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7日,我军正式对越南展开自卫反击作战。仅仅28天,东西两线的战士们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得越方那叫一个溃不成军。
然而在这势如破竹的无敌攻速背后,却是以一个个战士的牺牲为代价的。
我们一方面为对对越自卫战中我军的凛凛雄威所震撼,一方面却又无比痛惜那一个个倒在战场的战士。
开战首日,东线方向上,许世友将军指派42军师负责夺取越南石安县东溪镇的靠松山,该师团2营5连有一个战士叫李定申。
作战中,他击毙敌军1人,俘虏敌军2人,在腹部和右胸同时受伤的情况下,继续和敌人拼死战斗。
子弹打光后,李定申就与冲上来的越军徒手搏斗,最后直接拉响了身上的两颗手榴弹,拖着两名越军同归于尽。
这一年,李定申才23岁,正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年纪。然而在这样的年纪里,他却选择了义无反顾地拉着敌人共死,为战友们铺平胜利的通道。
图李定申烈士旧照
战后,上级依据他生前的愿望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安葬于广西龙州烈士陵园1区7排10号。
3月16日,我军全线凯旋回国,在当月下旬各自归建。师团2营5连在回到广东惠州的驻地后,收到了许多来信,其中却有两封信十分特殊,只因为他们的收信人是2营5连2排4班李定申。
5连指导员丘美赛收到信后,一时间愣怔住了——李定申在战事开始的第一天就英勇牺牲了,该怎么处理这两封信呢?
深思熟虑了一番后,丘美赛指导员决定还是拆开看看,万一李定申烈士有什么未了之事,也可以代为处置。
图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解放军战士
原来,这两封信都是李定申的父亲李桂森写给儿子的。
第一封信里,李父对参加自卫反击战的所有五连战士表示祝贺,祝贺同志们为祖国打了大胜仗,并热情地对战士们的状况表示关怀。
第二封信则是首先询问连队,李定申在战场中的表现如何,字字句句中充满了对儿子巨大的期望。
丘指导员看着信,不禁眼眶已经湿润。
李定申已经在战场上牺牲,对此5连所有人都很悲伤。哪怕在后续的战事中,五连战士们英勇杀敌为他报仇,可这依旧改变不了他已经阵亡的事实。
所有人都清楚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可战士们对于李定申还有其他烈士的壮烈牺牲,依旧无法释怀。
图云南边防民兵在被越军打死的烈士墓
英雄已去,可英雄们的精神不能去。
为了给活着的战士们心里以抚慰,为了号召大家学习李定申这些英雄的舍身为国精神,五连指导员丘美赛专门挑选了一个日子,为所有战士朗读了这两封烈士李定申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那一天,训练场上空中弥漫着泥土和野花的芳香,芳香中又有一种难言的肃穆。
指导员站在台上,没有用任何扩音器,用着最大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读着信,声音越来越嘶哑,嘶哑中带着不少颤音。
战士们认真地听着,没多久所有人都忍不住低下了头。
图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士们围坐着
指导员读到第二封信时,里面有一段:
“我的孩子定申,不知他在战场上是否英勇杀敌?能不能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如果他能完成任务,我们就放心了。就是出了什么意外,我也感到光荣。我们全家都很希望能早日知道他在战斗中的表现。”
所有战士彻底泪崩了,这是多么伟大的父亲,才能有如此宽广的胸怀?
也只有如此伟大的父亲,才能教育出李定申这样的英雄战士。
李桂森老人只是战地儿女家中父母的一个缩影,他对所有战士的关心和对儿子的无限期望,正是千千万万个战士父母对于前线儿女的殷切心思。
图为救战友不幸牺牲的解放军战士
尤其是李定申所在的5连,当日5连战士亲自目睹李定申在他们身后倒下,身体两侧各是一具越军尸体时,心底更是久久无法平静。
在连指导员丘美赛念完信后,所有人都是泪湿眼眶。
听完信后,有人便提议要尽快回信给李大伯,告诉他李定申在这场战事中不仅没有任何不妥之处,而且作战十分英勇顽强,是所有战士的好榜样!
