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这是《卢沟桥歌》歌词
这首歌中透出的悲壮与豪迈
让人动容
今天
七七事变85周年
硝烟散去,和平安宁
但无论过去多久
那段历史,那段岁月
依然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7.7
那段历史,不能忘记
宛平城
北京丰台区一座兴建于明朝的古城
历经多次修复
城墙上依然布满了密集的枪眼与弹坑
这座古城和周遭斑驳的创伤
见证了85年前那个夜幕里的腥风血雨
年7月7日
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
悍然向卢沟桥和宛平城发起猛烈进攻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激烈的枪炮声
打破了宛平城的宁静
也唤醒了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战斗意志
七七事变的爆发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
凝聚了全体中华儿女抗战的磅礴力量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面对空前的亡国亡种危机
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呼吁:
全中国同胞
政府与军队
团结起来
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抵抗日寇的侵略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抗击侵略、救亡图存
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
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
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7.7
那些数字,不能忘记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军民伤亡.9万余人
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
余座城市先后被占
万难民无家可归
年9月,日军轰炸长沙,市区燃起大火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公然违反国际法
大肆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
地域遍及18个省
有准确记载的战例就达多次
造成数以万计的军民伤亡
年3月,日军进行生化作战,施放毒气瓦斯以及传染病菌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年,日军轰炸桂林,消防人员对轰炸后的火场进行灭火
.7.7
那些人物,不能忘记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
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我们不能忘记——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
仍用草根、树皮和棉絮果腹
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
直至最后英勇牺牲
杨靖宇
狼牙山五壮士
面对敌人步步紧逼英勇阻击
毁掉枪支,纵身跳崖
为了中华民族的出路
他们无所畏惧、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
一代名将张自忠
在宜枣会战中身中数枪
仍卧地浴血督战
在49岁的年纪,壮烈殉国
留下如此豪言壮语: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
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张自忠
有的人早已远去
有的人渐入风烛残年
当年浴血沙场的战士
如今在世的已不足万人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
他们是战斗者,也是见证者
致敬他们,便是尊重历史
英雄们的一次次壮举
汇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
抗击日寇的磅礴力量
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
一往无前、共赴国难
千千万万爱国将士
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7.7
铭记历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上
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大型雕塑
“卢沟醒狮”巍然耸立
卢沟醒狮
如今抗战的硝烟虽已散去
但历史的风雨不能湮没宛平的战火
不能湮没“七七事变”的枪声
“七七事变”
是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的号角
更是震撼我们心头的长久警钟
是我们永远需要铭记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行全面抗战
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
付出巨大牺牲
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战伟大胜利
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
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鼓舞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咀嚼苦难
延续仇恨
而是为了重申和平与正义的价值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奋勇拼搏
砥砺前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历史不仅关乎过去
更关乎现在和未来
来源
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
海报
魏一凡
编辑
芦恬莹
校对
黄紫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