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保定附近的太行山有一座状似狼牙的山脉叫“狼牙山”,因狼牙山五壮士而出名。在距狼牙山约40千米同属太行山的高峰区叫白银坨。白银坨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极具地理魅力的地方。
在白银坨一个叫葡萄沟的峡谷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坑洞被一条溪流连接,当地人称它为石盆,认为是古人为存放宝藏打造形成的,因为附近村民在石盆里捡到过散碎的白银。但实际上,这些石盆并不是人工开凿的,因为石盆的岩石是非常坚硬的白云岩,沉积作用形成,因其中含有石英、长石等,硬度大,在古代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不可能开凿形成这样的坑洞。
经测量,发现这些坑洞不是直上直下的圆筒状而是水壶状。原来,这些坑洞是一种独特的地理景观叫“壶穴”,而且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壶穴群。那这些壶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从从山上汇水区流来的洪流挟带着更加坚硬的花岗岩石块经过峡谷小坑洞时形成漩涡,不断磨蚀,因为石块重,很难冲出坑洞,经过长期不停的磨蚀,便形成了类似水壶状的壶穴。壶穴作为一种地理景观,它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型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形成。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甚至有的壶穴是海蚀形成的。
那白银坨附近居民捡到散碎的银块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有银矿,当地村民捡到的白银可能是山体矿脉中一些体积较大的白银颗粒被雨水冲刷到溪流下游的峡谷中的。这里曾经是明朝官银的开采地,大量的银子运往北京。由于古代开采工艺落后,这座银矿在明朝后期就逐步枯竭。如今人们利用现代技术,这里至少还有上百吨白银可供开采。但保护起来比开采更有价值。
现在,白银坨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不仅有壶穴奇观、矿洞宝藏,还是秋季观赏红叶的最佳地点,除此之外,人文景观也别具一格。
传说战国时期孙膑、庞涓曾在这里打仗。一个峡谷的谷底留下了孙膑的点将台,裸露的青石板上有几个深深的马蹄形坑洼,传说是庞涓的坐骑留下的马蹄印。抗日战争时期,杨成武将军指挥我抗日军民与日本鬼子展开殊死的搏斗,留下一段悲壮的史诗。道观白云观,传说是金代全真教第二代教主马丹阳所建。全真教是我国传统道教的一支,它的教义将儒、道、佛三家学说融为一炉,弘扬中国古典传统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