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除根吗 http://m.39.net/pf/a_4613578.html

你是否会觉得有时候失败会突然降临,让我们措手不及,比如一次投资的失败,一次表白的失败,一次面试的失败。我们文章已经告诉大家要“不忘初心”,但在追求初心的路上,我们要尽可能地远离风险。今天我们就从《孙子兵法行军篇》来聊一聊行军中的需要规避的风险,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吾迎之,敌背之。”——节选《孙子兵法行军篇》

1、  谷底行军: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

如何夜宿,主要看地形,这里讲了四种不同的地形下的行军和夜宿原则。第一是谷底行军,“绝山依谷”意思是你带兵要靠近山谷,因为山谷往往有水源的和草料,可以解决吃饭问题。“视生处高”不要去谷底,特别是要走阳面,因为在阴面,潮湿和阴冷的环境下,人极容易生病。拿破仑曾说,再残酷的战斗也没有营地不卫生对士兵的打击大。“战隆无登”,意思是如果敌人从山上顺势而下来攻打你,不要登山仰攻,伤亡会极大,要赶紧撤退。想想“狼牙山五壮士”,当年日寇从下往上攻,死了多少人。

2、渡河行军:勿迎之于水内

如果要渡河行军,孙子说,“勿迎之于水内”,意思是不要在渡河一半的时候迎接敌人的挑战。“无附于水而迎客”,意思是渡河之后,要快速推进,不要耽误,防止变成背水一战的绝境。韩信背水一战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当时在外围有其他部队相互配合。

历史上曾经就有因为需要渡河而放弃的战争,春秋时楚国和晋国中间相隔一条河叫泜水,有一次两军就隔河相望,晋国的将领要想吸引楚军渡河,等渡到一半的时候再打他,于是就向后退了一舍。但楚国将领也想到了同样的计策,于是也退了一舍。晋国将领一看楚国退了一舍,于是自己退了两舍,结果楚将一看,晋国不上当,没办法,自己也继续退,退着退着,两军就各自回家了,仗也没打成。

4、沼泽行军:不要停留

第三种是沼泽地。在《九变篇》中,孙子已经提醒过“圮地无舍”,在沼泽地不要停留,这里孙子再次强调“惟亟去无留”,必须赶紧走,不要停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几乎没有停留什么时间,也是因为路途中几乎都是“圮地”的缘故。

5、平原行军:注意陷阱、沟坎之地。

因为古代平原作战少不了战车和战马,如果有沟有坑,那么就会使来回奔跑的战车翻倒。如果平原有有高有低,孙子提示“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意思是右边背靠高低,只留一面交战,便于保护自己。

6、概括总结: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意思是军队宿营应该选择高地而不能选择低谷;选择向阳面,而不能选择背阴面;休养生息,让士兵和战马休息好,处实,就是处于坚实可靠的地方,比如背靠屏障,又有水源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呢,孙子说:“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也是就千万不要让士兵生病,一旦生病,轻则军心不稳,重则伤兵减员,如果再遇到敌军,那么很容易就会全军覆没。

7、六种危地不要去,去了就必死无疑。

第一种“绝涧”,很深的水沟,尤其是两座山之间的河,水量大又深,千万不要靠近这样的地方,一旦遇敌跑都跑不掉。

第二种“天井”,意思是四面都很高的地方,很有可能下面还有水,如果进去了就基本上出不来了,有点像是请君入瓮。

第三种“天牢”,天牢是一种天然的牢狱,也就是三面都是绝地,只留了一面,但这一面已经被敌人堵死了,关了门。

第四种“天罗”,天罗是指草木纵横的地方,在这种地方刀枪都施展不开,士兵们行走非常困难,如果别人一把火点燃了草木,那极有可能就被烧死在里面了。

第五种“天陷”,指地势低洼,泥沼之地,人都很难行走,更别说车马了,一旦陷进去,就很难全身而退。

第六种“天隙”,指只有一个缝隙的地方,类似于旅游景点的一线天,如果打仗进了一线天,那就进退两难,极有可能命悬一线。

如果行军打仗遇到这六种地形一定要避开,和敌人交战的时候,尽量利用充分利用这些地形,将敌人置于死地,那么仗就好打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后一役终于将司马懿引到了天牢之中,再加上原本就布置好的类似于“天罗”的陷阱,本来想一战定胜负,谁知道天公不作美,导致功亏一篑。

8、一点启发——远离失败才能靠近成功

从前面我们已经解读过的《孙子兵法》可以知道,战前准备比打仗更重要;通过这两天的介绍,我们又知道远离危险的地方比去哪里战斗更加重要。在理财投资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风险管理”,其实和本文的主旨一样,就是要规避风险。因为一次较大的失败就可能会导致整个人生的境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我们要永远规避风险,远离失败才能靠近成功。美国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有句名言:“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