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对我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的“大扫荡”。

年9月中旬,共有三千五百多名日伪军,在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实施“清剿”政策,试图一举摧毁八路军晋察冀军区 军分区部队和下属机关单位。

军分区迅速命令第1团第7连,掩护机关部队群众向老君堂方向转移。

最终,7连成功掩护数万名党政机关及群众安全转移。完成撤离任务后,7连留下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掩护全连转移。

这5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手持简易步枪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接连打退了日伪军的4次进攻。

年9月25日,5名八路军战士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为了不让武器落到敌人手里,他们先是把枪支毁掉,然后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毅然决然地跳下了数十丈深的悬崖。

在小学课本和相关影视作品中,并没有提及这5名八路军战士跳崖后所发生的事情。

或许有人会说了:5名战士肯定壮烈牺牲了,不然的话,为何后人会称呼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呢?

其实,除6班班长马宝玉以及两名战士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殉国外。副班长葛振林与战士宋学义,因为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才幸免于难。

但这两名生还的英雄,在晚年却遭到大家的误解。

葛振林,出生于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宋学义比他小一岁,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

年,葛振林参加革命,被编入晋察冀一分区1团7连6班。宋学义于年夏参加八路军,被分入6班。

年8月,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大扫荡”。

年9月23日,余名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着狼牙山地区扑来。

晋察冀军区 军分区党政机关和4万多名当地群众被困,情况十分危急。晋察冀一分区1团7连按照作战计划,负责掩护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与群众安全转移。

7连全体官兵在当地民兵游击队的配合下,利用狼牙山的天险和改造过的地形,先是在敌人上山的道路上埋好地雷。连长刘福山指挥三个排的战士,趁着敌人不备,发动猛击,民兵则在崇山峻岭中实施游击战、麻雀战。

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7连伤亡过半。此时,军分区党政机关与数万名群众已经安全转移。

按照计划,7连要赶紧分组撤退,避免被敌人包围。

然而,狼牙山地区道路崎岖,7连想要安全撤退,必须要摆脱追击的敌人。但如何摆脱追击的敌人呢?

看过电影《集结号》的人应该会有些了解,分出一小部分兵力占据有利地形,吸引敌人注意力,这样便可以安全断后,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这时,7连6班五个20多岁年轻的八路军战士主动找到连长刘福山,要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

情况紧急,刘福山与6班没说什么客套话,交代一些战斗与撤退的细节后,刘福山就带领剩余7连战士撤退。这五个年轻人分别是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他们与敌人展开了生死搏斗。

年9月25日傍晚,面对日伪军步步逼近,五名战士无路可走,再往后退一步就是数十丈深的悬崖峭壁。

为了不让敌人捉活口,班长马宝玉提议先砸毁手中的武器,然后大家跳下悬崖,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当即同意,随后这五名战士跳崖。

葛振林晚年回忆,当时他们五人跳崖的地点距离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不远,是一连串的三个小山包,背后和两侧则是陡峭的山坡,前方是望不见底的悬崖。

葛振林先跳下悬崖,宋学义紧跟着副班长跳下去。谁知道跳下去后,葛振林一身子挨到了树,他伸手摸自己身子底下是并排的几棵小树,没有摔到崖底。但浑身没有力气,不能动。宋学义挂在树枝上头,一只眼睛和腰部受伤。

当时天色已经大暗,夜空中没有月亮,葛振林能感觉到日伪军在山头上疯狂地往崖底投掷大石头。

幸运的是,石头没有砸中葛振林和宋学义。等到第二天傍晚,估计敌人撤走了,葛振义爬到宋学义跟前,两个人一起相互搀扶着爬回了崖顶,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路往主力部队的撤退方向走去。

葛振林和宋学义在路上遇到了河北易县青救会的一位干部,这名姓余的干部将葛振林和宋学义安排到一座古庙休息。

第二天,古庙里的一个道士送葛振林和宋学义去找主力部队。后来,葛振林与宋学义安全归队。

虽然幸运获救,但是两人都留下了终生的伤痛。葛振林的头顶上留下了一个两厘米见方的深坑,因为头痛怕风,不得不常年戴着一顶旧军帽。

宋学义,则是落下了严重的腰疾,腰间需要弄个腰卡或者系条绳子勒住,才能坚持站立。

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易县管头村担任农委主席。年返回河南老家,历任民兵连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县委委员等职务,于年在郑州病逝,享年53岁。

