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有一部叫做《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曾风靡全国,影片中完整呈现了壮士们舍身取义的壮举,感动了无数观众。当然,人们除了对英雄们充满崇敬和赞美外,对于片中“带路汉奸”这个形象也是记忆犹新,因为他的丑陋嘴脸和恶劣行径,让每一个观众都怒不可遏,对其仇恨久久不能平息。

其实,影片中的汉奸形象是有原型的,他就是时任河北易县警备团长的赵玉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赵玉昆还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因为他在当汉奸之前,曾是土匪出身,被八路军改编后还当过军分区支队司令,且深受上级杨成武的器重,手下掌控过五六千人。

然而,尽管八路军待他不薄,但赵玉昆还是选择了叛逃,而且还做了汉奸。成为汉奸后,为了向日本人邀功,他还将自己在八路军任职时掌握的一些机密告诉了日本人,帮助日寇展开了新一轮的“扫荡”。更令人气愤的是,在他的亲自带领下,日军得以长驱直入进入狼牙山地区,最终造成了五壮士的壮烈悲剧。

没过多久,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就传遍了根据地,并且随之传遍了全国。而作为造成了壮士悲剧的刽子手,赵玉昆也因此臭名昭著,为人所不齿。、

抗战胜利以后,赵玉昆没了靠山,他深知自己难逃严惩,于是便用滚烫的黄豆将自己的脸烫成了麻子,从此改名换姓,过上了四处潜逃的生活。然而,新中共成立以后,他的行踪还是被发现,最终遭人举报,一举落网。至此,这个人人喊打的大汉奸,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本期文章,笔者就将带大家回顾狼牙山的往事,揭露这个“成就”英雄的叛徒。

赵玉昆是易县当地人,原本是一名普通屠夫。后来东北军入关,加之生活愈发困难,人高马大的赵玉昆便去投了东北军,企图当兵吃饷,也算是混个温饱。

但“西安事变”爆发后,随着张学良被老蒋囚禁,东北军也被逐渐瓦解。我们知道老蒋的执政核心向来是“消灭异己”,因此东北军在失去了少帅的领导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除了少部分被国民政府改编为旁系部队外,大部分都无从可去,而当时吕正操的冀中军区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中共改编而成的。

赵玉昆在东北军中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但他不愿到国民党当兵,于是便离开了部队,回到了易县老家,走上了落草为寇的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赵玉昆聚集了不少匪众,也算是个名副其实的山大王。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赵玉昆也高举起了抗日大旗,并自封为“华北抗日第七路军司令”,还打出旗号开始网罗抗日好汉。由于他有过在东北军中当兵的经历,不少旧军官和知识分子都对他满怀信心,一时间前来响应的人络绎不绝,没过多久人数就达到了三千之众。

如此多的人马要吃饭、要发展,就必须要有钱粮,但赵玉昆自知自己不是鬼子的对手。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易县一带的地主豪强身上,并在他们身上“捞”了不少好处,这才算是将人马彻底武装起来。

有人有枪后,赵玉昆就开始向鬼子发难了,有一次,他亲自带领一千多人围殴鬼子一个中队,企图打响自己的名号。然而,尽管占据人数优势,但赵玉昆的部队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最终以伤亡数百人的代价,只打死了五个日本人,大败而归。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打不过鬼子,在与易县另一股抗日武装孟阁臣的内斗中,赵玉昆也丝毫不占优势。两支队伍曾为争夺地盘打过好几次,但赵玉昆都以失败告终,而且还当过孟的俘虏。

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赵玉昆的信心备受打击,他觉得自己再单干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便打算向八路靠齐。

正好这个时候,聂荣臻领导的八路军活动到了易县一带,而在东北军中当过连长的孟阁臣终究是见识卓越,抢先就投到了聂总麾下。考虑到孟阁臣是赵玉昆的死对头,可谓一山不容二虎,于是,参谋长宋学飞建议赵玉昆投奔了吕正操的冀中军区。