图广州军区42军师炮团七连旧照
2月17日,42军师团,奉命从布局关20号界碑右翼出发,在快速攻克班徒后,直插靠松山高地,同时向东溪方向快速挺进。
李定申所在的先锋营尖刀排,当时负责全连的尖刀任务,此次任务是对靠松山负隅顽抗的越军发起持续猛烈冲击,以求迅速占领靠松山高地,为我军后续部队的前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当时李定申冲在全连战士的前面,被敌人重点针对,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他的右大腿,鲜血直流,疼得他整个人的脸色无比狰狞,老班长黄振恒要为他紧急包扎。
李定申却说:“时间就是胜利,敌人的阵地还没有到手,不能耽误。”
就这样,李定申丝毫不顾及自己的伤势,仍然勇猛向前,继续对敌人火力点举枪射击,仍旧冲得又猛又狠。
图轻伤不下火线是解放军的传统
途中,李定申还活捉了一个越军,缴获了2支冲锋枪。
然而这时候,敌人从阵地的暗堡里突然射来一梭子重机枪子弹,李定申躲闪不及,被第二次打中,这次受伤在腹部,流血更多。
然而,此时正是迅速压倒敌军攻势的重要时机,压根容不得有丝毫时间的耽误,李定申靠着坚强无比的意志,强忍着流血带来的眩晕感与疼痛感,继续搜索着敌军的火力点。
李定申以锐利的眼睛,经过持续的观察,最终锁定了敌军一个十分隐蔽的反坦克支撑点。
在他提供了该点的具体位置后,全连各种“家伙什”一起猛烈开火,迅速消灭了该点的所有敌军,当时阻碍我方的力量一时大为缩减。
战友们正准备迅速攻克敌军阵地的时候,又一个暗火力点喷发出了磅礴的子弹,而敌人的目标就是那个令他们蒙受重大损失的李定申。
李定申当即进行了闪躲,可是仍旧被敌军击中,这是他第三次受创,直接昏倒在地。
过了一会儿,李定申悠悠转醒,便又以令惊人的韧劲继续爬着前进,两名敌军看到他这样子,准备直接俘虏他,可却没想到一时间根本无法拿下。
在李定申拼命肉搏下,两个越军始终不曾制服他。可李定申也快撑不住了。在最后时刻,他毅然决然地拉响了身上的最后两颗手榴弹,然后死死缠住两个敌人,就这样同归于尽了。
图阵地上越军的尸体
对于李定申的事迹,众人早已无比清楚,可当战士们提笔写信时,却仿佛一个字都写不下去。
那每一个字仿佛重达千斤,一想到牺牲战友的父亲李大伯看到这封信,要经受的那种突如其来的巨大伤痛,他们一点也写不下去了。
战士们希望由指导员代笔,用比较婉转的语气,一步步铺垫,慢慢告诉李大伯儿子牺牲这件事,给他一个缓冲,不要一下子就提到李定申的死讯。
丘美赛这时候也正在为此事为难,李定申的父亲对儿子要求非常高,曾经多次给他写信询问儿子在部队的情况,要部队用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儿子,不要有任何的留情。
图年2月,正在冲锋陷阵的42军战士
尤其在出征之前,李大伯和他们一样紧张,一次又一次来信,要儿子抓紧训练,鼓励他苦练杀敌本领,到战场上少流血的同时,杀倒更多的敌人。
李桂森老人还叮嘱李定申不要挂记家里:“只管一个心眼打仗,不能给家乡的人民丢脸。”
那么,此时若告知李大伯儿子壮烈牺牲的消息,老人家能够经受住失去爱子的悲痛吗?
