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郭线庐题字
△《狼牙山五壮士》
马辉cm×90×cm雕塑年
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余人围攻河北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英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日伪军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为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利用地形,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被老乡救起,幸免于难。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发生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拍成故事片,并被收录进小学课本,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象征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表现了五壮士英勇就义的悲壮场面,传达了五位壮士以身殉国、可歌可泣的故事。作品通过简练概括的“不稳定三角形”构图形式,将作品设计成一座“丰碑”。
形体塑造仅仅采用五壮士的头部或上半身,45度运动线、枪弹线以及垂直切面的运用,营造山势的陡峭和追击的紧迫感。
将“绝境、顽强、阻击、多角度观看”等多个重要元素有机展现在作品中。
运用象征和写意相结合的雕塑表现语言,充分表现了五位壮士在最后关头,面临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时内心的坚毅、果敢和视死如归的状态,彰显了五位壮士坚定不移的信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幅作品建立在棱角分明的线条、和谐的构图和悲壮的形象之上,制造出悲剧式的美感。作者用雕塑把他们生命最后一刻定格下来,寓意着革命烈士与山河同在,慰藉人们对革命烈士的纪念之情。
作者马辉说,“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我从小内心都有英雄梦!在那个年代最深刻的成长教育,就是各种英雄事迹的熏陶,很多战斗英雄都是自己心中的偶像,其中就有‘狼牙山五壮士’”。党史故事历久弥新,作者用自己的作品慰藉了人们对革命烈士的纪念之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
马辉,年10月生于西安;93年西安美院毕业后。陕西省雕塑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理事等。曾获文化部“全国艺德标兵”和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陕西省“三五人才”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奥组委、中国美协等单位收藏。
△董扬篆刻
来源:西安中国画院编辑:Cindy校对:洪敏审核:庭燎
长安夜
嘉年华
投票通道
惠民卡
双创新高
成绩单
演艺
央视聚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976.html