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结束后,冈村宁次立即调集重兵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其中进攻晋察冀军区的日伪军就达到了7万多人,杨成武任司令员的一分区由于距易县县城较近,对日军威胁极大,因此成了敌人的重点攻击目标。由于敌众我寡,并且武器装备也不如对手,为了避免和敌人正面硬拼,杨成武决定率领军区主力跳到外线作战,留下少数部队袭扰敌人,掩护乡亲们转移。
一群又一群的乡亲们扶老携幼,背着粮食,赶着骡子、毛驴和牛羊,有的还抱着大母鸡,向易县东南的狼牙山转移。狼牙山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行,有不少天然的山洞可供藏身。靠着狼牙山险峻的地势,这一带的乡亲们躲过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但这一次却出了意外,乡亲们刚进山不久,数千日伪军就跟了上来,将狼牙山团团包围。
那么这次日军的行动为何如此迅速呢?这和叛徒赵玉昆有关。赵玉昆是易县本地人,早年时期以占山为王,打家劫舍为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也打出了抗日的旗号,借机招揽民众,短短半年多时间就拥有了多人马。驻守易县的日军见赵玉昆势大,担心他会率部攻打县城,于是主动出击,向赵玉昆进攻。
赵玉昆部虽然人数众多,但缺乏训练,而且武器装备也极差,不少人拿的还是大刀和长矛。因此双方一交手,赵玉昆就吃了大亏,伤亡了好几百人。此时杨成武正率领一分区主力在易县一带活动,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名声大振。被日军赶得走投无路的赵玉昆主动率部投奔了杨成武,被改编为晋察冀一分区第5支队,赵玉昆为司令员,王道邦为支队政委。
改编完成后,为了尽快提高5支队的战斗力,杨成武命令赵玉昆率部开进狼牙山整训,同时还给5支队派来了不少政工干部。不料杨成武此举却招致了赵玉昆的严重不满,他认为这些政工干部来到5支队就是为了削弱自己的权力,因此对他们进行百般抵制和排斥,经常无端干涉他们的工作。杨成武得知此事后很生气,对赵玉昆进行了严肃批评。
之后赵玉昆虽然表面上有所收敛,但仍在暗地里使绊子,指使其亲信处处给政工干部设置障碍,阻挠他们的正常工作。此外,赵玉昆还不顾军纪,纳了多名小妾,生活极为腐化。为此杨成武多次对他进行警告,希望他悬崖勒马,并明确指出,如果再不悔改,就将撤销他的支队司令职务。这一下,赵玉昆慌了,他把心腹召集起来密谋,决定率部投敌。
支队政委王道邦及时察觉了赵玉昆的阴谋,掌握住了部队,赵玉昆则带着数十名亲信连夜逃往易县县城,投敌当了汉奸。赵玉昆是易县当地人,本来就对狼牙山不陌生,部队改编后又在狼牙山中进行了将近半年的整训,如此一来,他对狼牙山的地形地理就更熟悉了。赵玉昆叛变后,被日军委任为易县伪军的团长。这个叛徒为了立功,率部对易县周边的革命群众下了狠手,多人先后被他杀害。
日军对杨成武的一分区开始大“扫荡”后,赵玉昆主动充当马前卒,给日寇带路,将躲进狼牙山的3万多名群众包围。为了掩护乡亲们转移,7连6班的5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依托有利地形与敌人进行了5个多小时的浴血苦战,弹尽粮绝后英勇跳崖,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如果不是赵玉昆这个叛徒带路,日军根本不可能在山路险峻、岔道多如牛毛的狼牙山中发现躲避的乡亲们,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也不会牺牲。因此从这一点来说,称赵玉昆为害死五壮士的凶手并不为过。抗战胜利后,作恶多端的赵玉昆跑到了北平,以药材贩子的身份来掩藏自己。年,他被群众举报,随后被捕,不久后被押回易县公审枪决,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