图中央慰问团到各部慰问参战部队
这时候,团里的一个通知解决了5连同志上下为难的情况。
原来,团里已经安排了后勤处协调员曹扬平和连指导员丘美赛一起,代表全团官兵去烈士李定申的老家,去看望英雄的父母。
两人来到了李定申的老家,广西临桂县城的两江公社两江大队。经过一番短暂寻找,终于找到了李桂森的家。
那是一栋质朴却又整洁的农家屋舍,得知来人是儿子部队上的人,李桂森夫妇十分热情,像对待亲人般欢迎并招呼他们。
图广西县城风貌
尽管来时,两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可是一番寒暄之后,却是怎么样也无法开得了那个口。
李大伯在看到来人时,其实心里就有了预料,毕竟部队不会无缘无故派人直接到战士家里的,身为公社粮站普通干部的李桂森,对于这点还是清楚的。
丘指导员和曹协调员两人慢慢地讲着,从李定申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到日常训练上的点滴,与战友们相处的情谊,只要他们能想到的,都尽量告诉二老。
李大伯夫妇二人,就那样安安静静地听着,眼泪就一直没个停,眉间既有欣慰的笑意,又有痛失爱子后难掩的悲伤。
图缅怀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烈士们
良久,李大伯方才哽咽道:“感谢部队首长和同志们对我儿子的教育……我的儿子没有辜负祖国的期望,有这样的好儿子,我们做父母的也感到光荣。”
在与李大伯夫妇的交谈中,丘曹二人了解到李定申从小到大经历过的那些故事。
他们以李桂森夫妇的讲述为引子,再为他们分享李定申在部队的故事,慢慢地拼凑出来李定申过往二十三年里的全部。
李定申,出生于年,出生地就在几人谈话的所在——广西临桂县两江镇金盆土村。
父亲李桂森是一个普通的粮站工作者,兢兢业业做着自己的工作,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母亲李意嫂任劳任怨,整日围着家里与田地打转,是一位典型的普通劳动家庭妇女。
图上个世纪的粮站工作人员
李定申和很多孩子一样,在这样普通却又温馨的家里出生和长大。
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的英雄故事,那时候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也是英雄炸碉堡或者打仗游戏。
上了小学后,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小小的李定申被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于是就在作文里写道:“黄继光叔叔是我的榜样,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努力锻炼身体,长大后要成为一个和黄继光叔叔一样的大英雄!”
图黄继光舍身堵机枪(油画)
或许在当时的李定申心里,他并不清楚当英雄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当英雄,只是从心底里觉得黄继光叔叔是好样的,他就应该学习。
有一次,李定申向老师提出了一个天真的问题:“那些英雄叔叔们那么不要命,他们不怕死吗?”
当时李定申的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因为他们懂得,自己牺牲能换来祖国的光明、人民的幸福,使你们这些小朋友都能安安稳稳地上学啊!”
老师的这一番回答,在年幼的李定申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这从他后来的各种表现,以及他的日记内容,都可以看出来。
图上世纪,解放军日常训练(旧照)
年1月,李定申经过了重重选拔,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阵列,穿上了他魂牵梦萦的军装。
三个月新兵营训练后,李定申以其特别优异的表现,被分配到了团2营5连,成为了该连2排4班的一个普通战士。
下连后,李定申苦练各项军事技术,在短短一年内就成为了5连的特等射手、投弹能手和刺杀标兵。
在一次战术训练中,有一件事让李定申终生难忘。他所在的排奉命攻占“敌人”的山头阵地,“敌人”的一个暗堡火力异常强大,压得全排人都抬不起头。
图越军在高地上监视河口对岸的解放军
眼看着局势越来越不妙。副连长彭大秀命令李定申炸掉暗堡。
他以平时的训练动作为基础,抱起炸药包,结合具体的地形情况,时而跳跃,时而匍匐,时而卧倒,经过了重重困难冲到敌暗堡前。
因为是日常训练基地,暗堡上是设置有一个专门放置炸药包的地方。可是李定申直接举起了炸药包,双手托住,想要直接炸掉碉堡当个大英雄,当时可把所有人给惊得不行。
战术训练结束后,李定申的举动被大家当作了笑谈的对象,说他“出风头”。
战友们的议论声也没避着他,这可把当时的李定申给气懵了。年轻人嘛,面子比天大,李定申就专门去找副连长评理。
副连长耐心地听李定申抱怨完,没有直接回答李定申的问题,而是谈起了他们此前全连一起看的电影《狼牙山五壮士》。
一席话毕,副连长又意味深长地说:
“我们学习英雄,不能只简单地模仿几个英雄动作,而要学习英雄大智大勇,为国为民出大力、做大贡献的精神。真正的英雄应该像刀尖子一样锋利无比,勇往直前,排万难,破险关,多杀敌人,即使牺牲,也得有价值。”
