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您们好!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清明节是我们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然而当前我们仍正处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巩固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确保全校师生及家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对一国家、一个民族来讲,
革命先烈是一面永不退色的旗帜,
是一支凝聚人心的火炬。
董存瑞(-)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我军被敌暗堡所阻。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但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个革命同志,他做事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是为了被人奖励,而是为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
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
在朝鲜邱少云牺牲的高地,高高地耸立着一座石壁,上面镌刻着一行鲜艳夺目的红漆大字: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的词。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向在此次疫情战斗中不幸牺牲的
英雄们致敬!
我们要纪念在这场战争中
牺牲的每一个人
他们中有医务人员、民警辅警
退役军人、基层干部、志愿者等
愿安息
抗疫英雄刘智明:他从未被病毒打败过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51岁的刘智明同志迎险而上,与病毒严酷交锋,他一次次身先士卒。在疫情紧急的时候,他仅用了3天时间就超额改造出张收治床位收治病患,因为他说:一张床位就是一条命,能多一张就能多救一条命!他把群众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用生命抗起责任,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哪怕疲惫不堪、哪怕感染肺炎、哪怕病情恶化,他仍满怀为民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恪尽职守,最终倒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将生命定格在51岁。
致敬!抗疫英雄彭银华—用生命守护生命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今年的正月初八,应该是武汉医院医生彭银华和妻子举办婚礼的日子。
疫情不散,婚期延迟,他和妻子达成共识之后,就上了一线。他拒绝了同事让他回家休息的提议,两天接诊多位门诊病人,过度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因而感染了新冠肺炎。
2月20日21时50分,彭银华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医院牺牲,年仅29岁。如今他办公桌抽屉里的结婚请柬,还没来得及发出去,推迟的婚礼也永远无法举行了……
牺牲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夏思思
再也看不到牵挂的病人,再也听不到孩子稚嫩的声音喊妈妈,23日清晨6时30分,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夏思思停止了心跳。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她,生命定格在29岁9个月零20天。
她站在两个世界的门口,誓把生命还给生命。
别人说她逆行而上,其实这是从未改变过的方向。
她是身披白衣的天使,
她是敢与死神抢人的战疫者。
她用生命践行了在大学生时许下的庄严医学誓言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
致敬每一个守护生命的抗疫英雄,
是您们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才换来人民的幸福安康。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记住他们的付出,
为他们在人心里筑起一座丰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愿英雄们一路走好!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扫墓、祭奠已成为习俗。然而历年来因清明节祭扫活动引发火灾不在少数,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多风大,又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期和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高发期,因此学校发出如下倡议:
1、注意健康安全。疫情防控情况整体好转,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在清明期间,我们仍要坚持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健康防护。
2、传承精神,文明追思。祭祀重在心意而不拘泥于形式,可以通过家庭追思、撰文纪念、网络祭扫等现代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通过祭祖传承孝道,让子孙后代了解历史,热爱祖国,传承文明,才是最重要的内容。
我们要倡导绿色、环保祭祀,摒弃焚香烧纸的旧习俗,不在城市道路、广场、小区、绿化带、林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燃放爆竹,共同维护美好环境。
3、请全校师生以致敬·清明祭英烈为主题开展网上祭扫活动,学习英烈事迹、革命历史,抒写感言寄语,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仰。
网上祭扫专题网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