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xwdt/181221/6731900.html

“走,阿爸送你进戒毒所!”年,“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意外发现,自己的金勋章,竟被儿子偷去换毒品了。

这是怎么回事?英雄的后人,是怎么沾染上赌瘾的?

年,正值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此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战场已经成为抗战的中心,日军转变战争策略,对敌后战场的大批根据地进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与此同时,中国抗战军民积极开始了和日军的盘旋斗争。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肺腑、流传深远的抗战故事,涌现出了很多宁死不屈、碧血丹心的革命英雄。

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发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

年9月初,多名日伪军对狼牙山地区进行“大扫荡”活动,试图“清缴”中共军民。 军分区 团第七连担任掩护机关、部队和百姓群众撤离的任务。

战士们“边战边游”,和敌军盘旋。

9月中旬,转移任务已经完成。但还是有一些日伪军像狗皮膏药一样,紧紧尾随在中共军队之后。

为了不暴露行踪,彻底安全,上级决定派第二排第六班全体战士出战,负责掩护转移,甩掉日伪军。

接到命令后,六班五名全体战士迅速出战,和日伪军“硬碰硬”,一场又一场的进攻,一次又一次地打退。

战士们边打边退,最终到了一个岔路口前。

此时,情况对六班战士们极为不利。因为长时间连续消耗弹药,他们的弹药储备已经寥寥无几,虽然打退了日伪军多次,但架不住他们轮番进攻。

而在他们面前,是两个选择。 个,往右走前往老君堂,主力部队在前方,那势必暴露大部队行踪。往左走前往棋盘陀,那边是狼牙山最凶险的山路,山高林密,没有出路。

两个选择,应该走哪边呢?

几乎是没有犹豫,六班班长马宝玉直接下令:走左边!

于是,六班战士迅速执行班长命令,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艰难前行。

因为六班战士一直攻击不断,敌方竟“聪明”地认为抓到了主力部队的行踪,开始疯狂追击。

结果,战斗到黄昏,逼近狼牙山山顶,日方才看到“主力部队”的真实样貌——五个八路军。

耗费如此多军力居然上了当,日军怒不可遏,像疯狗一样对五位八路军进行攻击。

眼前是日军的步步逼近,身后是万丈深渊,五位战士知道他们的处境是死路一条。

不过,他们更多的是高兴。

“牺牲了咱们几个,但是主力部队没暴露,不亏!”班长马宝玉如此说道。

接着,向敌人投下 一颗手榴弹之后,五位战士整理好军帽臂章,互相搀扶着,没有犹豫,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这一幕,就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上看到的那一幕。

其壮烈程度,其悲惨程度,是我们深深知道但又无法真实感受到的。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家喻户晓的是他们壮烈英勇跳崖的故事,其后续故事知道的人不多。

其实,在那一日五位战士跳崖之后,因为幸运,有两位战士被挂在了树梢上,而正好被当时两名躲避日军的联络员和老道士救下。

这其中,幸存的一名战士葛振林。在伤病痊愈之后,又重新拿起了枪,回到了战场。

葛振林之后又陆续参加了解放战争、 ,在战场上,他英勇拼搏,留下了赫赫战功。

朝鲜战后,葛振林在湖南担任要职,年退休,享受正师级待遇。

葛振林为人质朴,一生节俭,就算是退休后他位高权重,名声在望,然而他还是平易近人、朴素艰苦。

葛振林生于战乱,又生逢乱世,一生横跨了多个节点,亲身经历了多场战争。他是军人,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律己,这种精神也带到了家风中,受葛振林影响,家人们一直低调处事为人。

不过,葛振林是葛振林,家人是家人,葛振林只能严要求,但不能强左右。

就算是有葛振林这样的标杆在,也难免会出现偏离了正道的人。

在葛家,葛振林的三儿子葛拥宪就是偏离正道的那个人。

其实,葛拥宪走上偏道,很大原因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小时候,葛拥宪的学习成绩很好,为人也很乖巧懂事。

但是自从他从师专附中毕业后,到公社劳动了一段时间,公社的懒散消极等坏风气逐渐侵蚀了他。

日复一日,葛拥宪沉迷在了这种消极的氛围中,做事拖延,出口脏话连天,在坏人的引诱下,他和一帮狐朋狗友整日吃喝玩乐,甚至染上了毒瘾!

葛拥宪的所作所为,后来被葛振林所知晓,葛振林大发雷霆,狠狠教训了葛拥宪,葛拥宪也惧怕父亲的威严,声泪俱下、跪倒在地保证自己绝不再犯。

可是,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央军委邀请葛振林到北京共庆建军节。按照惯例,葛拥宪要佩戴“红旗勋章”。

“红旗勋章”,是当年离休的时候,中央军委给革命老英雄们特别授予的。

这枚勋章,代表着过去峥嵘岁月的点点滴滴。葛振林将它视若珍宝。

然而,打开珍藏着勋章的盒子,葛振林却大吃一惊——勋章居然不翼而飞了!

后面经过调查,葛振林才知道,居然是三儿子葛拥宪偷走了,而原因极其荒谬,居然是为了吸毒而当卖了勋章!

面对葛拥宪,葛振林脸色铁青。他恨铁不成钢,但是却内心悲痛万分,他深深地知道,儿子,自己是无能无力了。

葛振林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亲手把自己的儿子送进戒毒所!

葛拥宪如遭五雷轰顶,对着亲生父亲破口大骂,骂他冷血无情,骂他心如硬石。

葛振林不发一言,沉默,沉默,还是沉默。

经过长时间的改造,葛拥宪慢慢醒悟过来。他痛恨自己的所作所为,也真正戒掉了毒瘾。

葛振林,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挽救了儿子,这样一个英雄人物,这样一个父亲,值得我们尊敬!

作者:不颠儿

编辑:洛子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