图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副连长的一番话,让李定申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明白了此前自己的浅显无知,真正地清楚了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时间转眼来到了年,当时越军野心渐炽,侵略柬埔寨的同时,还屡屡侵犯我国边境领土,杀害我国边防战士与民众,不断挑起事端。
这让身处南境战区的广大解放军战士愤怒不已,李定申更是心头怒火燃烧。
在上级的指示下,广州军区各军迅速展开山林适应性训练。李定申带领战斗小组,依据训练大纲,不论刮风下雨,每日晚上进行一次3公里穿插丛林、攀爬峭壁的针对性训练。
李定申在带领训练的同时,抓紧一切机会,瞄仰角、俯角,练习过山垭口,攻暗堡。
图解放军战士向敌人发起进攻
李定申只要有时间,就拼了命地练,简直都快疯魔了。
他白天练、晚上练、风里练、雨里练,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把身体素质、战术素养全部提升了一个台阶,李定申还曾3次向连里递交决心书,要在打击越寇的战斗中打头阵。
年2月17日,李定申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我军正式对越军展开全线作战。
当日拂晓,上级命令李定申所在的先锋营,不惜一切代价在3小时内夺取靠松山,抢占东溪,迅速卡住高平之敌的“脖子”。
李定申当时担任的是先锋营尖刀排第一战斗小组组长,他直接骑在我军进攻的第一辆坦克炮塔上,威风赫赫向着敌阵地怒吼着冲去。
从布局关到靠松山,一路上都是绵延逶迤的雄山峻岭,仅有从峡谷中蜿蜒而过的山路可供通行,此间越军早就设置了无数的明暗碉堡,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
行至那兰山口,敌军从隘口两侧迅猛开火,机枪、冲锋枪、火箭筒全朝我军招呼过来,坦克被打得砰砰作响,好几个战士当场倒地不起。
李定申迅速跳下坦克,带领着他的战斗小组,迂回到隘口右侧80多米处的一块巨石附近,发起迅猛突击,直接拔掉了敌人最为主要的火力点。其他战士迅速突进,成功地歼灭可隘口两侧的敌人,让后续大部队得以继续前进。
图东溪穿插战(旧照)
过了那兰山隘口没多久,又被一条湍急的河流阻挡了去路,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木桥,而桥上每时每刻都有敌人千百发子弹密集封锁,这简直就是奈何桥啊!该怎么过呢?
李定申在我方火力压制下,在桥上冲了一段距离后,已经距离桥头不远。
眼见几位战友中弹倒下,他也身子一歪,倒在桥头右侧的浅水泥滩里,敌人的子弹继续从他头顶一颗颗飞过,他一动不动,敌人误以为他已经阵亡了。
就在敌人停止射击的一瞬间,李定申像射出枪膛的子弹一样,迅速冲过小桥,用手里的冲锋枪向敌人射出了一连串复仇的子弹。后面的战士们也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冲过小桥,歼灭了该部敌人。
图我军士兵急造军路,坦克搭载步兵
敌人眼见我军顺利通过木桥,恼羞成怒之下竟然扒开了不远处的水库,企图用洪水阻挡我军坦克和大部队的继续推进。
一时间,附近的两公里平坦地带变成了烂泥地,而敌人则继续在前面用重机枪和冲锋枪扫射。
烂泥滩能阻挡先锋尖刀李定申的前进吗?
当然不能,李定申先是匍匐前进,可是在这烂泥滩里速度太慢了,而且随时都可能被敌人子弹打中。
上级指示要在3小时内攻克靠松山,这样子是不可能的,于是李定申选择了一个最危险的动作——爬坦克。
图跋山涉水,解放军继续向前推进
坦克因为它的特殊构造,能迅速压过泥滩前推,但坦克在高速运动中本身就不好攀爬,再加上泥滩里溅起的泥水,光不溜秋的表面导致攀爬难度更大。
李定申前两次爬坦克,都以失败告终,被摔得那叫一个七荤八素,整个人都快乏力了。
可是为了完成突击任务,他还是拼命向驶来的第三辆坦克扑去。
只是,两手刚抓住坦克尾部发烫的散热窗,李定申手上立刻被烫了一个个血泡,但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爬上了这辆坦克。
连长看到李定申成功后,激动地一跳三尺高,大声喊道:“刀尖子捅上去了,照李定申的样子做!”
图越军士兵正在渡江(旧照)
其他战士看见这招有效,纷纷向李定申学习,一个接一个爬上坦克,搭乘着钢铁洪流冲过了敌人的洪水阻隔。
然而,距离靠松山越近,敌人的明碉暗堡就越是密集,火力也就越发集中可怖。
身为先锋尖刀的李定申即使再英勇机智,毕竟也只是肉体凡胎,因此还是一次次被敌人的子弹击中。
可是李定申却没有后退一步,始终坚持着向前冲锋,不打折扣地完成了连队交予自己的任务,为连队的突进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则献出了生命。
这就是我们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李定申。
他是父母的心头肉,是连队的先锋尖刀,是祖国的超级战士,是人民最坚强的后盾。
他不曾辜负“英雄”这个名号,值得我们所有人永远铭记!向李定申烈士和他的家人致敬!
-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