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908/5683025.html

世人只知“道”,却不知“道”的深度。一些人穷极一生只为寻道。网络上“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时常在热搜榜上。是啊,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见不到所谓的道,而在以前乱世的中国,却常见道家人。近代就有一名李圆通的道家人。

出入道门

李圆通是河北人,年出生于武师家中。老家自古以拳法非常盛行,戳脚拳、八步拳、练步豢、翻子拳等北派拳法。李圆通自幼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有几手功夫,但是那时候对道家一无所知。

李圆通家中并不算富裕,成年后为维持生计干苦力赚点吃饭钱。但是中国近代外强中干的清王朝,被西方列强的入侵下,老百姓的日子水生火热,连干苦力赚钱都变成奢望。

当看到有血性,有骨气的老百姓挑起义和团的大旗,有着“扶清灭洋”口号下,打洋人、烧教堂,那段时间可谓是闹得轰轰烈烈。

一边迫于生计,一边听着外界的声音,李圆通为混口饭就加入朝廷军队。李圆通凭借自幼对习武耳濡目染,虽没有大师指点,但长年累月的刻苦努力,一身力气而且身手矫健,被一名长官赏识。

在这名长官的帮助下,未来几年,李圆通凭着一身武艺,在这条路上意气风发,带兵剿灭土匪有功升了官。

加入朝廷军队对李圆通而言是相当不愉快的经历,虽然这几年来升了官,但是他善恶分明,清军内部中饱私囊、弄虚作假,旧政府的军队乱作一团,贪污受贿、吃喝嫖赌,简直是五毒俱全,和这些军阀官僚厮混,并不是他想要的。

看到清军的黑暗,从骨子里就烂透的清军,李圆通不愿同流合污,愤然离去。离开军队后他的生活很迷茫,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游荡的他在狼牙山的棋盘陀道观下被收为弟子。

学习道教,学习针灸医理,免费给附近村民诊治。这是第一次接受到这样的思想,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感叹道人还能这样活。

从此,他的生活没有打打杀杀,每天潜心修道,并且跟着师父学习医术,后来他便成了一个出名的大夫,临近狼牙山的百姓都来求他诊病,李圆通也是从不拒接,从来不收诊金,周边百姓都很尊敬他。

救世一方

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公然侵华,全面战争爆发,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作为中国的宗教,道门一向心系苍生,悲天悯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李圆通终究还是坐不住,尤其是李圆通年前后曾拜入龙门派的开山祖师丘处机,李圆通决心效法丘处机祖师,入世抗日,带领玄门子弟为国效力。

由于狼牙山的山峰雄峻,地势险要,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决定把这里设为指挥部。李圆通道长知道八路军为天下事,主动结识帮助杨成武司令员,提供狼牙山地形框架图,带领玄门弟子与八路军共同搭建防御。

并且提供道庙为八路军藏被子、藏衣服、藏粮食,掩护受伤病员退出战线。有一次八路军被日军包围帮助八路军脱险退出战线。

我们熟知的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就在这里发生,为掩护战士安全转移,五位壮士成功完成任务,李圆通道长并救下了两名幸存者。

不料李圆通与八路军的关系被日本人发现,年,日军将对道观拆毁,无差别把道观中的二十多名道士杀害,尸体被焚烧。幸运的是李圆通当时不在观中,逃过一劫,当他回来,发现道观已经成为一片火海,弟子也不在人世。

人各有命上天注定,长年修行道的李圆通道长比谁都清楚这是躲不过的劫。虽然有心无力但是他并不后悔自己协助八路军抗战,因为只有打退侵略者,才能够保护全中国人的生命。

大道至简

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李圆通的愿望完成。他总是会想起死去的那些弟子,心中始终有一大石头压着自己的心,无心静修道,索性就换种方式修道。

李圆通决定下山去,靠自己的医术悬壶济世,继续自己未完成的修道。据说李圆通每到一处,都会挂出招牌,为穷苦百姓免费诊疗,为百姓治疗疾病,等过几个月差不多又去下一个地方。

年,李圆通被任选为山西省政协委员。有了职位后他经常主动地在宗教圈和群众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继续帮助共产党。这一年,李圆通医院的工作,医院的针灸大夫。

年4月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目的是让道教发扬大。李圆通出席在北京召开的道教协会,担任国家副主席的朱德听说后便亲自到会祝贺,目的是代表共产党,认同道教同时也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虽然李圆通与朱德第一次相见,但朱德对李圆通并不陌生,他在抗日时就听闻过李圆通的大名。朱德知道李圆通医术高明,精通武术,便极力医院任职。

但是李道长说自己就像风中残烛,有心无力,希望能够剩下的时间来游历四方,完成自己最后的“道”。自从这次大会后,李圆通也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小结:

道家思想简单来说是对人心的一种磨炼。通过经历人生喜怒哀乐后修行感悟,克服心中的欲和魔,以内心的清明思人,让人的内心思想升华,做到无欲无魔则高,克服了这些,就能看得高、真、远,这或许这就是修道人的魅力吧。

没人能评判得道之人的标准,但是李圆通道长一辈子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他配得上“得道高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