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莜衍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明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景区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处于旅游产业的上游,景区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极大地影响着国家和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年至年,我国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多,到年底为个。

根据今年22个省市发布的五一假期旅游数据,全国共有10个省市累计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2个省市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其中,江西省接待游客最多,达.41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2.7%,是今年清明节假期游客人数的3.1倍;贵州接待游客也在万以上,居全国第二、湖南第三,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93万人。

伴随着如今愈来愈多的人喜爱出游,中国许多地区不断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景区。在我国,4A、5A景区通常会按照三个评定细则进行评定,以此来界定4A和5A景区。一般来说,会根据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和游客的意见进行评定,因此即使是已经提升为5A级的景区,如果有相当数量的游客不满意见的反馈,也可能会降级。

最明显的案例是我国山西省的乔家大院,因当地景区价格居高不下,屡屡登上热搜,最终从5A景区跌至4A景区,景区之间的升级或降级在我国非常普遍。如今在中国的许多景区游玩,成本费或是特别高的,在一些景区不仅门票价格高,而且景区内很多新项目都有独立的费用,所以消费能力非常高。

有很多景区,在近些年确实是赚了许多钱,但还是有一些景区却也面临着“倒闭”的困境。早在年,景区倒闭的消息就层出不穷,就连一些4A、5A级的景区也不例外。先是河南洛阳4A级景区养子沟传出破产消息,之后河北4A级景区狼牙山也发布通知,表示资金链断裂。除了这两大景区外,有着5A级头衔的野三坡风景名胜区也陷入了破产的境地。

坐落于河北省涞水县的野三坡旅游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里面有很多小旅游景点。野三坡景区还荣登了年中国知名品牌度假旅游景区TOP20榜,十分受大家的喜爱。曾相继去野三坡游玩的游客超出千万人次,然而随着野三坡服务水平的下降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来这里的游客数量正在缓慢减少,尤其是在年由于新冠疫情损害更为严重。野三坡景区的经营一方快活不下去了,面临破产重组的困境。

根本原因是打造野三坡景区,是开展借款的。但是经营景区十分取决于门票费收益,和里面店家的收入。但是年上半年,到野三坡的游客寥寥无几,没有了门票收入,野三坡景区面临重大经济危机,负债9亿元。没有游客前去交易,还不了借款当然就运营不起来了,因此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

不过,很多人对于野三坡的破产重组的举动是有不少看法的。为什么很多人不同意野三坡的举动呢?毕竟去年旅游业不景气,许多地方和整个行业都是如此。而如果野三坡旅游投资赚钱,这样的情况下野三坡是可以向债权人申请延期的,但野三坡直接破产重组让很多人不满。

作为国内知名景区,尤其是4A、5A景区,为何会出现如此连续的破产重组局面?即使去年旅游业不景气,但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别人能坚持,而你则走向破产呢?其实也跟很多风景区自身原因有关。

收入单一

现在国内大部分景区的营收模式都是一样的,也很单一。说白了除了门票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而一些景区为了增加利润,一再提高门票价格,结果却是很多游客最终因为门票涨价而不再来这里,于是游客越来越少,收入也越来越低。

对很多人来说,出门旅游是为了体验的,如果门票过高,让消费者买单,最后消费者都会放弃,所以景区要想长久,光靠门票收入很显然是不行的。

盲目扩张

还有的就是有的景区只要有人流就开始盲目扩张,很多本不该存在的项目,在金钱的利益下,纷纷建起。虽然现在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平日里选择节假日出行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陷入盲目扩张的景区往往因考虑不周全而陷入发展困境。

毕竟在景区建成后,还要综合考虑后期维护成本、市场吸引力等因素。如果景区新建了很多新项目,但无法吸引消费者,景区必然会陷入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从而出现破产。

因此,景区想要长期发展,必须要改变升级转型中的一些盲目性,同时除了依靠门票收入外,还需要想办法增加购物、生活、娱乐等其他方面的收入,从而提高景区的营收额度。通过这些方法,或许能够有效避免倒闭潮继续发生。

对此,你有什么更好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