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草民·易县
“狼牙山高,不到云蒙山的半山腰”,我们小的时候,老人们都这么说。因为早上看西边的狼牙山被朝阳照的溢彩流金,傍晚看狼牙山夕阳斜照,对传说中的云蒙山自然就没什么感觉了!真正了解到云蒙山还是在易县的乡土教材上,知道了“云蒙叠翠”这个和我故乡“孔山星月”、“狼山倒影”齐名,并列易州八景,这不由得让我想起自己家贴了多年的对联:易水三川杨柳绿,燕山八景杏花红!那本乡土教材里,还详细介绍了很多关于云蒙山的远古传说,以至于我在前年的玄幻故事里还以此为窠臼,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那本书跟这本书封面类似)
昨天,我真得到了云蒙山下,因为雨季景点关闭,只是在山下徘徊了一圈儿,山下自然就是白水港了,不能上山,这是一个遗憾,然而能在白水港驻足,也就够了!因为我发现这个小村庄非常淳朴,还保留着我们易县人那种质朴的味道,尽管,我们和村民们打交道不多。沿着山间马路上行,山路弯弯,路旁芳草萋萋,一边是嶙峋的山石间茂密的草木,一边是沿着河道奔流而下的溪水,水声阵阵,我应该叫涛声了!因为河道整治的缘故,哗哗的山水不再似以前自由散漫,而是沿阶而下,连发出的声音也有了节奏!白水港村是个典型的山村,由一系列的小庄组成,按照资料上说:白水港村位于清西陵西北15华里,全村共有户人,总面积亩,其中耕地面积亩,山场面积亩。几十年前的一份资料显示:河北省易县西陵公社白水港生产大队,是由66个小山庄组成,共户,散居在一条15里长的山沟里。几十年的发展,户数和人口都增加了……我不知道散居的农户是不是集中了一些。倘若说那些零散的小庄是云蒙山下的一粒粒珍珠的话,那么这条盘山公路则是那条串起珍珠的纽带了;路边草木郁郁葱葱,间或散落的小花,让人流连忘返。每隔不远就有一座小桥,通往河道那边,我相信崎岖的山路尽头,一定是山那边人家了!淳朴的山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垦出属于自己的土地,然后种上庄稼、栽上果树,当然门前还要留出一片菜园子,就像是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仔细打整,他们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土地也是善待憨厚的人,于是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万物茁壮的生长!在一个小道口,我们在树荫下还看到了一台碾子,石磙子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气息,而铁轴和铁框子、石灰碾台还是让我们找到了现代化的踪迹,不到两岁的小叫驴也是长得高高大大,那个“超人”标志的捂眼儿,则是有了土洋结合的味道,让人忍俊不禁!路边还堆着一堆剩下的琉璃瓦,很多人是不愿意用的,因为离着皇陵近的缘故,他们还保留着最初的敬畏。不能说这是迷信,试想一下:农家小院,你用上雕龙画凤的琉璃瓦,再有五脊六兽,那成什么了?和谐——尽管村民们讲不出多少大道理,但是本分的人都明白。淳朴的民风在不经意的交谈中就自然流露出来了!尽管云蒙山景区开发了一段时间了,这里的民风还是这样,即便是景区售票口门前做买卖的小姑娘,说话也不会拐弯儿抹角,还会处处为你着想,不像是我去过的那些景点儿的商家那般油滑势利,我觉得这跟秉性有关,希望这种淳朴的民风能一直延续下去……事实上,我们昨天能到白水港,也是因为刘大哥极力推荐的结果,他夸白水港人淳朴,连我这个里之外的易县人,也捎带夸了,而且让我脸上也洋溢出满满的自豪感!云蒙山,也叫云梦山,是诗人们的联想;白水港,在当地人念做“白水漾”……我希望有一首属于这座山、这座村庄的歌,我相信这首歌一定会像这个村里人的口碑一样,像是耳边不绝的滔滔流水流传到很久、流传到很远……没有上山,不是遗憾,是一种缺憾,把期待留给下一次,我相信:云里雾里的云蒙山,还会带给我更多的感慨、更多的联想……云梦山里迷古韵白水港中醉民风后记在跟赵大哥交谈中,我了解到:抗战时期这里是龙华县,这里曾是晋察冀边区一分区杨成武司令战斗过的地方,村里有干部被日寇用挑了;在 中,村里还有几位曾经上了战场!我暗想:若是景区的规划者能够把这些元素加进去,建立一个村史馆,让人们记住 仙境中,也曾有过血与火的厮杀,也曾有过先人们与外寇的抗争,那就更完美了中午在忠义村吃饭的时候,这个念头我还是闪了一下。忠义村是清朝时是泰妃园寝的内务府营房,这里有一座关帝庙,两旁有一副木质阳刻的对联。上联:汉室恨三分扶得住百年社稷,下联:桃园尊一结解不开万世肝肠。民国年间改村制时,因为这里建有关帝庙,关羽被人们视为忠义的表率,所以后来人们将村子定名为“忠义村”。忠义村的前辈们全是当初的守陵人!守候先人的灵柩、守候忠义……事实上,作为易县人,能够守候住自己心底那份“淳朴”就够了!想到这里,还真感觉不虚此行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