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近日,记者前往秦皇岛市昌黎县新集镇小寨村,去拜访89岁老人——姜国华。

记者与姜国华老人

走进姜国华老人的家中,记者注意到,这是一座普通的农家住宅。

走进屋内,陈设简单而朴素。

东屋是老人的卧室,门上一副手写的对联格外显眼:“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感谢共产党”。

“这是我自己写的!”89岁的姜国华老人用宏亮而浓重的昌黎口音自豪地告诉记者。一旁的老伴儿笑着说:“他啊,天天闲不住,不是写就是唱,不写不唱就读书看报,一天可忙了!”说着,老两口从炕头拿过了好几个用A4纸装订的本子,一打开,上面全是手抄的带简谱的抗战歌曲,《九一八国耻日》《日本鬼子是法西斯》《鬼子汽车炸翻天》等等,三本是一套,共首。而且每个歌本都编排了目录,还配有前言。

姜国华为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精心制作的“手工曲谱”

姜国华说,这上面的歌,他都不知唱过了多少遍,随便点哪一首他都会唱,记者随手翻开一首《狼牙山五壮士》的歌曲,姜国华清了清嗓子张口就来,“棋盘托,山崖高,壮士的血花红……”

00:16

姜国华,年出生,自幼耳闻目睹当年侵华日军的暴行,他12岁加入儿童团,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秘送鸡毛信,积极参加八路军组织的各种抗日宣传活动。

年夏天,9岁的姜国华在昌黎县小寨村县立短期学校上了一年级,他说,这所学校是日寇侵华时伪昌黎县政府成立的短期学校,其目的是对中国孩子进行奴化教育,美化日军侵华的罪行,当时每天至少要上两节日语课。

后排左起第一个为姜国华

到了年,一位名叫杨友权的老八路带领八路军,来到村里和学校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不但撤换了原来的日语老师,还安排了思想进步的赵柱国老师任教。

姜国华说:“赵老师十分爱国,他不再让我们学习日语,而是改学中国课本,包括国语、算数、常识、修身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让姜国华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他对我们的国家、民族、抗战的历史等了解的越来越多。

在杨友权、赵柱国等人的影响下,姜国华和村里的许多小伙伴都参加了儿童团,他们除了站岗放哨外,有时还要给八路军送信。姜国华至今还记得他曾经送过粘着鸡毛的重要信件,那是他一生的荣耀。

资料图

日本鬼子投降后,解放战争打响。

姜国华积极报名参军,但是,组织上发现他不仅有高小文化,而且能写会唱,就把他安排到乐亭的一所干部学校去参加学习,后被分配到十三军区宣传部所属的一家报社当通讯员,开始给中共冀东区委的机关报《冀东日报》写报道,后又调到山海关工作,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把歌声带到哪里,各种文艺演出中经常有他活跃的身影。

资料图

年,姜国华的父亲不幸去世,为了帮母亲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姜国华无奈之下辞去了工作,回村里帮母亲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白天干农活,晚上利用自己的文化专长,在村里的扫盲夜校义务当教员教村民识字,课余还要教大家唱一段抗战歌曲来活跃气氛。

年,担任了几十年乡会计、技术员的姜国华告老还家。可他不服老,积极参加老年艺术团的活动,到各村去演出。这期间,他还自学了简谱,学会了电子琴等乐器。随着年龄的增长,村里当年和姜国华一起当儿童团员、一起唱歌的伙伴所剩无几了,再让他们唱起当年的老歌,有的只记得一两句了。这可怎么办?这些抗战老歌面临失传的危险。

“不行,这些歌曲不能同自己一起进坟墓,我要将它们记录下来!”姜国华说。

于是,从年起,姜国华先后整理出三批老歌,第一批整理出56首,第二批19首,到今年6月又整理出25首,正好是首,他说这首歌是他献给抗战胜利75周年最好的礼物。

姜国华手工制作的曲谱本

姜国华老人整理的这些抗战歌曲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近几年,这些歌曲陆续被秦皇岛市青龙花厂峪红色文化研究会、卢龙县文化馆以及唐山丰润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河北易县狼牙山景区管委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部门收藏,成为各地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史料。

姜国华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姜国华说,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5年了,现在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起来了,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烈,更要珍惜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愿这些抗战歌曲世世代代传唱下去,时刻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来源丨秦皇岛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