葛振林先后投入解放战争、 。年随大部队返回祖国,历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衡阳市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务。

年7月,按照副师级待遇离职休养。晚年时期的葛振林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关心青少年成长,前往多所院校、机关单位,向后人讲述五壮士背后的故事。

年3月21日,葛振林在湖南衡阳因病去世,享年88岁,其骨灰安葬于衡阳市烈士陵园。

就当葛振林老英雄去世后不久,有媒体捕风捉影称:《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从小学课本中正式删除。

教育部当即辟谣:《狼牙山五壮士》仍然在小学课本中。

年至年这四年期间,国内某知名论坛发布了好几篇质疑狼牙山五壮士牺牲的真相。

在这几篇流传甚广的帖子里,有网友称:所谓的6班五名八路军战士,就是几个“土八路”。由于这五人手中有枪,来到狼牙山地区为非作歹,村民们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为了清剿这五个人,村民们偷偷地把这五人行踪告诉了日军,借日本人之手,将他们一网打尽。

除了这些谣言之外,其他文章是这么说的:葛振林与宋学义当场被活捉,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从日本人手里逃了出来。另外三名战士则是被日伪军当场打死,根本不是跳下悬崖。

诸如此类污蔑狼牙山五壮士的谣言真是不胜枚举。葛振林晚年回忆他在狼牙山上拔萝卜吃的故事,居然有人引申到八路军的纪律作风问题。

总而言之,生还的葛振林、宋学义二人不仅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还让后人对那段历史产生误解,这是非常严重的原则性问题。

年前后,《人民日报》、政协联合河北易县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实地考察,结合相关文字资料,为狼牙山五壮士正名。

首先,关于五壮士是土匪恶霸的说法,纯粹是诬陷。

年9月23日,多名日伪军扑向狼牙山。当时,留在狼牙山的部队人数不多,一位名叫赵玉昆的叛徒替敌人带路,情况十分危急。

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命令,将四个游击支队交给正在山上养病的一团长邱蔚指挥,要求他们利用天险、地形守住阵地。按照一分区首长指示,1团7连负责留下作为掩护。

正是因为八路军内部出了个叛徒,才会让后人以讹传讹,误以为是狼牙山五壮士“叛变”。

实际在日军扫荡期间,狼牙山下好几个村子惨遭屠戮,家家户户都与日军有着国仇家恨,百姓们根本不会将八路军行踪报告给日本人。

关于葛振林曾在狼牙山上“偷吃”村民种植萝卜的故事,同样是一则彻头彻尾的谣言。

今天,居住在狼牙山附近的老百姓明确说过,当年在棋盘陀山上的确有很多萝卜,这些野萝卜不是老百姓特意种的。

也就是说,6班五名战士被日军围困两天两夜,实在饿得受不了,拔了几颗野萝卜充饥,无任何不妥。

年,狼牙山地区大旱时,数百名八路军战士连续行军30多里山路给当地老百姓挑水。地里长不出来东西时,老百姓将家里的粮食,还有山上的树叶和草根挖出来,送给战士们填饱肚子,好让他们去打胜仗,这完全体现出八路军战士与当地村民的鱼水情。

但在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作者那里,却成为了八路军的生活作风问题。

还有一则谣言:6班的五名战士并非跳崖牺牲,而是被敌人打死或者临时逃跑。

年的《羊城晚报》就反驳了这一说法。《羊城晚报》刊登的《壮歌重唱狼牙山》一文明确记述,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先跳崖牺牲,葛振林与宋学义与敌人周旋了几分钟后,从另一面山崖往下跳。

葛振林和宋学义所跳的悬崖下方,恰好有当地人俗称的“岩障”,就是岩石中长出横生树,二人被树枝挂住才没有摔到崖底。

如果这些还是没能让大家打消疑虑,在开国将军杨成武撰写的回忆录中就明确记录下7连与敌人激烈交战,掩护部队群众转移的经过。

说到这里,真相已然大白。狼牙山五壮士与杨子荣、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人一样,都是英雄,值得后人铭记。

某些不负责任的网络营销号,试图煽动民族分裂情绪,断章取义,诋毁战斗英雄,否认和丑化八路军抗战历史。这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更是一种违法行为。

安定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打败了反动派,是那些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换来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绝不允许有人抹黑我们的革命英雄前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