陷阵,同侵略中国的敌人作战;也有人默默无闻地帮助国人改变命运。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狼牙山五壮士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打仗时毫不畏惧、从不退缩,哪怕做出了感天动地的事情,他们也丝毫不彰显自己的力量,这种做法永远令人敬佩。
相信很多人都在小学课本上学过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在我们的课本里,狼牙山五壮士从山崖上跳下去之后,便没有结局了。尽管我们都非常佩服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痛恨,也被他们为国为民的精神所感动,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狼牙山五壮士在跳崖之后,并没有全部壮烈牺牲,甚至还有两位幸存者存活于世。跳崖之后,他们很幸运地被卡在了剩下的高大的树枝上,没有因为跳崖去世。这两位幸存者一位名叫宋学义,另一位是葛振林。
一九一七年,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如同每一个中国的穷苦大众一样,葛振林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尽管他很喜欢学习,很喜欢读书,但由于家庭贫困的原因,葛振林始终无法去学堂念书。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葛振林的母亲在怀有身孕的时候,生了重病,无法活下来。母亲和腹中的弟妹去世之后,葛振林再也没有了家人,他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这世界。一九三七年,日本人残忍地发动了卢沟桥政变,开始大举进攻中国,想要掠夺中国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的一切财产和人力资源。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无疑面临着 的一次民族危机,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想要拿起武器来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保卫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能够正常的生活繁衍下去。在浓烈的抗战思潮的席卷之下,葛振林很快也萌生了想要参军、保卫家国的想法。于是,年仅二十岁的葛振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队伍,开始了他的战争生涯。在参军之后,葛振林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农村小伙子成为了一个在战场上作战勇猛、谋略过人的军人。三年之后,葛振林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四零年,在国内抗日思想逐渐消极的情况下,彭德怀彭老总决定发动百团大战。尽管这次战争可以说得上是比较疯狂以及孤注一掷的,但党内响应很积极。战争开始之后,战火持续在中国大地上蔓延。中国共产党带领的军队和日本军队已经打了超过一千多次战役。
百团大战胜利之后,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日本军队面对中国的胜利者心态,严重打压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同时,在国民党军队的配合之下对日本军力有了很大的挫伤和损害,使得全中国的抗日信心急剧增加。
百团大战的胜利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日本军队的有生力量。但作为侵略者的日本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反而想要疯狂发动反击战争,进一步打击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共产党内部抗日大部队顺利撤退,为了尽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需要有一支战斗力比较强的队伍声东击西,引开日军大部队。但显而易见,这支队伍肯定很难在日本人的包围和扫荡中顺顺利利地生存下来。
得知要组建这样的掩护队伍,葛振林便与宋学义等人一起组成了一支能力惊人的敢死队。他们成功地吸引了日本军队的注意力,将日本大部分队伍成功引诱进了狼牙山。在双方激烈的斗争中,葛振林等人成功拖住了日本军队,为掩护人民群众和党内大部队的撤退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被日本军队逼到狼牙山的山崖上面,面对眼前浩浩荡荡的日军敌人时,葛振林等人毫不畏惧,他们早就将生死抛在了脑后,脑子里面想的都是大部队的存亡和安全问题。随着五个人异口同声的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一次又一次的纵身一跃之后,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可以想见的是,在狼牙山的山谷间,每一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都在一遍遍地激荡回肠。哪怕风声簌簌,也永远无法掩盖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从此之后,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将铭记狼牙山五壮士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同样都会记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带给中国人的沉痛与悲伤。
很幸运的是,哪怕当初抱着必死的信念跳下了高高的山崖,但五个人中竟然有两个人还能幸存下来!在被当地的村民救下来之后,医院里养了一阵伤。伤好之后就立马出院,继续回到了战场作战。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双方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尖锐,也越来越凸显。在两个党派无法协调这些矛盾和分歧时,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又很快参加了太原战役。他很庆幸自己能够活下来,于是在战争中的表现越发英勇无畏,在战场上立的很多大功之后,葛振林受到了党内的表扬和赞赏。新中国成立之后,葛振林自发参加了 ,抗击美国帝国主义,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从朝鲜战场回来之后,一九五五年,党中央决定举办授勋仪式,奖励那些为了祖国和人民出生入死、拼死作战的英雄人物。在这次授勋仪式中,葛振林被授予少校衔位。
建国之后,葛振林的工作单位一般都在基层,他要么是公安大队的副大队长,要么是军区的警卫营长。哪怕是在基层做事,葛振林也一直能够做到认真勤勉,对工作负责。以至于他的很多同事都曾公开表扬或夸奖过葛振林。其实很难想象葛振林这样一个抗日英雄居然在被授勋为上校之后,还在基层做事,且一直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很多人都对此有疑问,觉得一个备受人尊敬的抗日英雄,怎么会去做一些默默无名的小事呢?
面对这种问题时,葛振林总能做到很冷静的回答。在他看来,能够在狼牙山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当初一同跳崖的战友们多半都已经牺牲了,而他还能够代替战友生活在这个越发美好的世界,还能为人民和国家做事,又怎能不说是一件幸事呢?又如何能在计较个人的得失和名利呢?
经过多次战场的洗礼之后,葛振林的身体逐渐衰弱,身上陈年老伤带来的痛苦也慢慢显露出来。在面对基层工作时,葛振林也日渐觉得力不从心。于是在一九六六年,不到五十岁的葛振林决定退休,在家中静养。
退休之后,忙惯了的葛振林很难清清闲闲地在家中休息。既然不能再做体力活,那就只好做一些思想建设方面的事情。于是葛振林开始在全国各个省市的部队、学校抑或是监狱面对各式各样的人做思想报告,他的报告会十分受人欢迎,听众超过了三十多万人。
与此同时,年近七十的葛振林依旧保持着一颗童心。在家养病的日子里,他经常跟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们书信联系。在很多孩子们的眼中,葛振林并不是那个大名鼎鼎、备受尊敬的抗日英雄,而是跟他们分享抗战故事的一个亲切的老爷爷。葛振林始终能够保持自己言行如一,不仅关心全国人民的思想文化建设情况,又能与下一辈的青少年们建立亲切的联系。于一九八八年,葛振林成为全国的 校外辅导员,备受全国人民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