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姑坨
○
蚕姑坨位于易县狼牙山的东端,是西陵氏族部落生活的地方,古时称西陵山。西汉武帝时,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逼自缢,其子刘询为躲避武帝的追杀,曾逃到此处避难,又称为郎山。唐代人因观其山峰挺拔林立刺向苍穹,状如狼牙,又改称为狼牙山至今。狼牙山的东段,险峻的山峰,常有白云缭绕,更显得钟灵毓秀,单称其峰为灵峰坨,后因刘询称帝前曾在此生活多年,受当地养蚕妇女们供食养育,为报答养蚕始祖——嫘祖,称帝后在此修蚕姑奶奶大庙,又改称蚕姑坨了。
“
蚕姑坨,是上古时代西陵氏女嫘祖年轻时在此发现野蚕,后驯养成家蚕,并发明蚕茧抽丝织锦的地方。嫘祖系黄帝的元妃,黄帝和嫘祖结为伉俪,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具有远大抱负的年轻时侯的轩辕,为察看釜山周围地形,经常以打猎为名,到处游察。釜山离西陵山仅35里。一天轩辕打猎来到西陵山,见有一位女子在半山坡大桑树下养蚕,并收集了好多蚕丝,真的从来没有见过。轩辕徐步向前问道:“我想向大姐学习养蚕缫丝的手艺,你肯教我吗?”女子说:“俺爹娘有言在先,此种手艺,非丈夫不准传授!”轩辕抬头瞄着女子一看,个头矮,脸皮黑,嘴唇厚,长的并不漂亮,但是,她身体结实,又有本事,于是鼓着勇气向她求婚。这位女子就是嫘祖,是最早发明养蚕的人。后来黄帝统一了华夏,封嫘祖为元妃,让她负责教民养蚕缫丝织锦,使百姓脱下树皮兽衣,换上了柔软美丽的丝织衣裳。大家都说黄帝有眼力,找到了一位贤妻。(中国历代后妃大观)。
○
易县蚕姑坨,是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织锦之地,所以当地妇女们都以养蚕为主业。家家妇女们都上山采桑叶。为纪念嫘祖的恩德,在山顶上修建了蚕姑圣母庙。是谁最早在此山修建蚕姑奶奶庙的,还得从刘询避难说起。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水衡都尉江充诬太子刘据造反,太子愤而杀江充。江充的爪牙苏文又诬太子宫埋有木偶人咒武帝死,武帝不问青红皂白,派人追杀太子,刘据反抗兵败,自缢而死,太子宫被抄杀,其子刘询被救逃过一劫,逃往北方西陵山处避难。这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巫蛊之祸。当刘询逃到此山后,每天的吃食,全由当地上山采桑叶的妇女们供给。时间一长,刘询和当地的人们就十分熟悉和融洽了。当了解到此处是上古时嫘祖发明养蚕缫丝织锦的地方。刘询感谢嫘祖恩惠于民,他发誓“我一旦得势,必在此修造嫘祖圣庙,让后世人们顶礼膜拜。”汉武帝死后,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继帝位曰汉昭帝,但继位仅坐了十二年即早逝。
“
大汉选用新皇帝,朝臣们想到了原太子刘据的儿子刘询,派大将军霍光来北方寻找刘询,三个月后在西陵山山洞内找到了刘询,回长安登基为汉宣帝。刘询登基第二年公元前七十二年,为实践自己的诺言和报答十几年西陵山养蚕妇女对他养育之恩,下召在西陵山他避难的山洞旁边修建嫘祖圣庙。这也是第一座蚕姑奶奶大庙。当大庙大殿修成后,在给嫘祖塑坐像金身时又发生了一段神奇的事情。负责监督造庙的是涿郡府尹,要求将嫘祖圣像塑得即俊美又庄重。塑像工匠是当地有名的师傅李贞。当他塑完嫘祖像后,第二天到大殿一看,嫘祖脸上所上的油彩全部像水浇一样流了下来。一连三天,塑好的像又都坏了。
李贞回到家中茶饭不吃,愁眉苦脸,闷不作声,李贞的独生女儿秀秀问父亲为何发愁,李贞告诉女儿,皇上要求三月十五前(嫘祖生日)将像塑好,一连三天像塑好又都坏了。离三月十五日仅剩两天了。秀秀说明天我同你一起上山。第二天,李贞父女二人一同来到大殿内,秀秀坐在一旁看父亲给嫘祖坐像上油彩。当日落西山时,嫘祖脸上的油彩总算上完了,一个俊秀庄重的嫘祖像可谓完美无瑕。他准备喊女儿下山回家时,秀秀姑娘已坐化僵死在那里了。人们都感到惊奇,可再看嫘祖圣像时,活脱脱和秀秀姑娘一模一样。后来传说,秀秀是当地有名的养蚕织锦的能手,是嫘祖投胎转世而来。这是又回到蚕神天界去了。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自西汉以后,历朝历代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官家,民间都来此祭奠发明养蚕织锦的嫘祖娘娘。随着各个朝代的修建,蚕姑坨的庙宇规模宏大起来。到大清乾隆十二年,好游山玩水的弘历皇帝率众臣来此瞻仰蚕姑圣母庙时,见庙宇年久失修,并拨国银又修大殿再塑嫘祖金身。当农历三月十五日完工这天,好到处题诗撰联的乾隆,为显示自己的才华,给新落成大殿撰写上联一幅:
“为人祖、尊蚕祖、名嫘祖,施德中华”
让群臣对下联,在场大臣无一人敢对和能对,这时只有东阁大学士刘墉(即刘罗锅)上前一步跪拜曰:“禀皇上,臣有下联呈上,念道:
“蚕姑坨,蚕姑洞,蚕始养,衣锦天下”
“
请我主斧正!乾隆见对仗工正,寓意相合,说道:“妙!可作下联。”只可惜后因战火,大殿遭毁。目前仅存乾隆十二年时青石大碑一块,碑文清晰可辨“黄帝元妃嫘祖”文字。此碑今已作山上旱井井沿。后来全国各地,到处都修建养蚕始祖嫘祖大庙。这与黄帝统领华夏后,嫘祖随黄帝到处巡视时,将养蚕缫丝技术传播给各地有关。各地百姓得利于嫘祖养蚕兴业,为纪念嫘祖,建庙祭祀,是情理之中事情。
综合整理来源网络
易县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