很快,赵玉昆就接受了冀中军区的领导,得番号“冀中军区三总队”。然而,土匪出身的赵玉昆始终遵循不了八路军的规矩,于是,他表面上服从八路军的领导,暗地里却阳奉阴违,悄悄干着搜刮民脂民膏的勾当。

对于这些,我军上级也是非常清楚的,因为除了赵玉昆是这样,就连投奔聂总麾下的孟阁臣也同样如此。而更令军区领导光火的是,在双双接受了我军的领导后,赵玉昆和孟阁臣在易县依旧是打得水深火热。因此,对于义军部队的改编和改造,成为了八路军的当务之急。

但就在这个时候,孟阁臣出事了。

年冬天,聂荣臻派人到易县对孟阁臣所部进行改造,但孟阁臣不仅拒绝接受,反而还尝试与日本人接触,企图率部投敌。得知这个消息后,聂总大怒,当即派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前往易县,对孟阁臣所部进行清理改造。

而杨成武到易县后,采取了“里应外合”的方式,将孟阁臣部中的“先锋剧社”这支队伍拉拢了过来,最终,没费一枪一弹,杨成武便解决了孟阁臣,顺利完成了对该部的改造与接手。

解决了孟阁臣后,杨成武又顺势对赵玉昆的部队进行了改编,最终,赵玉昆的“三总队”被划归一分区,他本人被任命为了总队司令。

不过,还没来得及对赵玉昆的部队进行控制,杨成武就接到了上级的另一个命令,那便是清除赵侗余孽。赵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母亲正是大名鼎鼎的“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而他本人也是 抗日英雄,还被称为“当代岳飞”,加入过八路军队伍。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受到蒋介石政府的蛊惑,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开展破坏活动,最终受到了我军的制裁。

年12月,赵侗被击毙,至于到底是谁将其击毙,历史上一直存在迷云,这里便不再多提。

总之,赵侗事件解决以后,杨成武才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对赵玉昆所部的改编上。不久后,杨成武就筹备了工作班子,随即将赵玉昆的部队改编为了25团和26团,并成立了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三支队,由赵玉昆出任司令员。

自此,赵玉昆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八路军干部,且深受杨成武司令员的器重。

在接受改编后,赵玉昆虽然依旧没有改掉本性,时不时犯一些错误,但杨成武却始终看好他,觉得他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好同志。期间,杨成武不仅将孟阁臣的旧部划分了一部分给他,还准许他自己发展队伍,因此没过多久,赵玉昆的三支队就扩展到了五六千人的规模,成为了一分区的主力部队之一。

然而,尽管八路军给了赵玉昆不小的支持与优待,但他却始终没有从心里接受这个身份,不仅如此,他还开始萌生了叛逃的念头,且最终走上了歧途,莫名其妙当了汉奸。

赵玉昆当汉奸之所以莫名其妙,是因为他叛逃既非贪生怕死,也不是贪图富贵,而是出于自己的胡乱猜想。

在经过了孟阁臣事件和赵侗事件以后,赵玉昆以为八路军要“卸磨杀驴”,孟阁臣和赵侗就是他的前车之鉴。于是,担惊受怕的他开始吃睡不好,时刻都在臆想八路军会对他动手。最终,三支队政治部主任、赵玉昆所部的“元老”人物白静洋因故被处决,成为了压死赵玉昆的 一片雪花,他认定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清理”的对象。因此,在极度担忧下,赵玉昆于年清明节前后带着部分下属叛逃日军,当了民族罪人。

其实,无论是孟阁臣、赵侗还是白静洋,都是犯了错误被处决的,可以说只要赵玉昆不犯错误,那么他完全没必要担心。就像与赵玉昆 出来的宋学飞,他没有跟随赵玉昆一起叛逃,也没有犯什么错误,最终建国后获得了相当好的待遇,还于年被授少将。因此,如果赵玉昆没有走错那一步的话,那么他能够成为开国将军也说不定,当然,历史并没有如果。

