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初的一天下午,出差回来一下飞机,便直奔家里收拾东西。借端午节假期去飞狐陉是事先计划的,意欲由此探索自古盛名的“太行八陉”。
下午四点多,拿上相机等行头与妻子及好友桂贵一行三人驾车驶出北京。
“飞狐陉”是太行八陉之一,蒲荫陉也是其中的一陉。“太行八陉”是指自古西东部经由太行山脉互通的几条道路,凑到一起安了一个吉数。
“陉”非“径”,应为山脉中断的地方,或者更多是生活在这里人们通常的叫法。“八陉”一般说的是从轵关陉开始由南向北排的几条通道,其中的井陉既是地名也是其中的一陉,广为人知。蒲荫陉、飞狐陉加之北面的军都陉亦有“北三陉”之称。
在网上查证,关于蒲荫陉和飞狐陉有不同说法。一说蒲荫陉是易县至涞源一段,从涞源至蔚县一段为飞狐陉。另一说是由保定周边开始经倒马关、隘口到灵丘是蒲荫陉。而易县经涞源到蔚县这一整段都是飞狐陉。蒲荫县史上曾置过两次,先是东汉元和三年,位置在今天河北顺平县东南。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改义丰置,在今天河北安国市区。这两处今天皆保定辖境。蒲荫陉以地名成,似后种说法较为正确。因为手头没有文献进一步考证,无法定论。
若以易县至涞源再到蔚县为飞狐陉的话,即本次所探之地。
由北京出发向南,经京石高速既今京港澳高速,转廊涿高速,下来接国道,很快就到了易县。考虑易县比较近,可以下次再来便未做停留,驱车沿国道经易县边向北直上紫荆关。清西陵、易水湖、狼牙山都在这条路上了。
易县到紫荆关不远,只四十多公里路但不算好走,一是上山有坡度,二是往来的大型工程车较多。
抵达紫荆关已是傍晚时分,在镇上找了个干净点的旅舍住下。
过端午节这里有集市,街面甚是热闹。临时售货棚搭建已经把马路都堵上,儿童游戏场和唱大戏的大棚搭在空旷一点的地方。集市里热闹的大戏一直可劲地唱到深夜,充分体现了北方乡镇的节日气氛。
翌日一早,背上相机就出去了。转悠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看见网络上说的那个古老门关城楼,更别说多少米长的城墙。问问老乡说这里早就没有景了,剩下一点前几年就拆了。望着人头攒动的集市,我叹息:这里居然上演过能够在历史大碑上刻下印记的大戏。
紫荆关,以山多紫荆树得名,也曾叫过子庄关、金陂关等。不知谁统计的,说自古以来这里发生过大小场战争。最著名的可能属成吉思汗从居庸关攻金不下,遂分兵紫荆关,克后由长城里内外夹击居庸关,下金北大门一役。
后来,到明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亦由此取道兵临北京城下,那次多亏了于谦啊!
俱往矣,“樯橹灰飞烟灭”。你不能不感叹时间,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大战,于今都复归平静,取而代之的是生生不息的生活。望着熙熙攘攘的闹市,只能放弃了寻找古迹的念头,从密集的人群中十分困难的把车子一点一点挪出去,把问古的任务留于下次。
从紫荆关出发,沿国道向西向北就是涞源。到涞源县城未进,转而直奔白石山。据说白石山很有特点,有岩石形成的“塔峰”。进到山脚便有收费的。进去就是盘山路一直从门口修到山顶。车子两档三档的往上爬,到顶一看停了一片车子,基本上是北京开来的。
从山上下来又奔所指的涞源“空中草原”。这是一条很糟糕的路,所谓的草原也不大,景区管理亦不敢恭维。本来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商业性的开发大煞风景。
由草原下来很快就有一个高速口,可以由此上张石高速。往张家口方向四十多公里到蔚县北下,就到了大名鼎鼎的飞狐峪。这段高速修的十分精彩,是在过去的绝路中打出的通道,隧道一个接一个,都是在绝壁中穿行。“岔道”、“明铺”等地一穿而过,真个“天堑变通途”。
翠屏山也就是飞狐峪所在的这座山,象巨大的屏风在这里面北而立,驱车近前方见峡谷口。翠屏山北有北口村,即飞狐峪的北口。村口的路用水泥墩挡得好好的,稍宽一点的车子是过不去的。村子很大,村里也有几家挂着饭馆的招牌,但没有一家开着。很难想象这里是当年南来北往的旱码头。
飞狐这一段古来曾用名很多,有称“道”有称“口”有称“谷”有称“岭”有称“峪”的。从此向北至蔚县再无险要了。
飞狐峪的今天也是大道朝天。但是开着车走过平整的现代公路,看着两旁陡峭的山形,想着这里历史上的争战,还是很有感触。
是夜,宿峪口的旅馆,就在那些直上直下的山根脚下,空气极好。黑呼呼的大山近在眼前,很有压迫感。
从飞狐峪向南,是一条修得很好的山路,好象可以一直通到涞源。飞狐峪一段大约二十公里,峡谷的宽度只在十几米到五十米之间。想当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山色俊美不输江南,同时又兼北方大山的雄浑之气,无怪乎说这里是八陉最美的景色之一。
飞狐峪以其位置的重要,注定是要上演大戏的。春秋以来一幕一幕,多少英雄抒写感人篇章。离得最近的战役是年12月17日和年3月下旬那两场。一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明铺大捷”,另一场是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的前奏。我想,以它的险要注定今后还会有惊人故事发生。
出飞狐峪沿山路上行约二十公里,过马蹄梁子又到了另一个空中草原。此面积较涞源的大一些,管理上似乎也问题,看来仅有风景美还不行。
“空中草原”在海拔米左右,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极目望去一片野花,花黄叶绿,天蓝云低,石奇壑深。飞播的人工林已在培育中成长,景色怡人。这里就是春秋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地方,那是发生在二千多年以前的一次改革。
初探八陉,感觉是沉重的。这里距北京不远,是我国地理上第一个阶梯的衔接处,上了这个台阶就是山西蒙古高原。或者是几百至上千米的落差使人产生沉重感,同时,沉重的感觉也来自历史长河带来的积淀。
这里历史上应该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反复碰撞融合之地,几千年来多个民族于此地孕育成长共生共荣。只有亲脚踏上,才能深切感觉到这块土地,确实演绎过那么多的故事。
想着想着,李白那句“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忽然冒上嘴边。燕昭王走了,荆轲走了,但历史并不遥远,他们总在身旁。
下山再上高速,向北行不远是蔚县,这次已来不及去。
过蔚县由张石高速转宣大高速接上京藏高速就回到北京了。
记于年,年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