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尤其是5A、4A级景区,被视为老天爷赏饭。它们只需开门接客,躺着赚钱。然而,近两年却不断传出景区破产的新闻。

河南洛阳的龙潭大峡谷,是我国第一个宣告破产的5A景区。龙潭大峡谷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最美峡谷”,还入选了美国CNN评选的“中国最美40家景区”。

年6月份,5A级景区野三坡运营方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随后不就,河南洛阳4A级景区养子沟传出破产消息,河北4A级景区狼牙山也发布通知,表示资金链断裂。

为什么端着景区这一“金饭碗”还会赚不到钱?

传统景区:季节波动,重资产

郁达夫曾写道:“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现实世界里,只有才能吸引别人舟车劳顿过来看。因此,风景自然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资源。

很多家喻户晓的景区为A股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可以发现传统景区生意的行业共性。

第一,季节波动大,淡旺季明显。

  (数据来源:公开财报)

旅游业是典型的“金九银十”。从上图可见,第三季度(7-9月)是景区的绝对旺季,单季度扣非净利润占比达全年一半。与此对应的是部分景区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为亏损。年,桂林旅游第一季度亏损万元,黄山旅游第四季度亏损万元。

第二,重资产运营。

  (数据来源:公开财报)

图表的固定资产口径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占比=固定资产/资产总额。可以发现,除了西藏旅游和黄山旅游,剩余景区的固定资产占比都超过40%。

第三,固定成本高。

  (数据来源:公开财报)

固定支出口径为“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应付职工薪酬”,固定支出占比=固定支出/营业总成本。

景区为重资产模式运营,折旧摊销属于刚性支出,无论淡旺季,都必须计提。淡季客少,景区还要降价吸引游客。

第四,自由现金流量不稳定。

  (数据来源:公开财报)

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少数股东损益。

丽江旅游、峨眉山A和黄山旅游是九家景区里净利润和市值的TOP3。黄山旅游年的扣非净利润3.12亿元,为9家景区最高。可以看见,即便是景区里的佼佼者,自由现金流也极不稳定。

  (数据来源:公开财报)

上述几个特点导致传统景区的经营水平不稳定,使得景区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低于10%,且近年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驴迹科技:全球布局,轻资产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年新冠疫情肆虐,出于疫情防控的现实要求,国家层面正式提出“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智慧化发展。“互联网+旅游”这一新赛道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旅游产业的弱点。

驴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HK,以下简称“驴迹科技”)

驴迹科技成立于年12月,年1月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驴迹科技是国内最大的景区在线电子导览提供商。据招股书披露,按年交易额计,驴迹科技占在线电子导览服务的市场份额为86.2%。

  (图片来源:驴迹科技   (驴迹科技净资产收益率)

互联网行业以轻资产著称,驴迹科技也不例外。驴迹科技金额最大的经营资产为无形资产,其中最多的是版权,年末账面净值为5.55亿元,资产总额占比45.87%。迹科技是世界上拥有在线景区电子导览版权最多的上市公司。

年驴迹科技研发成本元。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在年4月8日发布了年亚太区高科技高成长强榜单,驴迹科技高居第86位。

景区由于重资产运营,资金需求大,往往借款经营,还本付息风险较高。宣布破产的景区里如龙潭大峡谷即由于举债扩建,年的门票收入不抵利息,最终破产重整。驴迹科技的轻资产模式对经营资金要求较低,年年报显示,其账上不存在有息负债。

细分赛道领跑者

传统旅游景区“成也稀缺性,败也稀缺性”。独一无二的风景吸引全国、全世界消费者前来参观游玩,景区坐着收钱。与此同时,景区也画地为牢,无法像其他行业那样扩大规模,占领市场。

  (丽江大研古城,图虫创意)

景区收入来源以门票、索道、住宿业务为主,高度依赖客流量。而节假日、气候因素等综合因素决定了国人出游季节波动大的特点。此外,景区业务固定成本比例高,叠加淡季降价揽客,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占到半年业绩。而围绕景区的酒店、旅行社、商圈同样依赖客流量,和景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驴迹科技所在的“互联网+旅游”赛道,依托互联网技术,技术导向,研发驱动,轻资产运营。收入来源布局全球景区,销售渠道则与多家OTA合作,从上下游规避传统旅游产业风险。

作为国内“互联网+旅游”概念的上市第一股,驴迹科技已然成为新赛道领跑者。随着下半年旅游旺季到来,后疫情时代的驴迹科技将交出更靓丽的成绩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