好在幸运的是,赵玉昆叛逃时,三支队政委王道邦及时发现了不对劲,他赶紧对其进行了制止。此后在部分地下党员和干部的应对下,赵玉昆只带走了两百多人马狼狈投靠了日本人,部队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

投靠日本人后,赵玉昆只被任命为了一个小小的警备团长,这和他在八路军中的司令身份比起来可谓是天差地别。但尽管如此,由于赵玉昆叛逃时职务较高,他还是带走了大量机密情报,而这也为日后日军开展大规模的“扫荡”埋下了隐患。

年夏天,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晋升大将,接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随即,这个刽子手就集结了大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还无耻地将“三光政策”推向了顶峰,使得我军在华北的抗日形势受到了相当严峻的挑战。

在日军疯狂的屠戮下,易县、定兴县等地的群众和机关开始被迫向狼牙山根据地转移,日军又调集大军朝狼牙山靠拢。好在狼牙山地区山岩陡峭,丛林繁盛,八路军充分利用地形展开游击战,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推进,从而很好地掩护了群众撤退。

但就在这时,在日军手下“郁郁不得志”的赵玉昆突然站了出来,他主动向日军提出带路,希望借此来为自己获取邀功受赏的机会。要知道狼牙山作为赵玉昆曾经活动的大本营,他对这里相当熟悉,结果,在他的带领下,日军分兵多路,果然轻易就实现了对狼牙山地区的包围。

当时包围圈内只要为数不多的战士,但群众和机关人员却有上万之多,因此,突围显然不太现实。好在杨成武带领两个团及时赶到,硬是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群众和机关才得以从这里转移。

这时,掩护群众撤退便成为了八路军战士的首要任务,而奉命执行掩护任务的,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1团。当天夜里,趁着夜色,群众和党政机关积极转移,等到第二天一早日本人在赵玉昆的带领下进一步缩小了包围圈时,非战斗人员基本上已经从缺口安全撤出了。

完成掩护任务后,1团大部队也开始撤离,而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7连主动承担了吸引敌军火力的任务。在与日寇经过长达一夜的交火后,7连损失惨重,就连连长刘福山都因重伤陷入了昏迷之中。但为了给群众和机关争取更多的转移时间,六班班长马宝玉决定继续执行吸引火力的任务,带着战士们继续与日军交火。

利用险峻的地理优势,六班战士硬是拖住了数倍于自身数量的敌人,为大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但在敌军猛烈的炮火进攻下,六班战士也一个个倒下,最终只剩下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宋学义。

这时敌军已经发现了蹊跷,反应过来与之交手的并非是八路军的大部队,于是,怒不可遏的日本人加大了进攻力度,迫使六班不断向后退守。

最终,班长马宝玉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既然抵挡不住敌人了,那就将日本人往狼牙山主峰棋盘陀这条路上引,势必要给大部队争取足够多的时间。这个决议,得到了其余四人的一致认同,于是大家开始边打边往棋盘陀撤,果然将日军吸引了过来。

由于日军不熟悉狼牙山的地形,便让赵玉昆前来带路,对此赵玉昆也是“尽心尽责”,二话不说就将鬼子带上了山。很快,五壮士就被逼到了棋盘陀上,在这个三面都是悬崖的地方,壮士们只能强打精神与鬼子斗争,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跌落崖底。

其实,当壮士们走到半山腰时,曾碰到过一个没有来得及跟随大部队转移的老乡,老乡提醒他们棋盘陀是绝路,还告诉他们附近有一个可以藏身的山洞,劝他们一起前去躲避。然而,壮士们谢绝了老乡的好意,并声称他们就是要把日军往绝路上带。那番壮士断腕的豪气,可以说深深感动了老乡,之后每次和人谈起五壮士,老乡总是不自觉的落泪,而我们也能深切感受到其中悲壮。

