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今年秋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将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特别是有关语文学科将得到“优待”,阅读量将大为增加。
图书源头:一派火热景象
近日,记者来到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镇江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兵向记者介绍,教材的改版是从年开始的,今年将全部完成。全国中小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是通过教育部统一编排审定,有编写、审定、出版、印刷的环节。教材审定委员会对书本进行严苛的审定,细小到民族服装的每一粒纽扣都要进行检查。
镇江市区小学、初中每本书的使用量大约有8万册,所以该公司在暑假要24小时不间断发货,工作量很大。在教育发展部经理戴俊培的引导下,记者来到该公司的存书仓库看到,师傅们正在挥汗如雨地工作着,有的正从货车上下书,有的在搬书,还有的整理书籍,一派火热的景象。
仓库内部对各个学校的图书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戴经理介绍,小学英语、数学补充习题、劳动与技术、中学物理等图书都已经到货,但是今年改版的图书由于审核和印刷的任务比较重,所以到货比较晚,但不会耽误各学校的正常开课。
小学语文:识字量阅读量都增加
市红旗小学一级教师孙爱华长年工作于低年级。她向记者介绍,首先新教材注意了幼小衔接,体现在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图,图片的类型丰富。新教材的课程调整为先识字再学拼音。识字量增加,会写的要求降低。
其次重视孩子的阅读。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地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新教材的内容更加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增加了传统文化元素。
过去小学阶段古诗文很少,这次有了较大的增加。新版本教材整个小学阶段共选古诗文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版教材增加54篇。再加上汉乐府进入一年级上册教材,这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一二年级主要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尽力让孩子喜欢上语文。
市红旗小学的另一名一级教师、市骨干教师聂小娟告诉记者,新教材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与时俱进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积累和背诵的古诗词数量明显增加,民族性更加凸显。重视课外阅读,以课文引领对课外书籍的阅读,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
新教材强调单元教学意识,每一单元有明确的教学总目标和基本方法的指导。每一篇课文后的题目明确指向若干教学目标,可操作性更强了。新教材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高,阅读的速度更快,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在其他学科中都能反映语文阅读能力的影响,这一影响直至高中都能反映。新教材培养核心素养。新教材对老师来说目标更明确,对学生来说要学得更广,向课外阅读延伸。
宜城小学高级教师韦珩翻阅了六年级上册的部编版教材对记者说:“以前70后小时候学的有些课文又出现了,比如《穷人》《狼牙山五壮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比较有亲切感;更注重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积累;出现了小古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明确;习作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联系更紧密了。”
中学语文: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体系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高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张举介绍,统编语文教材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更加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比如古诗文的篇目增加了,鲁迅的作品选了9篇等等;对近些年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纠正作用,比如课文的篇数减少了,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要求高了。
选文的质量明显提高,很多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经典性文章被选了进来。比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等等。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这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市外国语学校骨干教师、省、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袁莉莉对记者说,入选教材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