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精神,构成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璀璨夺目,这些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备好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干粮”。

牢记初心使命,涵养为民情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初心”就是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获得了人民的广泛爱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从“半条被子”的女红军,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再到“为贫困山区女孩的追梦人生点亮了希望之光”的张桂梅,一名名共产党员始终不渝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厚植“人民至上”的情怀。当前,有些党员干部身上确实少了些危机感,多了些优越感,与老百姓的距离远了,工作重心偏颇失衡。孟子曾对齐宣王建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来源于群众、培养于组织、服务于人民”的工作初心,牢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群众声音,多到基层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基础,更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抗日女英雄赵一曼被敌人用竹签捅指甲依然宁死不屈、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刘胡兰宁死也不说出党的秘密、董存瑞舍身炸毁碉堡、邱少云为了战斗胜利宁愿被烈火烧死……一个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动展示了共产党人在种种考验下的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以铁肩担道义的勇气,不断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理想信念和高尚人格的强大力量。

坚持实干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为官避事平生耻,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共产党人勇于担当,实干巧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干”字,是我们党夺取新胜利的法宝,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在党的干部队伍里,心系人民、苦干实干的领导干部比比皆是:焦裕禄身体力行,身患肝癌,却强忍剧痛,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拼命三郎”廖俊波苦干为人民,打拼到生命最后一刻;“心有大我”的黄大年呕心沥血,不移科技报国志;“新愚公”李保国扎根太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歼-15总负责人罗阳以“无我”的精神来报党报国,他们无疑都用一个“干”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和担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是被历史所反复证明的极其朴实而又深刻的道理。当前,“十四五”规划正在逐步推进、乡村振兴已全面展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能力,狠抓工作落实,勇于直面问题,主动担当作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在新征程上开创新的辉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