至于结果我们都清楚,在棋盘陀,壮士们与敌军展开了殊死对峙。子弹打完后就用石头砸,等到一切武器都用尽,壮士们就摔毁枪支,纵身一跃,留下了悲壮一幕。

而那一跃,也成为了抗日战争中最可歌可泣的一曲战歌。

可以说,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剧,以至于在整个狼牙山“反扫荡”中牺牲的战士们,都是由赵玉昆一手造成的。这等罪孽,赵玉昆必然不会受到人民的原谅,他也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日军大扫荡过后,赵玉昆又在日本人手下猖獗了一段时间,但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失去了靠山的他只能四处逃跑,以逃避政府和人民的严惩。可奇怪的是,日本投降以后,赵玉昆就仿佛蒸发了一般,人们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踪迹,而这也成为了狼牙山地区人民的一大心病。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公安部门进行清查时抓获了一名国军败兵,人们这才从他的口中得知了赵玉昆的去向。

原来,日军投降后,赵玉昆就一路流亡到了北平,从此隐姓埋名,做起了北平到东北的药材生意。北平解放后,公安部开始清查反革命分子,赵玉昆生怕被老部下认出来,就用滚熟的豆子朝脸上按,结果烫成一脸麻子,果然起到了整容的效果。但没想到,自己的良苦用心还是被昔日下属识破,那人被抓后,为了立功赎罪,便将赵玉昆的消息抖了出来,于是,公安部门立即对其展开了侦查。

在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布置后,公安部门果然在赵玉昆的住所将其抓获,只不过,赵玉昆心存侥幸,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的身份和罪行,一时公安部门竟也拿他没辙。但就在这时,有人说赵玉昆的叔叔正好在北京铁路工作,于是公安部门赶紧叫来他指认。结果,在自己亲叔叔的指认下,赵玉昆再没了狡辩的底气,只能尽数招供。

得知赵玉昆落网的消息后,曾经同在一分区工作的干部都悉数前去看过,一来是验明真身,二来则是他们都抱有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当初八路军待他不薄,为什么要叛逃?

对于这个问题,赵玉昆并没有作回答,对此他只是大言不惭地说道:“现在来看我的,当年都是我的部下。十年前我手下有三个团,五千多人,连以上干部一百多人。我那时就是师一级的大干部了。”

无可厚非,当初的赵玉昆的确是位高权重,但自己的一念之差犯下滔天大错,最终沦为阶下囚,又怪得了谁呢?

年,赵玉昆从北京押送易县,接受了易县人民的审判。经过公审后,这个造成了狼牙山五壮士悲剧的刽子手,被判处了死刑,并当场执行。

至此,那个在狼牙山为鬼子带路的大汉奸,总算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国殇在天之灵得以告慰,而这个小丑式的人物,也注定永远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顺便提一下狼牙山五壮士的后续。

从棋盘陀跳下后,葛振林和宋学义两位英雄被山腰树枝挂住,得以幸免遇难,而其他三名勇士则不幸殉国。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村民救下后得到了很好的救治,伤愈后,葛振林选择归队,继续为抗日事业做贡献,而宋学义归队不久后便转业到了保定,从此扎根基层。

后来葛振林又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 ,屡屡在战场上立下奇功。归国后,他一直在湖南任职,于年离休,于军于政都无愧英雄之名。年,葛老在衡阳病逝,终年88岁。

至于宋学义,他转业后从不以英雄自居,也从不向人讲述自己的英雄事迹,因此,在广大民众心中,他一直都是一个八路军伤残战士,没有人将他与广泛传播的狼牙山五壮士联系在一起。对此,他倒也乐得其所。

年,宋学义还再度爬了一次狼牙山棋盘陀,而望着昔日跃下的山崖,望着祖国河山大好,他心潮涌动,不禁流泪诉道:“马班长、胡德林、胡福才,我来看你们了,你们知道吗?新中国已经成立了……”而那时,葛振林正奋战在朝鲜异国他乡。

年,宋学义积劳成疾,于河南郑州病逝,年仅53岁。

我们歌颂英雄,我们热爱英雄,这是新时代正能量的诉求,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但是,发现叛徒,抨击叛徒,这同样是一件要事,也是回顾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说揭露叛徒和歌颂英雄同等重要,但毋庸置疑的是,警惕、抨击、鞭挞,不可谓不重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